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小學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重视课程的教授,还应该积极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思想指导,使小学生可以遵照道德标准作出一系列的道德行为,有效保证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首先详细阐述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方面上可能产生的问题,最终有效总结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关键词:德育管理;班主任;创新能力;社会公德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开展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核心组成结构,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行为和思维具有深远影响,进而保证德育相关意识和理念的良好渗透。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将德育思维和行为良好地融入班集体。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
(一)精神激励教育管理
对小学生来说,精神激励教育管理对其成长具有重要含义,尤其是在充满精神鼓励的学习环境下,小学生的自身基础潜力被完全引导和激发,进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在学生实际成长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针对学生的精神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比如,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进而针对小学生开展情感激励模式、榜样激励模式以及奖惩激励模式等,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核心创新能力、学习主动性等。而在教学内部动力的推动下,小学生可以有效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日常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鼓励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并且及时发展学生在精神方面的实际需求,确保班级内部每一个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其应有的情感关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能够主动融入班级中。
(二)行为规范教育
在校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遵守社会规则、自主履行社会基础需求等相关方面,从而形成优秀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现阶段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意识相对较弱,并且在具体事情操作过程中,明显缺少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造成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会出现问题和不足。对此,小学班主任实际开展德育管理和教育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校园的基础标准和规章制度,有效约束自我行为,形成科学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教学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化,但是在小学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不能将德育管理和教育全面贯彻和落实,最终造成德育相关工作无法发挥出最佳效果。针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工作调查得出相关结论,目前小学班主任没有全面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班主任自身仍然侧重于应试教育,换句话说,对于教师工作能力的评定,则需要根据各个学科的数据和成绩,进一步评价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情况。此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会对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和阻碍。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管理和教育的认识相对比较浅薄,无法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造成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失误和偏差,最终影响德育和管理的实际效果。比如,当学生出现问题和不足时,班主任通常首先会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随即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引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首先接收到的是对问题的批评,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和阻碍了德育管理的实际效果,其中出现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上并没有深刻了解和认识德育思想,所以造成在日常班级事务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突发情况,班主任会直接使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造成德育管理出现局限性和滞后性,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管理质量和效果。同时,大部分小学班主任仍然没有完全意识到德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仍然将德育管理进行边缘化处理,最终对德育工作的实际价值造成不良影响。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监督制度
虽然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意识以及日常行动,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具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生接收知识范围相对较广,所以各种心理引导和活动,不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该自身坚守基础道德准则,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将各个方面的行为标准作为硬性规范,进而让学生清晰衡量出自身的道德行为,同时教师还应该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从根本上推动小学生了解和贯彻道德基础标准。
根据目前小学生学习现状来说,适合其道德管理和教学的细节原则主要包括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以及课下生活等相关原则。其中在课堂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不应该从事与课堂学习没有关联的活动和行为,积极、认真配合教师课堂教育,与同学开展小组讨论。而在课下的活动流程中,同样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并且尊重学校各个学科教师的教学成果。同学日常相处和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养成诚信、尊重等良好行为习惯。以上相关行为习惯的硬性标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以此作为详细的行为准则,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开展监督和匿名举报制度,以此作为核心数据评判准则。其中匿名监督和举报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由每个学生随机选择监督人,在此基础上积极针对课堂教学和课下生活开展科学、合理的监督,同时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记录校园出现的德育失衡问题。最后学生需要将一段时间的德育管理问题和实际情况,通过表格或者文字的形式上报教师,进而由教师开展一系列德育管理总结,以此作为基础,实施一系列的奖惩制度,进而有效监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思想和标准,全面贯彻德育管理。
(二)积极开展团体活动
在德育管理硬性标准结构中,小学班主任所制订的一系列德育教学原则和基础标准,都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行为提供了基础参考信息,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德育管理的具体流程和管理内容,从而产生一定自觉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以便于对学生更好地开展日常管理,小学各个年级班主任还可以积极与学校管理阶层提出一系列的反馈,进而开展具有团体性质的教学活动,以此作为学生加强协调行为和集体责任感的重要渠道。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利于学生身体成长和心理建设的体育项目或者集体活动,以此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集体活动的魅力,同时也同样能够充分发挥出集体中学生的不同长处,进而增强团队的基础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学校还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一系列专业教学方向的知识竞赛或者推展项目,比如学生集体读书会或者教学答辩会等。教师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以上相关活动,并且从活动中相互协调合作,才能有效鼓励学生树立德育意识,为德育管理带来实践价值,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水平。
(三)实施家校联合管理策略
在小学课堂教学和学校运转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管理者,在日常班级教学中,应该利用德育管理开展一系列的协调活动,最终让小学各个科学教师可与家庭相互配合和了解,共同为学生的德育行为做出努力。
首先,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各个科学教师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联合,根据小学课程实际情况和进度,与学科教师共同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德育管理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中不配合教师学习等相关方面。针对其问题进行详细讨论过后,小学班主任还应该综合各个学科教师意见,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方案,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督促教师在课堂中是否严格遵照德育管理流程,有效改正学生学习问题。其次,小学校以及家庭应该根据小学生日常德育行为和思想,开展家校联合管理政策,为此小学班主任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以此有效监督学生德育的最终行为。由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主要由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共同用构成,所以想要有效开展其德育管理,就需要将教师与家庭相互联合,比如,教师积极开展德育家长会议,进而深入了解分析目前小学生常见的德育行为问题,从根本上推动家长的德育管理和行为监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心的技术指导,保证小学生德育行为和教育的全面养成。
四、结语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班级德育管理整體水平,小学班主任自身应该深刻了解和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寻找德育管理的不足,进而及时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学校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以德育管理和教育作为基础条件,进而有效完善小学班主任的综合评定管理制度,有效约束小学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海容.花开有声,以德育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探究[J].文学少年,2019(13):1.
[2]盘玉梅.以爱心换真心,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9):84.
[3]邓少英.走进心灵打开心结: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读天下(综合),2019(12):258.
[4]李凤云.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19(21):96-97.
[5]孙宁秋.初心未泯,静待花开:用一颗“真心”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J].安徽教育科研,2019(17):98-99.
关键词:德育管理;班主任;创新能力;社会公德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开展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核心组成结构,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行为和思维具有深远影响,进而保证德育相关意识和理念的良好渗透。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将德育思维和行为良好地融入班集体。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
(一)精神激励教育管理
对小学生来说,精神激励教育管理对其成长具有重要含义,尤其是在充满精神鼓励的学习环境下,小学生的自身基础潜力被完全引导和激发,进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在学生实际成长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针对学生的精神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比如,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开展德育,进而针对小学生开展情感激励模式、榜样激励模式以及奖惩激励模式等,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核心创新能力、学习主动性等。而在教学内部动力的推动下,小学生可以有效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日常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鼓励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并且及时发展学生在精神方面的实际需求,确保班级内部每一个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其应有的情感关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能够主动融入班级中。
(二)行为规范教育
在校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遵守社会规则、自主履行社会基础需求等相关方面,从而形成优秀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现阶段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意识相对较弱,并且在具体事情操作过程中,明显缺少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造成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会出现问题和不足。对此,小学班主任实际开展德育管理和教育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校园的基础标准和规章制度,有效约束自我行为,形成科学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教学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化,但是在小学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不能将德育管理和教育全面贯彻和落实,最终造成德育相关工作无法发挥出最佳效果。针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工作调查得出相关结论,目前小学班主任没有全面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班主任自身仍然侧重于应试教育,换句话说,对于教师工作能力的评定,则需要根据各个学科的数据和成绩,进一步评价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情况。此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会对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和阻碍。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管理和教育的认识相对比较浅薄,无法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造成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失误和偏差,最终影响德育和管理的实际效果。比如,当学生出现问题和不足时,班主任通常首先会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随即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引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首先接收到的是对问题的批评,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和阻碍了德育管理的实际效果,其中出现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上并没有深刻了解和认识德育思想,所以造成在日常班级事务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突发情况,班主任会直接使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造成德育管理出现局限性和滞后性,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管理质量和效果。同时,大部分小学班主任仍然没有完全意识到德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仍然将德育管理进行边缘化处理,最终对德育工作的实际价值造成不良影响。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监督制度
虽然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意识以及日常行动,主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具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生接收知识范围相对较广,所以各种心理引导和活动,不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该自身坚守基础道德准则,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将各个方面的行为标准作为硬性规范,进而让学生清晰衡量出自身的道德行为,同时教师还应该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从根本上推动小学生了解和贯彻道德基础标准。
根据目前小学生学习现状来说,适合其道德管理和教学的细节原则主要包括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以及课下生活等相关原则。其中在课堂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不应该从事与课堂学习没有关联的活动和行为,积极、认真配合教师课堂教育,与同学开展小组讨论。而在课下的活动流程中,同样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并且尊重学校各个学科教师的教学成果。同学日常相处和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养成诚信、尊重等良好行为习惯。以上相关行为习惯的硬性标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以此作为详细的行为准则,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开展监督和匿名举报制度,以此作为核心数据评判准则。其中匿名监督和举报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由每个学生随机选择监督人,在此基础上积极针对课堂教学和课下生活开展科学、合理的监督,同时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记录校园出现的德育失衡问题。最后学生需要将一段时间的德育管理问题和实际情况,通过表格或者文字的形式上报教师,进而由教师开展一系列德育管理总结,以此作为基础,实施一系列的奖惩制度,进而有效监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道德思想和标准,全面贯彻德育管理。
(二)积极开展团体活动
在德育管理硬性标准结构中,小学班主任所制订的一系列德育教学原则和基础标准,都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行为提供了基础参考信息,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德育管理的具体流程和管理内容,从而产生一定自觉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以便于对学生更好地开展日常管理,小学各个年级班主任还可以积极与学校管理阶层提出一系列的反馈,进而开展具有团体性质的教学活动,以此作为学生加强协调行为和集体责任感的重要渠道。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利于学生身体成长和心理建设的体育项目或者集体活动,以此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集体活动的魅力,同时也同样能够充分发挥出集体中学生的不同长处,进而增强团队的基础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学校还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一系列专业教学方向的知识竞赛或者推展项目,比如学生集体读书会或者教学答辩会等。教师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以上相关活动,并且从活动中相互协调合作,才能有效鼓励学生树立德育意识,为德育管理带来实践价值,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水平。
(三)实施家校联合管理策略
在小学课堂教学和学校运转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管理者,在日常班级教学中,应该利用德育管理开展一系列的协调活动,最终让小学各个科学教师可与家庭相互配合和了解,共同为学生的德育行为做出努力。
首先,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各个科学教师开展一系列的教学联合,根据小学课程实际情况和进度,与学科教师共同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德育管理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中不配合教师学习等相关方面。针对其问题进行详细讨论过后,小学班主任还应该综合各个学科教师意见,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方案,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督促教师在课堂中是否严格遵照德育管理流程,有效改正学生学习问题。其次,小学校以及家庭应该根据小学生日常德育行为和思想,开展家校联合管理政策,为此小学班主任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以此有效监督学生德育的最终行为。由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主要由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共同用构成,所以想要有效开展其德育管理,就需要将教师与家庭相互联合,比如,教师积极开展德育家长会议,进而深入了解分析目前小学生常见的德育行为问题,从根本上推动家长的德育管理和行为监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心的技术指导,保证小学生德育行为和教育的全面养成。
四、结语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班级德育管理整體水平,小学班主任自身应该深刻了解和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寻找德育管理的不足,进而及时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学校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应该以德育管理和教育作为基础条件,进而有效完善小学班主任的综合评定管理制度,有效约束小学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海容.花开有声,以德育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探究[J].文学少年,2019(13):1.
[2]盘玉梅.以爱心换真心,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9):84.
[3]邓少英.走进心灵打开心结: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读天下(综合),2019(12):258.
[4]李凤云.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19(21):96-97.
[5]孙宁秋.初心未泯,静待花开:用一颗“真心”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J].安徽教育科研,2019(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