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尤其是许多传统艺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创新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绘画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积淀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有着很高的技术价值还是最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和喜爱的形式之一。本文着重针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性思考,为工笔花鸟画的理论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当代;工笔花鸟画;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工笔花鸟画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创新。但是在创新中也不能忽视对传统精神的继承,现在有些人只是为了求变而求变,虽学习采取了新技法却忽略了传统,结果只落得个邯郸学步四不像的地步。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对于传统技艺,如果只是一味拘泥于模仿临摹而不思创新发展,那只能固步自封,泯然众人,笼罩于先贤的光辉之下。我们应该“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将师古与创新相结合,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造型的意象化
宋代工笔花鸟画要求以形似求神似,不致力于自然多维的空间与复杂的体面关系。西方写实造型方法传入中国后,一些改良者认为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不会落入古人的旧套中。陈独秀曾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西洋画写实的精神。”徐悲鸿等人更是为推行写实主义而身体力行、不懈地努力。诚然,这一努力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此后,西画的素描法作为一项基本功贯穿于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之中。这种以素描为基础的西方写实与中国传统工笔画写实的结合,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造型写实的过分追求往往对中国画传统的神韵的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画面丧失了趣味与灵动。现在的工笔花鸟画写实造型中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入更多“主观”的因素,使之更加意象化。
意象化就是要画出自己的思想感悟,脱离“形”的束缚,强调自己的主观意识。围绕着所刻画的造型,既强调客观物体的本质特性,又倾注大量的个人感受,塑造出别有趣味的艺术形象。此时的自然物象仅仅是服从于画家主观意愿的一个媒介、一个要素,它服从于画家的主观情感,并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形的分解与重组,构成新的和谐,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最后所呈现的状态可能与原始物象天差地别。意象化既可以借鉴于中国文人画“离形得似”的概念,又可以取经于西方绘画变形、抽象的方法。打破常规的“写实”方法,大胆地运用变形、夸张等表现手法,以此来表达自己,给观者带来别样的感受。
造型的意象化虽然追求改变,讲求突破,但却并不是为了改变而去刻意改变,这种改变是发于胸臆、发于情感的。并且不能因为对造型的变化而忽视了对写生的重视,只有对物象的实质观察透彻,才能在变化时得心应手,只有对事物进行了全方位的写生与研究之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随心所欲无头苍蝇似的的任意扭曲。所有对物象的观察与写生将作为素材,与作者的情感经验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反应之后,以一种全面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二、自身修养的提高
著名文学家林语堂说中国画所具有的抒情性的特点是两种反对的结果,一种是反对将艺术家笔下的线条束缚在所画物体上,另一种是反对照相机式的再现物质现实。这两个问题,中国画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式,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是书法,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法是诗歌。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书画同源”、“书画异名同体”之说。我们要想在线描上做的更好,有所突破,对书法的练习和领悟是必不可少的。以书法的笔法勾勒线条不仅能完成对物象形象的表达,还能够体现作者的风貌,或飘逸或苍劲,创造出无穷变化的作品。宋代邓椿说“画者文之极也”。我们今天既然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谈创新,就应该将画史这么久以来保留下来的精华发扬光大。现在有些人忽略了这些,只是一味的去追求技法工具等外在形式的变异,结果只能使使作品空洞乏味。所以,我觉得在自身修养的提高方面,我们要非常注重书法和诗歌的学习,尽管由于环境的因素不可能达到宋代那种地步,但是不是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呢,我们看中的是诗歌书法对自身的陶冶,对绘画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积累的加深总会发生质的飞跃。
自身修养的提高主要是文学修养的提高,画家和画匠区别的根源就是文化修养的高低。“画品如人品”,人如果粗俗不堪,他的画怎可能优雅脱俗。文化修养除了诗歌书法等传统形式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所包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诗书画印,还包括戲曲、音乐、武术、气功、医学等很多内容。而且,随着西方艺术传入我国,别的国家的艺术形式、表现方法、文学作品也都加入了自身修养的范围。甚至有些看似无甚联系的知识也能在绘画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除了对文化知识的摄取,生活阅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也是丰富人们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举几个例子来说,在画面中运用“光”这一元素的时候,如果能够了解一些光的折射反射规律等物理知识的话,就比盲目的仅凭观察和感觉去创作来得正确稳妥的多。我们在对人体、禽鸟等写生时所学的解剖知识也是生物科学的范畴,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的去塑造物象。当我们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时,如果能够了解更多当时的历史、政治知识及人物的生平事迹,那么我们所创作的历史人物将更加传神生动、有血有肉,历史场景将更加真实凝重、感动人心。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国家甚至世界的动态,那么在创作诸如百姓生活状态、环境发展等特定题材作品的时候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意义深刻。
参考文献:
[1]姜松荣.中国美术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姜今.中国花鸟画发展史[M].广西美术出版社.
[3]顾森,李树声.百年中国美术经典.第一卷[M].海天出版社.
[4]顾森,李树声.百年中国美术经典.第二卷[M].海天出版社.
[5]王重来.中国画工笔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6]周中耀.工笔花鸟画技法解读[M].天津杨柳青画社,2010.
[7]金鸿钧.工笔花鸟画技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8]启端.比兴:中国画写意精神之梁柱[J].今日中国论坛,2011(6).
作者简介:
袁峰(1993—),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
关键词:当代;工笔花鸟画;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工笔花鸟画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创新。但是在创新中也不能忽视对传统精神的继承,现在有些人只是为了求变而求变,虽学习采取了新技法却忽略了传统,结果只落得个邯郸学步四不像的地步。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对于传统技艺,如果只是一味拘泥于模仿临摹而不思创新发展,那只能固步自封,泯然众人,笼罩于先贤的光辉之下。我们应该“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将师古与创新相结合,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造型的意象化
宋代工笔花鸟画要求以形似求神似,不致力于自然多维的空间与复杂的体面关系。西方写实造型方法传入中国后,一些改良者认为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不会落入古人的旧套中。陈独秀曾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西洋画写实的精神。”徐悲鸿等人更是为推行写实主义而身体力行、不懈地努力。诚然,这一努力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此后,西画的素描法作为一项基本功贯穿于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之中。这种以素描为基础的西方写实与中国传统工笔画写实的结合,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造型写实的过分追求往往对中国画传统的神韵的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得画面丧失了趣味与灵动。现在的工笔花鸟画写实造型中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入更多“主观”的因素,使之更加意象化。
意象化就是要画出自己的思想感悟,脱离“形”的束缚,强调自己的主观意识。围绕着所刻画的造型,既强调客观物体的本质特性,又倾注大量的个人感受,塑造出别有趣味的艺术形象。此时的自然物象仅仅是服从于画家主观意愿的一个媒介、一个要素,它服从于画家的主观情感,并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形的分解与重组,构成新的和谐,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最后所呈现的状态可能与原始物象天差地别。意象化既可以借鉴于中国文人画“离形得似”的概念,又可以取经于西方绘画变形、抽象的方法。打破常规的“写实”方法,大胆地运用变形、夸张等表现手法,以此来表达自己,给观者带来别样的感受。
造型的意象化虽然追求改变,讲求突破,但却并不是为了改变而去刻意改变,这种改变是发于胸臆、发于情感的。并且不能因为对造型的变化而忽视了对写生的重视,只有对物象的实质观察透彻,才能在变化时得心应手,只有对事物进行了全方位的写生与研究之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随心所欲无头苍蝇似的的任意扭曲。所有对物象的观察与写生将作为素材,与作者的情感经验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反应之后,以一种全面的形式被表现出来。
二、自身修养的提高
著名文学家林语堂说中国画所具有的抒情性的特点是两种反对的结果,一种是反对将艺术家笔下的线条束缚在所画物体上,另一种是反对照相机式的再现物质现实。这两个问题,中国画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式,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是书法,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法是诗歌。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书画同源”、“书画异名同体”之说。我们要想在线描上做的更好,有所突破,对书法的练习和领悟是必不可少的。以书法的笔法勾勒线条不仅能完成对物象形象的表达,还能够体现作者的风貌,或飘逸或苍劲,创造出无穷变化的作品。宋代邓椿说“画者文之极也”。我们今天既然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谈创新,就应该将画史这么久以来保留下来的精华发扬光大。现在有些人忽略了这些,只是一味的去追求技法工具等外在形式的变异,结果只能使使作品空洞乏味。所以,我觉得在自身修养的提高方面,我们要非常注重书法和诗歌的学习,尽管由于环境的因素不可能达到宋代那种地步,但是不是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呢,我们看中的是诗歌书法对自身的陶冶,对绘画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积累的加深总会发生质的飞跃。
自身修养的提高主要是文学修养的提高,画家和画匠区别的根源就是文化修养的高低。“画品如人品”,人如果粗俗不堪,他的画怎可能优雅脱俗。文化修养除了诗歌书法等传统形式外,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所包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诗书画印,还包括戲曲、音乐、武术、气功、医学等很多内容。而且,随着西方艺术传入我国,别的国家的艺术形式、表现方法、文学作品也都加入了自身修养的范围。甚至有些看似无甚联系的知识也能在绘画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除了对文化知识的摄取,生活阅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也是丰富人们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举几个例子来说,在画面中运用“光”这一元素的时候,如果能够了解一些光的折射反射规律等物理知识的话,就比盲目的仅凭观察和感觉去创作来得正确稳妥的多。我们在对人体、禽鸟等写生时所学的解剖知识也是生物科学的范畴,它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的去塑造物象。当我们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时,如果能够了解更多当时的历史、政治知识及人物的生平事迹,那么我们所创作的历史人物将更加传神生动、有血有肉,历史场景将更加真实凝重、感动人心。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国家甚至世界的动态,那么在创作诸如百姓生活状态、环境发展等特定题材作品的时候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意义深刻。
参考文献:
[1]姜松荣.中国美术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姜今.中国花鸟画发展史[M].广西美术出版社.
[3]顾森,李树声.百年中国美术经典.第一卷[M].海天出版社.
[4]顾森,李树声.百年中国美术经典.第二卷[M].海天出版社.
[5]王重来.中国画工笔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6]周中耀.工笔花鸟画技法解读[M].天津杨柳青画社,2010.
[7]金鸿钧.工笔花鸟画技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8]启端.比兴:中国画写意精神之梁柱[J].今日中国论坛,2011(6).
作者简介:
袁峰(1993—),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