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永远不会喊“爸妈”的弃儿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g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特殊的家庭,经历了世间少有的苦难,也凝聚着人间最真的情感;一位平凡的老人,抚养脑瘫弃儿32年,用她温暖而坚定的双手托起了生命的重量。
  一组题为《母爱无悔,河南妈妈收养脑瘫弃儿三十二载》的照片,从2011年上半年以来深受网民关注。照片上,一个“大男孩”依偎在母亲怀里,虽然早过了可以称作“孩子”的年龄,但母亲时而轻轻按摩儿子苍白的双手,时而专心给儿子喂饭,时而紧紧地搂着他,脸贴着脸,眼中露出无限的爱意……
  
  抱回弃婴,查出是脑瘫
  “烫不烫?”
  “哦,烫啊,我吹吹你喝。”
  “哪又不舒服了?咋就不舒服了?”
  在青海省西宁市北郊原第五汽车厂的旧办公楼改成的宿舍里,这几句话几乎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躺在床上已32年的杨林在母亲邵秀景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邵秀景总是一遍遍猜测他的感受,给他最周到的照料。
  “他这舌头不得劲,吃东西往外流,话也说不出来,可他心里明白,就认我一个。”说起多年来母子形影不离的点点滴滴,邵秀景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声音哽咽。
  1979年,新婚不久的邵秀景跟随丈夫杨宪印从河南漯河老家来到千里之外的青藏高原。就在那一年,夫妇俩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医院发现一名弃婴。
  “看到白白净净的孩子,我们非常喜欢,想都没想就抱回家了,还给他起名‘杨林’,寓意杨树成林。”杨宪印说。
  “看到孩子孤孤单单,我就想让他能有一个家。”邵秀景说,抱来8个月后,小杨林被检查出脑瘫,医生说最多活不过7岁,她当众就哭了出来,涌不完的泪水洇湿了丈夫的肩膀。“太命苦了,亲生父母嫌弃他,我们不能再不管他。”
  “咱还年轻,就算孩子能活10年,咱也养到他闭眼那一天。”已经与妻子共同喂养小杨林多日的杨宪印同样难以割舍。
  
  32年穿梭在医院、家和菜市场之间的脚步
  从此,不幸的杨林迎来了属于他的幸运。他渴了饿了,叫一声,妈妈会把温热的水和饭食送入口中;他病了烦了,也叫一声,妈妈会抱他去医院,亲吻着他的脸庞轻声安慰。无论冬夏,杨家的炉灶里总是煨着微火,因为妈妈怕没有吞咽能力的儿子无法随时吃到热饭,影响消化。
  渐渐地,习惯于被妈妈呵护的杨林,有任何需求都拒绝邵秀景以外的人插手,杨宪印在外面拼命赚钱,支付带杨林四处求医的医药费。
  “我老伴心软,眼泪多,但内心坚强。”杨宪印说。多年来,西宁的北郊,一位老人经常背着蛇皮袋流连于早市,捡拾被丢弃的菜叶,瑟瑟寒风吹乱了她满头的白发。
  32个春夏秋冬,她从年轻俏丽的小媳妇变成了体衰多病的老人,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全部倾注到脑瘫养子杨林身上,倾家荡产带他看病,耗尽精力照顾他的生活。
  32年风风雨雨,她的脚步往来穿梭于医院、家和菜市场之间,千里之外的中原老家渐渐成了梦里难以触及的影子。当年医生认为最多活不过7岁的重度脑瘫儿在她悉心照料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对亲生儿子的亏欠
  杨林6岁时,邵秀景夫妇自己的儿子出生了。孩子还没有断奶,夫妻俩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把小儿子送到河南老家的大姐家照料。这样,既有了精力和时间照顾杨林,也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有一次我带杨林去邻居家,发现他盯着电视咧嘴笑。医生说过,找感兴趣的事适度刺激大脑可缓解脑瘫症状,我就也想给他买台电视机。送走小儿子也有这个原因。”邵秀景说。
  对捉襟见肘的夫妇俩来说,买电视是件天大的事。攒了三年钱,终于买回一台二手14寸黑白电视机,到现在仍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
  “小儿子3岁多才被她大姑送回青海,刚回来的时候认生,躲着不敢见我们。”提起这段往事,邵秀景心如刀割。“对亲生儿子的亏欠没办法抹平,胸口闷得睡不着觉。”说到这里,邵秀景使劲抹一把泪,“后来想通了,孩子有手有脚,他以后总会比哥哥过得好,总有一天能懂我的心。”
  杨宪印说,懂事后,小儿子从没有怪过他们,会帮家里干活、照顾哥哥。现在,小儿子技校毕业后在外打工,还省吃俭用,时常接济家里,他和老伴都很欣慰。
  邵秀景性子要强,好面子。可她长年累月地捡废品、清理杨林的大小便,从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更难去除身上难闻的味道。背着杨林捡菜叶的时候,很多人一见就躲开,有些摊主怕影响生意,远远地就轰她走。“那是我感觉最难的时候,生活多苦都行,被人看不起最伤心啊。但我心里暗暗鼓励自己要想开,我做事公开坦然,要坚强活下去,孩子没我不行。”
  
  “跟妈在一起,能到哪天算哪天”
  这两年,邵秀景最大的心病就是杨林以后的生活。今年已经63岁的邵秀景患有高血压和眩晕症,而杨宪印也已迈进古稀之年,老两口照顾杨林越来越力不从心。
  “前些年,每天夜里我背着他去厕所。现在背不动了,我就让老伴出去捡来旧报纸、挂历铺在地上让他‘方便’。”看着杨林,邵秀景眼里泛起了泪花:“杨林,把你送去福利院吧?妈妈老了,哪天晕倒了就管不了你了。”
  躺在轮椅上的杨林一听这话,嘴里马上发出模糊的“呜呜”声,他烦躁地把头扭来扭去,表情异常痛苦。邵秀景瞬间泪流满面,她伸出双臂搂住杨林的头:“不急不急,咱不去,跟妈在一起,能到哪天算哪天!”
  “老了,最遗憾的是不能再回家乡看看。老家80多岁的哥哥曾捎信来希望我回去见一面,可杨林寸步离不了我,我走不开啊。”邵秀景不能回家还有另一层原因:怕亲人看到她过得不好而担心难过。
  “我们这辈子没干成啥事,但不亏心,也不会后悔。唯一的愿望就是等老得动不了的时候,福利院能接纳杨林,让他接受专业的护理,继续活下去。”说完,邵秀景轻轻擦掉杨林嘴角的口水,满眼慈爱地看着他们夫妇付出一生时光守护却永远喊不出一声“爸妈”的孩子,一边的杨宪印拿起炉子上的茶缸和药送到她手中……
  
  大爱引发众人敬
  邵秀景的故事被热心网民贴在网上,让人熟知。
  2011年4月开始,当地晚报、门户网站开展了“寻找西宁好人活动”,高原热心读者和网民通过QQ群、官方微博纷纷进行推荐,最终,邵秀景老人被高票推举为“西宁好人”。
  10月的青藏高原冬意渐浓,久违的阳光缓缓铺洒,邵秀景和丈夫推着轮椅让儿子沐浴阳光。邵秀景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相信以后一切会好起来。
其他文献
我有两个孩子,儿子开了家微电子公司,女儿在加拿大多伦多工作。老伴于去年底病逝后,就留下离休的我独守空巢。  因为我这人比较喜欢游山玩水,想到哪儿玩就到哪儿玩,无拘无束。可就是觉得外出时交通不便,尤其是挤公交车,我这个老头子真是有点吃不消。有一次我随便在儿子面前叹起苦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儿子极其认真地对我说:“爸,这样好了,我给你买辆车 ,你下乡钓鱼,或到我们这儿来,不就方便了吗?”  “我这把
期刊
记得到了1971年下半年,有了消息,农场的知青可以享受探亲假了(包括71年可以报销),这不啻天上砸下了块大馅饼。这样1972年的春节便成了大多数知青回家的首选。我那时10月刚从上海回到农场,炕还没捂热,也决定回家过节。真是“叫化子不留隔夜食”。也许大家都这么想,于是这回家路途上的拥挤便可想而知了。  就在放假那天,整个连队几乎倾巢而出。到了场部,两辆通往北安的大客车边上围满了人群。一看这阵势,知道
期刊
2006年以来,长沙市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区主办、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服务机制,基本形成了由政府、民间组织、社区、社会和老年人自助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惠及10多万老人,取得老人满意、子女减负、促进就业等多赢的效果,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长沙早在1987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例,比全国提前了13年。到2
期刊
今年,天津市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4000张、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100个。中心城区各建设1所老年配餐服务中心,中心城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社区覆盖率达到75%。今后,天津市将对8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启动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工作。 (据《渤海早报》)
期刊
四五月的厦门,木棉花开了满树,春天真正来临,此时是前往厦门旅游度假的最佳时间。如何绕开鼓浪屿的喧嚣,体验厦门的安静从容?  堪称最美校园的厦门大学,最适合情侣、亲子嬉戏的白城沙滩,浪漫的海边渔村曾厝 、可以敞开肚皮狂塞海鲜的小眼镜海鲜大排档……厦门,汇集了一切美好的地方,鼓浪屿之外的瞬间,也值得细细品味。  厦门白城沙滩享受微凉海风拂面  白城沙滩位于厦门大学南部白城脚下,紧邻厦门大学南门。白
期刊
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6.4亿人次,出境旅游达6900万人次,其中有两成是老年人。在旅游消费上,老年人也更有能力承担,如果自己出游,有80.4%的老年人都是自己买单。  调查显示, 31.9%的受访老年人表示过去一年中至少旅游一次,另有24.8%的人表示未来一年有出游计划。我们将两者进行了交叉分析,发现最近一年有过出游行为、未来一年还计划出游的老年人比例占到了16.4%,在某种程度上是
期刊
一辈子没上过学堂,92岁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同桌”,如今老人的梦终于在社区科普大学里实现了!  她每次上课都带着70岁的儿子当“书童”,还结识了第一批“同窗”,在老师和同学手把手的帮助下,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方宝坤老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大院里年纪最长的“小学生”!  在沈阳市铁西区笃工街道人民里社区的教室里,有这样一位满头银发的学生——已经92岁高龄的方宝坤。方老年轻时没机会读书,看见别人
期刊
常常耳鸣小心患上焦虑症  耳鸣是抑郁症、焦虑症其中的一个典型症状,很多此类患者都伴有耳鸣。这类患者常因情绪异常而对声音的敏感性增强。   家住(沈阳)铁西区的小徐耳鸣已经快两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耳朵就经常嗡嗡的,最早的时候晃晃脑袋就能好,现在却越晃越严重了。检查也没什么毛病,我一天都快闹心死了。”听到这儿,小徐的母亲摇了摇头,说:“他高考失利后,整日心情不好,吃不好也睡不好,成天都郁郁寡欢的
期刊
第19节 胸腹部锻炼法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伸懒腰?  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会经常打哈欠、伸懒腰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是胃气不降,三焦气机不顺的表现。如果长时间地伏案工作,脏腑不舒,心肺之气不足,人就会开始疲劳。这时,人体就出现自救的动作——伸懒腰。  当我们伸懒腰,两臂上举的时候,胸腔就得到了扩张,心、肺、胃都能得到舒展,这时,气血通畅,体内废气也更易于排出;同时,伸懒腰时的扩胸动
期刊
“你怎么又拿专利啦?天天瞎捣鼓,搭进去多少钱?”老张赶紧从妻子手里夺过专利证书通知信。家住甘井子街道甘峰社区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张吉民发明出“除雪运水车”获得国家专利后,他发明的多功能自动摇摆的折叠床于2008年11月26日又获得国家专利,另外还有一项有关电动汽车的发明也拿到了专利号。  老张背着妻子将专利证书收起来,偷偷给我打了电话。  “这次发明的多功能床造价只有1700元左右”  来到老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