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识、思辨力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不惑到知天命的旅途,你慢慢感受到人生的奥秘。不能不说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身份是一种有力的暗示。命名对命运具有一种难言的魔力。王威廉的名字高、大、上,一看就很适合当作家:家学渊源兼具洋气,这对他的小说写作取向也有一些微妙的启迪。很多年前,我在花城当编辑的时候,他也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当编辑。他刚开始在《花城》发表作品,第一次见面,编辑们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判断威廉应该是一个老到的、成熟的作家,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年轻得不像话。后来,他因写作成名调到省作协文学院工作了,又在中山大学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学位,成为广东省80后代表作家,佳作迭出,获得花城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等诸多奖项,简直就是获奖达人,他的开挂人生让同龄人羡慕嫉妒。
  有一次,王十月和王威廉一起参加讲座。王十月副主编讲了一个观点:好的木桶需要整齐,好的小说家却不需要面面俱到,有几块甚至一块长板足矣,王威廉就有好几块长板。的确,纵观文学史,小说家们所怀的绝技不同:有些人以故事见长,有些人靠语言取胜,有些人识见过人,有些人善埋悬念,不一而足。作为小说家,王威廉有好些过人之处,他的小说标题让人难忘,他的学识广博,眼光独到,有强大的思辨能力。他的辨识度建立于这个强大的根基之上。
  刚才我们谈到他本人的姓名,威廉接续了强大的会起名的基因,他的大部分小说标题都朗朗上口,比如《听盐生长的声音》《内脸》《非法入住》《合法生活》《生活课》《倒立生活》《野未来》《后生命》等,这些标题在刊物的目录、林立的书目中脱颖而出,诱发阅读冲动;同时他的标题本身也具有较为广大的延展度,能够打开宏阔的叙事空间,引人遐思。套用学术术语就是王威廉的写作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他的确时时在观察、发现城市的问题与我们时代的隐疾。
  标题背后展现的是作家的学识和眼光。今天我们知道跨界人士、复合型人才的身价很高,王威廉就是典型的跨界人士,他是从物理学转到人类学,最后学现当代文学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以识为主”。艺术的技巧非常重要,但“识”却是归根结底的东西。即便面对同一事物,王威廉的“识”和很多同代作家也不大一样。独特的成长空间、学术背景、兴趣和阅读,会使他的写作呈现不一样的面貌。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会改变大脑的海马体,文科和理科(我们常说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不同训练方式甚至会使海马体的体积改变,我想这是他写作具有某种异质性的首要原因。对同一事物,他关注的点与很多受单纯文科训练出来的作家不大一样。比如他的第一个中篇《非法入住》延续了被吃/吃人的逻辑,进行受虐/施虐的转换,一个遭受他人虐待者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伺机与“非法入住”者的老婆偷情,随即也成为下一个“非法入住”者。我们从中还看到了都市文学的某些端倪,城市里生存空间的重要性恰如乡村的土地,都是非同寻常的竞争资源。“非法入住”由真实的狭窄的居住空间上升为城市文化空间的隐喻。
  《没有指纹的人》涉及当代非常重要的身份问题。他的灵感来自上班的打卡制度,这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控制和规训,同时职业、单位也在塑造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我”是一个没有指纹的人,盗用了他人的指纹之后带来了一系列遭遇,并危及事业和家庭,“我”却百口难辩,最后不得不走极端。这一阶段的写作多少有点以重驭重,但却给读者带来了话题。的确,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给我们带来了自证的难度,没有身份证要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证明我是我自己难于上青天,这是现代社会和熟人社会的一个重大区别。现代派许多作品都是围绕着自我的身份认同展开的。身份理论接续了最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时又与流动性紧密相连,身份建构自我认同,也内在地规训我们的思维。《父亲的报复》正面伏击人和城市的关系,并旁涉了这个城市大规模的拆迁问题,他将自己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复杂而深厚的感情转移到父亲身上。父亲来到广州,与本地人结婚生子,先是当走街串巷的货郎,后做的士司机,主动学习粤语,对这座城市产生很深的情感认同,当拆迁来临,他多年来的遭遇和情感集中爆发。
  伴随着城市化、人物的流动性,个人身份的多样性、多变性带来了塑造身份认同的难度,城市人很难再像乡村士绅那样将自己与一个恒定的传统融为一体。城市生活高度同质化,物质上非常舒适,但却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失重感,正因为无法将自己与伟大的、稳固的事物建立内在的连接,所以城市上空飘散着虚无、苦闷和无意义的愁绪。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瞬间产生这种“丧”感,产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感受。王威廉抓住了这种“丧”感,书写时代的涣散和溃败。
  经受过理科的思维训练,王威廉的大脑不容易被城市生活光怪陆离的表象所蒙蔽,他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核心问题。与此相应的是他自觉接续西方现代文学的传统,《捆着我,绑着我》回应了现代的孤独主题。在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里,一个人很难真正地体验孤独,所以古典文学会产生隐逸传统,创造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或者躲进深山老林中修行。城市将我们从熟人世界的交际压力中解放出来,让我们为所欲为,同时也给我们平添了一种巨大的孤独,关起门来谁也不管谁,邻居的生活不为我所关心;地铁上那么多人,各自盯着自己的手机。这种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的剧变,值得小说家反复书写。
  一方面是丰盈的物和拥挤的人流的包围,另一方面是失重的焦灼的内心,我们仿佛在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体验着速度的快感和深度意义丧失的虚无感。自由是嘹亮的号角,从内部呼唤我们反抗陈旧的既定秩序,同时自由是与限制和束缚分不开的,《辞职》写的是对辞职充满渴望的当代人面对泛滥的自由的种种不适。一旦失去了边界的限制和律令的束缚,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失重的自由依然是我们无法消受得起的。《倒立生活》写一对男女渴望附在天花板上过倒立生活,既是换一种视角看世界,也是希望驱除现代生活的桎梏。《书鱼》探讨了现代人与传统和历史的关系,每个看上去特立独行甚至反叛桀骜的人都受传统的规训,传统越深远对人的宰制力量就越内在越强大。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谈到即使最能彰显个人才能的部分也是傳统现存性的展示。《书鱼》隐喻现代人自以为非常独特,实质却依然生活在传统的回声之中,历史的阴影无处不在。
  王威廉善于学习各种叙事手法,勇于面对时代,并且能够将支离破碎的感受提炼成一个具体的意象。比如《父亲的报复》就将流动时代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与城市大幅扩张的拆迁问题联系起来;《获救者》《胶囊旅馆》《非法入住》等作品都对城市狭窄的蜗居空间以及生存空间与自然空间的截然割裂有所思。
  现代社会,就像手机变成手的一部分一样,科技已经变成了权力的一部分,机器在奴役人的同时也让人机器化,从心灵世界的内部修改人之为人的法则。科幻小说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的生长点与此相关。近年来,王威廉写了《后生命》《幽蓝》等一系列科幻小说,我们从中既读到他对未来的忧思,也能感受到他对当今时代的感受。《幽蓝》中对不同蓝色的细致书写让人感受到现代社会的窒息乃至某种眩晕感,康定斯基在《论艺术里的精神》中谈道:“深奥的含义只有在蓝色中才可以找到。蓝色向深处发展的倾向如此强烈,以至当它的调子越深,它的内在感染力就越是有力……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所唤起的最基本的感觉是宁静。当它几乎成为黑色时,它会发出一种仿佛是非人类所有的悲哀。”在我看来,“幽蓝”就是那种接近黑色的携带着“非人类所有的悲哀”的象征。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王威廉的全部写作都是从现代生活内部的黑洞发展出来的。他的整体思维受西方现代派的启发,满面阳光的他偏爱卡夫卡阴郁的叙事基调,钟情于发掘人的负面情绪和暴力冲动。像先锋小说家一样,他以极大的热情探索限知叙事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倾向使他的小说偏向哲思,在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平常处他也能够发现“绊脚石”。他对叙事的兴趣大于对写人的兴趣,就塑造人物而言,他对人思想的热情甚于情感,这也导致个别小说的细节生硬,人物情绪不够充盈。这大约也是今天职业写作的难度所在。
  王威廉的长板如此突出,为他打开了广阔的写作世界。他的作品犹如一束侧光,照亮我们身处的现代之境:孤独、逼仄、幽暗。对于一个已经取得不菲成果的青年作家,我们期待着他的写作能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展开强有力的回应,为时代精神提供全息镜像。
  责编:李京春
其他文献
索南才让曾经给我讲过他在青海的日常生活,茫茫草原上,牧民索南赶着他的上百只羊,从日出到日落,年复一年,唯有苍天绿地做伴。虽然我与他是同龄人,生活在同样的时代,甚至在鲁院的同一间教室中共享了四个月的时光,但是在我们各自的生命轨迹中,却仿佛置身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比如,当他告诉我,在放羊的过程中偶尔夜晚遇上野狼,我所感受到的只有惊恐以及究竟应该如何迅速逃离的焦虑,而现实世界中的索南才让,非但不可以逃避
期刊
加上走进去不远的一截横巷子,倒脱靴巷长不过百米,拢共只有十六个门牌号码。“文革”期间几乎家家被抄,与左近街巷相比,堪称独一无二。  尽管没出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但最初的居民大都住的单家独院,公馆房子也有六七栋吧,不大不小的资本家还是住了好几个。如民生厚的老板、太平洋的老板、百福斋的老板、天伦造纸厂的厂长,等等,在老长沙城里还算排得上号。再加上国民党某师师长、“隐藏得很深”的历史反革命之流,以及另外一
期刊
1  八宝背着枪,散布德背着子弹。散布德说,走哇!他们就继续行走在这岑寂的山野中。散布德让八宝唱一首“花儿”去去寒暖暖心。八宝就摸着枪扯开嗓子吼了一首:“走马骑上了枪背上,过个垭口了打两枪……”  八宝说枪是越来越不好使唤了,要换。散布德说哪有那么容易。八宝说那托华村是怎么回事?  “他们去年还和我们一样,今年就阔气了。”  “谁叫他们成绩好呢,我们的运气始终不佳。”  八宝拖着长长的鼻音哼了一声
期刊
陈大庆的一天是从一通电话开始的。  “你起床了吗?我要表。”  美梦被敲碎。他用力揉揉眼睛,远远看一眼闹钟,正好下午一点半。昨晚他泡了六杯速溶咖啡赶课程论文,敲完最后一个字,疯点保存,鼠标随手一丢,整个人摔到床上睡着了。  “现在就要吗?”  “对,老师催得很紧,说下午五点是办理的最后期限,过了就要取消资格。”  他一下子弹起来,振作起摇摇欲坠的嗓子:“等一下,我马上拿给你。”  额头渗出一层薄薄
期刊
她看起来还是年轻,不易生皱纹的脸,灿烂的笑容,骨肉亭匀腰线分明,还有湖水般沉静的眼神,闪动着神秘的水光。现在,她终于开始力不从心。  一阵带湿气的风吹来。今年第四个台风刚过,酷热消失了,只余清凉,像坐在水边,软泥青荇招摇,岸边蒹葭苍苍。她喜欢餐桌边这个位置,正对两面大飘窗,一扇镶彩绘玻璃的对开木门,开向院子的东南角,那里有她亲手栽种的十来株樱花,春来盛开时,满眼粉雪簇簇。像今天这种天气,蚊蚋虫蝇都
期刊
1  拂晓前,色加一如既往地早起,就着从毡包天窗泻下来的昏昏的光色点燃炉子。他慢吞吞地烧了一壶酽茶。等茶好了,倒满一个胖墩墩的木茶杯,闻了闻,摇摇头。他一边喝着茶,一边在案板上摊开笔记本,坐在一张可以折叠的小矮凳上,用一支“派克”牌钢笔开始写小说。这是他每天必定要做的事情。  他在巡山队里已经三年了,是一个身体很棒的年轻人。每次巡逻,他都轻飘飘地走在前头,爬山时像岩羊一样敏捷有力。我是村长的外甥,
期刊
照见:天空之镜  天空之镜,照见天堂的颜色,照见茶卡盐湖的裸体  历史的五官清晰无比,那雍容的呈现,是首页的考题  透着史诗的暖;是天空赐予大地的宽广诗意  氤氲着难以磨灭的朦胧与真实  它们以颗粒,维护时间的结晶地位  让所有高居于味蕾之上的认知  激活了亿万斯年的记忆  神的镜子,是大地灵动的眼眸  她能照见鹰的雄姿、《楚辞》的断句  照见格萨尔王的太息,消失于一首长诗  她能照见唐宗宋祖的风
期刊
詩十首
期刊
1  那天,我在热水商店吃午饭。我骑着大熊赶了一上午路,整整六个小时,早已饿得头晕眼花,耳根嗡嗡响。我让杨本加给我做点能顶饱的东西。  “有刚出笼的包子,”他说,“本来是自己吃的。”  “那就来二十个。有粉汤吗?”我说,“包子就粉汤,最好。”  “那个简单。你先吃着包子,我分分钟做出来。”他说,“你有一阵子没来了,干什么呢?”  “我还能干什么,你知道的。”  “你应该把生活搞简单点。”  “还不
期刊
人眼  如果你听见过什么,请不要进来了。  带走你好奇的猫,伦理辩驳,  那瓶拿来调情助燃的勃艮第红酒……  慢慢别去敲门了,更别放鲜花。  或者你看见什么,索性没机会听我声音了。  耳朵聽见的慰藉终会迟,长路赶到也迟。  已经无力阻止节细胞所做的奉献,  无数树突生成朵朵贪婪的,敏感的——  愚笨的厌弃。  原来人眼不过是残次品,谁真看清过人。  (除非我们不做人)  哪怕章鱼信任的眼睛,  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