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以课内外语文资源有效整合为突破口,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植根于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究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的契合点、时机和方法,使课外资源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整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必须进行时空上的拓展,将传统的封闭型的课堂教学转变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广阔、更深远的教学互动模式,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才能让语文学习灵动起来。然而,语文课程资源内容繁杂多样,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限定的,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有效整合,才能搭建起课内外语文资源衔接的桥梁,才能提高课外资源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其有效性,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有效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发现的语文课外资源进行甄别、分类、筛选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使它和课内资源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取得1 1大于2的效果。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寻找有效整合点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怎样才能让这些学习资源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服务呢?我们要深挖教材、紧扣文本,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的语料,抓住课内外资源存在的联系,精心寻找整合的契合点,或是语文基础知识点,或是课文语言关键点,或是人物情感抒发点,或是主题思想表达点等等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语文,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把握有效整合的时机
《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我们要在教学中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抓准课堂教学中整合课内外资源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思维活动,才能让教学取得更大效果。我们准备从以下几处着手捕捉有利的整合时机:
1.在认识文章背景时捕捉整合时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篇文章就是一位作者对自己所处那个年代的思考和思想感情的流露。要学好文章,必须先了解文章的背景,此时就需要拓展大量资料补充教学,此时的整合时机信手拈来。
2.在品味语言时捕捉整合时机。汉语是一门有意思的语言,一文字一情愫,品味语言是一次感受汉语温度、享受语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随时都会喷发出整合时机,用心去捕捉,定能为教学锦上添花。
3.在诵读激情时捕捉整合时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诵读时,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情正到浓处,正是我们进行整合的有利时机。
4.在讨论探究时捕捉整合时机。讨论探究时正是学生思考、质疑、感悟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想与思想之间碰撞出了火花,此时,捕捉时机进行整合,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
5.在感悟主题时捕捉整合时机。“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教学中,感悟主题是一种对文章主题渐悟或顿悟的过程,在此定能捕捉到整合时机,把课内外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升主题。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探索有效整合的方法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举一反三,当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也要有“法”可依,才能让“整合”更为有效,才能让课内外资源浑然天成,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拓宽自己的思维领域。我们准备从下面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浓缩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是抽象的,有的离学生的生活年代遥远,有的偏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有的很难凭借语言就能理解的……此时,就需要我们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文章的大背景中,为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做准备。
(二)鉴赏积累同类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必须敢于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让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才能实现一课带多课的和谐阅读教学。
(三)练笔迁移知识技能
练笔是语用的实践过程,实现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是真正教会学生用语文。
(四)活动升华主题情感
一篇文章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人文情愫的教育。活动是亲身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活动,是学生借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以及作者生活经历对话的一种方式。往往一次教学过程就是一次人生成长的引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但学语文更要从中领悟生活。
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评价有效拓展的成效
只有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进步注入一个个激励因子,才能让语文课堂里的整合行之有效。我们用评价生活化、情趣化、情感化指导自己,倾向于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1.温情评价。建立系统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借助评价这种方式,提高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能力,长期坚持,形成习惯。2.多样展示。厚积才能薄发,教育贵在持之以恒,切记忽冷忽热。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就要创设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效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以课内外语文资源有效整合为突破口,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植根于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究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的契合点、时机和方法,使课外资源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整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必须进行时空上的拓展,将传统的封闭型的课堂教学转变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广阔、更深远的教学互动模式,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才能让语文学习灵动起来。然而,语文课程资源内容繁杂多样,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限定的,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有效整合,才能搭建起课内外语文资源衔接的桥梁,才能提高课外资源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其有效性,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有效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发现的语文课外资源进行甄别、分类、筛选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使它和课内资源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取得1 1大于2的效果。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寻找有效整合点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怎样才能让这些学习资源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服务呢?我们要深挖教材、紧扣文本,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的语料,抓住课内外资源存在的联系,精心寻找整合的契合点,或是语文基础知识点,或是课文语言关键点,或是人物情感抒发点,或是主题思想表达点等等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语文,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
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把握有效整合的时机
《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我们要在教学中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抓准课堂教学中整合课内外资源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思维活动,才能让教学取得更大效果。我们准备从以下几处着手捕捉有利的整合时机:
1.在认识文章背景时捕捉整合时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篇文章就是一位作者对自己所处那个年代的思考和思想感情的流露。要学好文章,必须先了解文章的背景,此时就需要拓展大量资料补充教学,此时的整合时机信手拈来。
2.在品味语言时捕捉整合时机。汉语是一门有意思的语言,一文字一情愫,品味语言是一次感受汉语温度、享受语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随时都会喷发出整合时机,用心去捕捉,定能为教学锦上添花。
3.在诵读激情时捕捉整合时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诵读时,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情正到浓处,正是我们进行整合的有利时机。
4.在讨论探究时捕捉整合时机。讨论探究时正是学生思考、质疑、感悟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思想与思想之间碰撞出了火花,此时,捕捉时机进行整合,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
5.在感悟主题时捕捉整合时机。“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教学中,感悟主题是一种对文章主题渐悟或顿悟的过程,在此定能捕捉到整合时机,把课内外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升主题。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探索有效整合的方法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举一反三,当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也要有“法”可依,才能让“整合”更为有效,才能让课内外资源浑然天成,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拓宽自己的思维领域。我们准备从下面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浓缩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是抽象的,有的离学生的生活年代遥远,有的偏离学生生活经验的,有的很难凭借语言就能理解的……此时,就需要我们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文章的大背景中,为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做准备。
(二)鉴赏积累同类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必须敢于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让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才能实现一课带多课的和谐阅读教学。
(三)练笔迁移知识技能
练笔是语用的实践过程,实现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是真正教会学生用语文。
(四)活动升华主题情感
一篇文章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人文情愫的教育。活动是亲身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活动,是学生借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以及作者生活经历对话的一种方式。往往一次教学过程就是一次人生成长的引领,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但学语文更要从中领悟生活。
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评价有效拓展的成效
只有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进步注入一个个激励因子,才能让语文课堂里的整合行之有效。我们用评价生活化、情趣化、情感化指导自己,倾向于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1.温情评价。建立系统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借助评价这种方式,提高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能力,长期坚持,形成习惯。2.多样展示。厚积才能薄发,教育贵在持之以恒,切记忽冷忽热。要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就要创设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效整合课内外语文资源,以课内外语文资源有效整合为突破口,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植根于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究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的契合点、时机和方法,使课外资源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