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校的历史背景


  1948年3月23日至24日,在延吉市第二中学召开的延边教育文化人座谈会上,初步形成了创办一所民族大学的意向。
  1948年10月初,延边地委在延吉市召开了延边教育界有识之士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就创办民族大学的事项进行了认真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创办民族大学有一定基础,因为当时延边已经有延边医科专科学校、延边高级师范学校、延边工业学校,延边和东北其他地区还有很多能胜任大学教学工作的朝鲜族高级知识分子,并有很多正规化高中,办大学的生源也不成问题。主要问题是物质基础差,创办大学会遇到不少困难,但只要依靠广大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创建大学的目标。最终,座谈会做出决议,将创办民族大学一事正式提交吉林省民族工作座谈会。
  1948年末,吉林省民族工作座谈会经过讨论,同意把此议案报请吉林省委。吉林省委立即同意了这个议案,报请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初步拟定学校名称为“东北朝鲜人民大学”。

  1949年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在延边地区创立一所培养朝鲜族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于是,同年3月15日至18日,进行首期学生入学考试,并将原延边医科专科学校并入延边大学,改为延边大学医学部,将原延边医科专科学校63名本科生和51名专修科生一并转入医学部本科和专修科。
  1949年3月20日,学校以“延吉大学”的校名举行了开学典礼,与此同时,因“延吉大学”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学校在筹办开学的过程中向吉林省委提出了校名更名建议。1949年4月13日,学校定名为“延边大学”。

学校建校初期的办学条件


  延边大学成立时,虽然东北全境已经解放,但百废待兴,经济状况十分困难,能够用于文教事业的经费极其有限。学校一开始利用了一些原来伪满学校的地方和设施,如大学校部和理文学部、工学部设在原伪满工业学校旧址,学生宿舍在延边财贸学校旧址。1950年8月31日学校迁到延吉西郊,校舍建筑面积只有2100平方米,仅供学生上课用,这些校舍不仅面积小,而且破烂不堪,几乎没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甚至连教室里的桌椅板凳也需要新做。当时医学部基础教学实验室仅有一台显微镜和几件陈旧仪器,附属医院仅有10张床位、两名医师和6名护士。农学部的教学实验条件更艰苦,根本没有经费购买实验用动物。
  建校初,学校只有57名教师。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一个教师至少要讲两门课,有的教师甚至讲5~6门课,老师们经常备课到深夜;因为没有现成的教材,老师们通宵翻译刻写,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报酬。
  这一时期,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农家子弟,基本上得不到家庭的经济帮助。1949年刚开学的时候,学校没有助学金制度,也没有学生宿舍,一些外地学生背着6斗小米来延吉租借房子住。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自来水笔和好的纸张,学生用的是蘸水笔和马粪纸。冬天上课时,因教室取暖條件差,墨水经常冻结,学生们常常“哈气”来溶化冻结的墨水和冻僵的手。后来虽然实行助学金制度,但其惠及面也很窄。据1949年末统计,在全校451名学生中,享受助学金的学生只有88名,仅占学生总数的19.5%,有其他补助的学生(每月折合人民币10元和5元两个档次)114名,仅占学生总数的25.3%,自费生249名,占学生总数的55.2%。

探索社会主义民族高等院校模式


  延边大学在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步引进苏联教育模式时期。1949年4月开学伊始,延大人对于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和开展新型社会主义正规化高等教育还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校迫切想学习借鉴国内外新型的社会主义正规化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为此,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1949年7月,学校派出代表团出国考察。1950年下半年开始,延边大学进一步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到1952年全校采用苏联教材和参考书,“苏式”的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比重约占全校各专业课程的20%左右。

  1952年教学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学校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改革教学内容为中心,相应地改革教学方法”的方针,制定并实行新的专业教学计划,采用苏联教学计划,采用苏联教学大纲和教材培养专门人才。从1954年起全国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师范学部、医学部、农业专科分别按照中央统一的教学计划(暂定)修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还组织力量编写了试用教材。同时,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
  1955年,全校的教学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形成了对苏联和外国的教材应批判地应用的共识,使之适应于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办学实际。在教学方法上,继续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同时,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总之,延边大学的教学改革走过了由开始自发学习探索前进,随之系统全面学习国外经验,最终回归实事求是、注意联系我国实际的过程。
  延边大学70年的发展既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一部开拓史,更是一部奋斗史。七十载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目前,学校拥有2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23000多名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多名教职员工和一大批高层次师资队伍。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到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吉林省与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高校,一代代延大人用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厚植了以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用励精图治的不懈奋斗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一次次蜕变,完成了蓄势聚能、全面发展的一次次飞跃。
  (资料来源:《延边大学校史》,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陈晓丽
其他文献
与去年的、去年的去年  没有区别。台风“温比亚”自沪上  登陆,硕大的翅膀覆盖浦东,  雨落皖南,浓云拥戴一天的  风声雨声——  病患后的第十个七夕——没有玫瑰、晚  宴和烛光,早餐与往常一样,鸡蛋饼和豆浆  是你喜欢的;扶贫日,上午冒雨进村  入户,十二点半到家,我必须向你的  等待和胃口致歉;出门前再三嘱付:“慢点,扶  着,别摔跤。”晚上回家,热上饭菜即给你  洗澡,也许会真真假假地骂上一
犁辕山把姿态放到最低  人间的情事,仍有恍若隔世的迟疑  土地上河流冰冷,花紋四射  如同刻在宗谱上粗糙的姓氏  此刻,万物是个抽象的动词  神的秘密,皆出自逐渐走远的香灰  或黄发,或垂髫,远方的缭绕  早已变为偷梁换柱的迷津  而我们依旧守在山下,数皑皑白骨  甘愿做一片雪花的捉刀人  集市上  推独轮车的人,在凌晨的陋巷疾行  他是今日第一个在夜色中遇见自己的人  更多的走卒贩夫,要替别人完
我来的时候,油菜花已经隐退  秋光正被搬至田野  蜿蜒着  像大地的微笑  田里的黄昏很小,一声呐喊  就能装满  而挂在田边的云彩,很浓  像一个梦  我只是在高处,抱紧膝盖  端庄地坐着  失忆症  允许一块石头,生出五彩之光  允许流水  漏出黄昏的铜锈  允许云霞,接受归途的洗礼  不说话是对的  大雾带着杀气  一滴细雨,在头顶翻飞  此刻,适合痛饮  适合把经年的旧事  丢弃  我不是
步行走这条街  这条街拖走了我的鞋  骑行这条街的时候  这条街高低不平  开车过这条街的时候  这条街把街口放出去,咬人  这其间  看到这片楼灰了、下雨尽是流泪  他头上的雪还在下  一家饭店手中的筷子  换成了电线杆子  我看见一只鸟冲出  氤氲的护网  闪亮的小爪  触及黄昏和黎明  我注意到这条道路,天亮前  它呼出热气  在天黑后抱紧冷和黑暗  站在家门口的光线  它看着路的两端  把
落叶飘到我的头上  我想起一片雪花  呵,在天上待得太久  寂寞落在了仓央嘉措的院坝  一棵柏树背负太多  雪地里的小兔子  藏在童话里讲过时的童话  撷一片红楼的镜像  都说那是必定相遇的暗示  前世的劫 今世的缘  花开花落,轮回路过千年的芳华  总想把最美的句子给你  结果半路不是走石就是飞沙  365天好長好长  等了,爱了,恨了,沉默了  每一天我都以诗神的名义  为你祈祷缪斯的大驾  
我们其实就是那枚松果,成熟了就会坠落在被称为“死亡”的泥土里,又在被称作“新生”的泥土中萌芽,并长成另一棵树,所以,我们的孩子就会问我们也曾问过的亘古话题:“一棵大树怎么就在这么小的松果里”。生与死的交替,爱与恨的演绎,这可能就是人生的全部,也可能是文学的全部。  诗人川美说她全部诗的五分之一写的是死亡,她笔下的死亡不是黑色与恐怖的,而是澄明和纯净,如深潭之水和琥珀之光,她诗的第一层面呈现死亡是“
一件有意义的事  县城方向过来,马路边右转  是一座废弃的粮站  围墙残缺,杂草丛生  两排仓库破旧不堪  废弃的铁门已没有任何秘密可关  只有片石打底的墙基依然牢固  一扇上蓝下白的木门上面写着:  李德文欠公粮400斤  门边脚手架、木桶、笤帚许久不用  各自原地休息  苔藓与杂草沿着柱子和台阶上到二楼  已无任何可看之处  我回到上蓝下白的木门前  掏出一张湿巾纸  仔细擦掉:欠公粮400斤
水上宾馆   我住的宾馆建在水上   水一刻不停   从房子下流走   房子用稳定与水对峙   我坐着看流水   像看那些多余的时间   我和这座房子   坚定地守着自己的时光   北京的雪   冬天已经过半   北京还没有下雪   月光不是雪   但比雪要凉   我不再期待北京的雪   这些年来   北京的雪不是从东北走来的   我摸着北京的雪   回不到故乡   回不到童年的柔和与洁净   北
不止一次,天暗了,  住在白馬的幺婶,  出院门,就向空中撒一把岩盐。  她的手向上抖动,像紧了紧一根无形的麻绳。  那些散养的山羊、马匹,  它们光滑的黑皮毛,粘满箭竹的香气,  就慢慢跑了回来。  隔着安宁河,八十二岁的母亲  在观音寺,  开始烧灶做饭,过一会,那些慈悲就飘了过来。  营盘山  我写到了花萼一样的魅惑,  我写到了群山移动,它腰身荡漾,  我写到了山河荡荡,有些露水却不能碰撞
人在旅途  理查德的手指轻轻滑动  诱我的 湿的舌苔震荡  筑音乐成十座透明的平原  屋的外边  落叶在脚下发出力的喧响  微微的冰的细浪中流淌  旅途呵。音乐呵。远兮。  眼中看不到的方向  是完人的圣土 是长夜  它们在诗行深处 向我張望  我的修长的生命  点燃玻璃上的火  火的辉煌的背景  我想起 黑的猫  在子夜 婴童轻啼的呼唤  一堆喋血 从窗口  长出我四只爪的树根  抓住中心地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