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认读是针对3-8岁的儿童采用的一种阅读与认字相互结合和渗透的教育方法,是为了通过认字促进更好地阅读。“十五”期间,我园就“幼儿汉字教育生态环境的开发研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现已圆满结题。我们深深地感到,阅读是一项受益终身的学习技能,更是一种有助于人们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早期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不容忽视,尤其对于儿童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们又扎实进行了“科学认读有效途径”的研究,以园本教研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特色建设为平台,努力寻找“实施科学认读”的有效途径,体现我园的教育特色。
一、课程在这里体现——每周一次班级实践式特色课程
实施科学认读,需要树立鲜明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将《纲要》中的目标、内容及要求逐步转化,提供平等、开放、多元的课程环境,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积累,这就需要在过程中进行实践性研究,形成特色课程。
1.各取所长,建立班级特色。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落实者、教育目标的实践者、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能力、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在园部确立了“科学认读”特色方向后,各班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教育专长,创设富有个性的活动,形成班级研究特色,从一个研究点着手,和孩子—起畅游奇妙的认读世界。
2.设置环境。渗透认读理念。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式学习以及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是课程的重要方面。在确立了班级特色后,教师有意创设“科学认读”的动态环境,吸引孩子活动和操作,通过创设环境、改变环境对幼儿的活动加以影响和控制,进行隐形指导,凸显班级文化,处处留下了教育的痕迹,体现科学化、情趣化、艺术化、儿童化,给孩子创造一个纯净、美好、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如“世界十大奇迹展、中国风情馆、绘本故事”等,处处呈现“科学认读”之美丽。
3.创意活动,形成专题课程。科学认读教育强调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认字,强调认读的情境化、生活化。结合班级特色,让教师在现实情景下创意性地开发探索性活动,每周进行一次科学认读教学实践,并设置材料丰富、形式多样、玩法奇特的认读游戏。当幼儿主动与游戏材料进行和谐互动时,就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现和创造的空间,孩子们穿梭于这些有趣的认读游戏中乐此不疲。一段时间后,教师将这些活动方案进行整理,形成班本课程。
二、智慧在这里碰撞——每月一次小组讨论式教学研讨
我园以教学研讨为载体,通过教学案例的学习、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调整,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教师按年龄、教育基本功、教学能力等进行分层,工作5年内教师为“教育技能提高组”,工作6-10年内教师为“课堂教学研讨组”,幼儿园骨干教师为“特色活动展示组”,通过每月一次的小组式讨论,不断地交流、研究、改进、提高,实现智慧的碰撞。
1.一课三研,改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提高组”的教师着力课堂集体教学的研究,在同备、同上、同评活动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一课三研”,进行“一课三评”(自评、互评、点评),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如每年的4月份是我园的阅读节,要求该组教师围绕“身边的名片”设计“科学认读”教学活动,同组成员一起备课,先由一名教师上课,同年级组成员一起听课,之后共同评课,进行修改,再由第二名教师组织活动,再修改,到“三研”时已经比较完善,便向全园开放,听取大家的建议……正是在这样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年轻教师得以磨砺、得以提高。
2.同课异枸,尽显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研讨组”是我园的中间层力量,着力于“研究、反思、提高”,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折射更多的光彩。如我们开展了“和书本做朋友”系列活动,同样的主题,老师们发挥各人的专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组织,通过“了解书本、学讲故事、你说我演”等多种形式,巧妙地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教育目标更完美地实现。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尽显各自的教学艺术。
3.同伴互助,加快专业成长。“同伴互助”工程是在我园原有的“青蓝结对”工程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活动形式。由“特色活动展示组”(骨干教师群)负责园本“科学认读”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再通过师徒间的指导、同伴间的学习,在有针对性的研究互动中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如骨干教师群围绕主题“美丽的中国字”,展示一节“科学认读”特色活动,然后由各个“同伴学习组”通过模仿学习一研讨改进一生成活动,形成一系列相关课程,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附表格:
口课堂教学研讨组:
结合上面的主话题、自己的科学认读活动展示及班级特色活动,选择一个点谈谈自己的反思、感受。
科学认读特色研讨活动暨沙龙活动记录表
口教育技能提高组:
结合班级的科学认读特色,谈谈你的做法及过程中的困惑。
科学认读教育方法探讨暨沙龙活动记录表
三、研究在这里升华一双月一次全园参与式沙龙论坛
在一次“全国幼儿教育高峰论坛”中,创造教育专家徐方瞿老师提出:“没有思维的深度,没有研究的深度,就没有成果的深度,就没有事业成功的深度。”因此,幼儿教育领域要靠研究,靠教育科研。园本教研是一种群体互动式的过程,要通过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来实现共同成长。我们开展双月一次全园参与式的“科学认读”专题沙龙,通过“发布求助信息、分享教育智慧、幼教动态感言”等,在“学习、交流、反思”中进行研究。
1.收集信息,确立沙龙话题。园本教研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实践中的问题,才能激发教师参研的热情。在每次沙龙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年级组交流、研讨组收集、园务组汇总的方式,了解目前老师们的困惑、疑难、见解、创意等,确立本次沙龙活动的讨论范围,由沙龙主持人公布话题,由特色活动展示组引出主话题。如“科学认读”教育沙龙活动议题:
特色活动展示组:(主话题)
1.你认为在幼儿园可以怎样进行“科学认读”?可以运用哪些资源?
2.如何创设“科学认读”的教育环境(包括大环境、小环境)?
3.如何体现灵活多样的“科学认读”教育形式与方法?
2.围绕话题,众人各抒己见。在主讲人引出主话题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因为每个教师都是“科学认读”活动的参与者、实施者,所以都会有许多感悟。课堂教学研讨组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讨活动,教育技能提高组还可以结合班级特色活动的实施情况,谈谈自己对主话题的想法。
3.吸收建议,继续研究前行。每次的沙龙、论坛,都能让大家的思维得以扩展,灵感得以萌发,对每个教师都是一次理论锤炼、实践反思、专业提升的好初会。通过激烈的讨论,老师们能从实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过程中还广泛吸收众人的建议,帮助教师进行教育积淀,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研究、前行。
通过近三年规范有序的研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如《教师随笔集》《教案精选集》《亲子阅读心得集》及相关声像资料等,这些都是我们开展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资源。研究是无止境的,课题结题不是研究的结束,仅仅是开始!现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3-6岁年龄段进行的,0-3岁的幼儿也需要阅读,在接下来的“十二五”研究中,我们将对象拓宽至0-6岁,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业务园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一、课程在这里体现——每周一次班级实践式特色课程
实施科学认读,需要树立鲜明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将《纲要》中的目标、内容及要求逐步转化,提供平等、开放、多元的课程环境,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积累,这就需要在过程中进行实践性研究,形成特色课程。
1.各取所长,建立班级特色。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落实者、教育目标的实践者、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能力、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在园部确立了“科学认读”特色方向后,各班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教育专长,创设富有个性的活动,形成班级研究特色,从一个研究点着手,和孩子—起畅游奇妙的认读世界。
2.设置环境。渗透认读理念。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式学习以及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是课程的重要方面。在确立了班级特色后,教师有意创设“科学认读”的动态环境,吸引孩子活动和操作,通过创设环境、改变环境对幼儿的活动加以影响和控制,进行隐形指导,凸显班级文化,处处留下了教育的痕迹,体现科学化、情趣化、艺术化、儿童化,给孩子创造一个纯净、美好、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如“世界十大奇迹展、中国风情馆、绘本故事”等,处处呈现“科学认读”之美丽。
3.创意活动,形成专题课程。科学认读教育强调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认字,强调认读的情境化、生活化。结合班级特色,让教师在现实情景下创意性地开发探索性活动,每周进行一次科学认读教学实践,并设置材料丰富、形式多样、玩法奇特的认读游戏。当幼儿主动与游戏材料进行和谐互动时,就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现和创造的空间,孩子们穿梭于这些有趣的认读游戏中乐此不疲。一段时间后,教师将这些活动方案进行整理,形成班本课程。
二、智慧在这里碰撞——每月一次小组讨论式教学研讨
我园以教学研讨为载体,通过教学案例的学习、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调整,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教师按年龄、教育基本功、教学能力等进行分层,工作5年内教师为“教育技能提高组”,工作6-10年内教师为“课堂教学研讨组”,幼儿园骨干教师为“特色活动展示组”,通过每月一次的小组式讨论,不断地交流、研究、改进、提高,实现智慧的碰撞。
1.一课三研,改善教学方法。“教育技能提高组”的教师着力课堂集体教学的研究,在同备、同上、同评活动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一课三研”,进行“一课三评”(自评、互评、点评),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如每年的4月份是我园的阅读节,要求该组教师围绕“身边的名片”设计“科学认读”教学活动,同组成员一起备课,先由一名教师上课,同年级组成员一起听课,之后共同评课,进行修改,再由第二名教师组织活动,再修改,到“三研”时已经比较完善,便向全园开放,听取大家的建议……正是在这样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年轻教师得以磨砺、得以提高。
2.同课异枸,尽显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研讨组”是我园的中间层力量,着力于“研究、反思、提高”,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折射更多的光彩。如我们开展了“和书本做朋友”系列活动,同样的主题,老师们发挥各人的专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组织,通过“了解书本、学讲故事、你说我演”等多种形式,巧妙地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促进教育目标更完美地实现。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尽显各自的教学艺术。
3.同伴互助,加快专业成长。“同伴互助”工程是在我园原有的“青蓝结对”工程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活动形式。由“特色活动展示组”(骨干教师群)负责园本“科学认读”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再通过师徒间的指导、同伴间的学习,在有针对性的研究互动中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如骨干教师群围绕主题“美丽的中国字”,展示一节“科学认读”特色活动,然后由各个“同伴学习组”通过模仿学习一研讨改进一生成活动,形成一系列相关课程,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附表格:
口课堂教学研讨组:
结合上面的主话题、自己的科学认读活动展示及班级特色活动,选择一个点谈谈自己的反思、感受。
科学认读特色研讨活动暨沙龙活动记录表
口教育技能提高组:
结合班级的科学认读特色,谈谈你的做法及过程中的困惑。
科学认读教育方法探讨暨沙龙活动记录表
三、研究在这里升华一双月一次全园参与式沙龙论坛
在一次“全国幼儿教育高峰论坛”中,创造教育专家徐方瞿老师提出:“没有思维的深度,没有研究的深度,就没有成果的深度,就没有事业成功的深度。”因此,幼儿教育领域要靠研究,靠教育科研。园本教研是一种群体互动式的过程,要通过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帮助来实现共同成长。我们开展双月一次全园参与式的“科学认读”专题沙龙,通过“发布求助信息、分享教育智慧、幼教动态感言”等,在“学习、交流、反思”中进行研究。
1.收集信息,确立沙龙话题。园本教研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实践中的问题,才能激发教师参研的热情。在每次沙龙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年级组交流、研讨组收集、园务组汇总的方式,了解目前老师们的困惑、疑难、见解、创意等,确立本次沙龙活动的讨论范围,由沙龙主持人公布话题,由特色活动展示组引出主话题。如“科学认读”教育沙龙活动议题:
特色活动展示组:(主话题)
1.你认为在幼儿园可以怎样进行“科学认读”?可以运用哪些资源?
2.如何创设“科学认读”的教育环境(包括大环境、小环境)?
3.如何体现灵活多样的“科学认读”教育形式与方法?
2.围绕话题,众人各抒己见。在主讲人引出主话题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因为每个教师都是“科学认读”活动的参与者、实施者,所以都会有许多感悟。课堂教学研讨组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讨活动,教育技能提高组还可以结合班级特色活动的实施情况,谈谈自己对主话题的想法。
3.吸收建议,继续研究前行。每次的沙龙、论坛,都能让大家的思维得以扩展,灵感得以萌发,对每个教师都是一次理论锤炼、实践反思、专业提升的好初会。通过激烈的讨论,老师们能从实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过程中还广泛吸收众人的建议,帮助教师进行教育积淀,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研究、前行。
通过近三年规范有序的研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如《教师随笔集》《教案精选集》《亲子阅读心得集》及相关声像资料等,这些都是我们开展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资源。研究是无止境的,课题结题不是研究的结束,仅仅是开始!现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3-6岁年龄段进行的,0-3岁的幼儿也需要阅读,在接下来的“十二五”研究中,我们将对象拓宽至0-6岁,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业务园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