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耳朵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说过:“没有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这句话千真万确。“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只要你想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就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听觉是任何一个健康人都具备的本能,但用耳朵听音乐的能力,却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我们通常把这个能力叫做“音乐的耳朵”。获得了“音乐的耳朵”,就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而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就是要让学生具备感受音乐的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能力以及感受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变化的能力,还必须要有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呢?笔者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会倾听。美国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那么,我们应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音乐呢?
  1 多样化倾听:
  
  1.1 提出问题,深入倾听 在让学生倾听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精神状态及知识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在欣赏《可爱的动物》时,学生很难把一段段音乐想象成一群小动物,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可爱的小动物来了,你听听它们是谁?”当音乐出现时,再提示:“是谁蹦着来了?”“是谁慢吞吞地爬来了?”“又是谁在大声地吼叫?”……
  1.2 借助动作,体验倾听 教师要先让学生听懂音乐的速度、情绪,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来理解、记忆、感受音乐。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编自创动作进行即兴表演。通过表演动作,在音乐—听音乐的耳与运动着的身体—迅速反应的大脑之间建立起一种分析、交流、合作的密切关系,学生用这种方式体验音乐,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也更能强化记忆。例如: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时,让学生想象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强悍的蒙古骑士策马驰骋,你追我赶,节奏轻快的场面,孩子们根据音乐,模拟变换不同的骑马动作来体验音乐,能够全身心融入音乐之中。
  1.3 反复倾听,感受音乐 音乐欣赏、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动态过程。一首乐曲,学生会随着倾听的次数增加,而从感知升华到情感理解。学习一首乐曲,每倾听一次就应该受到一次乐曲的感染,增加一次记忆,并能产生进一步的联想,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初听一首乐曲,学生很难理解它的意境,只是会对乐曲的速度、情绪等有一个初浅的了解,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反复聆听。
  
  2 多方面倾听
  
  笔者记得在一次学习中,曹理老师对我们说:“要具有四副耳朵:听古典音乐的;听现代音乐的;听民间音乐、民族音乐的;听流行音乐的。”是的,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在不断地更新,我们不能让学生单方面去欣赏一种音乐,而是要让他们多方面地倾听,学会欣赏各种音乐的美,能用各种音乐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据调查,当代中小学生对流行通俗音乐很热衷,而对一些古典、民族音乐则不愿问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民族的音乐,让我们的学生走入琳琅满目的音乐世界,去接受多种艺术的熏陶。再者,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人类数千年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瑰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脱离本土文化的根,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必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把民族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字、美术等其他姐妹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3 多渠道倾听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音乐的途径。可以让学生运用各种音像资料,根据各自的爱好倾听音乐,如:《百鸟朝凤》、《小放驴》、《春江花月夜》、《梁祝》等。可以利用课外活动,邀请有音乐艺术特长的教师或家长参与活动,还可以视听并举,通过电视、电影种的场景去倾听、理解、欣赏音乐的魅力。
  
  4 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
  
  “倾听”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习惯良好途径,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对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即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全神贯注地“倾听”音乐。
  首先要强调“静”。“闭目法”是一种很好的静心欣赏音乐的方法。当学生闭上双眼时,眼睛断了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这时听觉神经会非常敏锐,平时在睁眼时难以听到的声音,闭上眼后会非常清晰,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安静地欣赏、品味、体验音乐。
  其次,要强调“动”。现在的孩子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在安静倾听之余,我们可以在倾听时因势利导,通过耳动、脑动、眼动、口动、身体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参与倾听活动,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笔者想,如果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的学生将会踩着音乐的旋律走,乘着动人的歌声飞。将会真正接受大自然音乐“交响曲”的熏陶,感受乐曲撼心动魄的力度、速度和风度,享受浩瀚音乐“玉液琼浆”的滋润。因为,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副“音乐的耳朵”。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中存在的弊端为切入口,在“诱导”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在“百家讲坛”风格的影响下,曾经试图以趣味性的故事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间与生生间通过故事情节推理、合作探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虽然确实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但课堂教学的效率却不尽如人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怎么办?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期刊
地理难学,加上中考取消地理,人们歧视,导致学生厌学地理的现实,影响到了地理素质教育,也导致地理教学在艰难中前行。如何改变现状,值得我们地理教师深思。通过教学,笔者感觉在教学中教师有意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使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得以顺利、高效的完成,地理素质教育水平也同步提高。现就教学中几个实例,谈点“从教师角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激情”的粗浅看法。    1 通过感情,培
期刊
不少学生在学习了电流做功和焦耳定律部分内容后,对电功和电热这两个物理量理解不够,认识模糊。因而在利用它们处理有关问题时,常常容易把这两个物理量混淆不清,造成错误。为了减少错误,特在此对这两个物理量加以认识比较。    1 电功和电热的含义不同    电功是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它是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的量度。  电热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它只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    2
期刊
在平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这样一些情况,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教师教学感到十分吃力,有时不得不干脆采用一言堂教学,一包到底。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很多,认真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养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的习惯。
期刊
【摘要】 目的 在素描石膏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水平线、竖直线、几何形状、几何角度观测法和人物透视观测法及其相互关系,并在素描中合理使用,从而在石膏像造型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提升。  【关键词】 水平线观测法;竖直线观测法;几何形体观测法;几何角度观测法;人物透视观测法    在我们素描石膏像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抱怨自己的造型能力差,不是形体比例不对,就是动态有偏差,那么这些学生是否都是造
期刊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指导学生读图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和地理常规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读图法”进行教学,是现代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识图能力,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通过分析地图
期刊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关注地理教学中几种能力的培养问题,努力找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条新的地理教育教学之路,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目的,认真学习高中地理新教材,领会课改精神,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思考。    1 要关注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 新课改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带着激情去理解知识,认知世界。增强教师亲和力,应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应增强教师的活力,缩小时空距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探索活动,重视师生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心灵互动,进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体育教育学生的从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多渠道培养和提高体育教育学生的从师能力,是提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质量的一个具体体现,是关系到中小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生;从师能力;培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期刊
《合并同类项》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冀教版)《整式的加法》中的第二节内容。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学生曾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另外,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掌握了代数式的项、项的系数、次数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安排了这一课时的内容——《合并同类项》。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感受分类整理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