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水遇见贝贡村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建水城已经年华老去,与它同时代兴起的古城,大都焕然一新。而它却在20世纪的城市化、大拆迁的洪流中如顽石般幸存,以致今天在中国,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的诗意世界,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样式、生活方式……只有去建水。建水成了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
  在云南建水城外30公里的地方,有个村子叫贝贡。为了抵达这个地点,我们从昆明出发,在高速公路奔驰了一整个上午,又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多次迷路。建水县的李伟在提起这个地方的时候,表情像古董贩子般兴奋,望着秋天深处。我们来核实一个传说,一路上看不出任何将要出现奇迹的迹象,令人麻木的山、树林、玉米地或烟叶地……当越野车在山野的某一点停下来的时候,一群幽暗如暮色的建筑出现了,仿佛亚洲热带丛林中的吴哥废墟。不是神庙,是一群高低错落的四合院,建在山坡上,以当地的土黄色岩石、黄土砌起的地基和围墙裸露着,漆黑的斗拱飞檐在后面朝着青山翠谷,飞龙舞凤的门头上鎏金斑斑驳驳,就像被落日照耀着。附近的村子干巴巴的,一些由劣质水泥和玻璃混杂急就而成的灰色盒子,与这群四合院的飞扬灵动、森严伟岸有着天渊之别。就像一只刚刚被射中的苍鹰,它有点塌了,但确实像个传奇。
  即使已经衰败,蔓草丛生,梁木歪斜,雕花门不知去向,野物入住,依然看得出它非同凡响,美轮美奂,是古典四合院中的杰作。14世纪云南发生的汉化运动,中原移民带着四合院黄金时代的营造技术来到这片野性天真的高原上,带来的不是信仰、教条,而是隐喻着世界观的生活方式。一座座四合院从天而降般地在云南的深山老林、坝子丘陵之间屹立起来。就像柬埔寨吴哥王朝12世纪建造神庙那样,云南营造四合院的激情持续了600年之久,到20世紀,云南高原上以昆明为核心已经屹立着一座座密集着四合院的城邦。
  山岗、落日、森林……贝贡与世隔绝。那些身怀绝技的无名工匠,跋山涉水,步行穿越荒蛮高原,来到深山老林中叮叮当当,开山、采石、伐林、锯木、上梁、凿石、雕梁……就规模和做工来说,如果没有宗教般的激情,这个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可以想象它落成之际,仙宇神阁、飞檐斗拱、天井回廊……是如何辉煌地照亮了黑暗的群山。虽然这些四合院只是住宅,人人都可以模仿,但杰出的手艺无法在短时间内模仿,它是世界观、时间、经验的产物。因此,这群四合院在贝贡的出现就像神庙一样,它不是神庙,但具有神庙的地位。
  贝贡是彝语“山凹”的意思。这个村子的居民都是彝族,贝贡建筑群属于一位姓孔的彝族人。贝贡地区有许多彝人姓孔,自称孔子后人,专家对此颇有争议。孔这个姓进入到不讲汉语的彝人之中,可以想象孔教的影响曾经多么深远。这种命名就像一种归顺。传说这个建筑群的业主是开矿的,发财后在家乡斥巨资建造了这片豪宅。它已经不是普通的住宅,而是一件鬼斧神工的作品。这令孔氏的行为就像一位供养人。
  最近几十年这些城邦一座座被拆掉,四合院文明死去,日益成为遗址、废墟、传说。也许很多年后,历史学家才会去追问这种变化的原因,就像追问玛雅、吴哥、埃及文明的消失,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为何要抛弃这些神庙般的四合院?吊诡的是,那些痛心疾首的追问往往都是在文明消失千年之后,而四合院的消失,现在就可以追问了,在许多地方,它已经查无踪迹或者作为废墟中幸存的古董被搬进了博物馆。那些无名的工匠像玛雅人一样不知所终,四合院敞开在大地上的时代完结了,它往昔隐匿在庸常中的真理才得以敞开,就像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分析的凡·高画的那双鞋子的意义,水落石出,我们将成为事后的沉思者。
  当我在贝贡光线晦暗的大院里徘徊的时候,并没有西方古迹探险者打开法老陵墓时的那种欣喜若狂,我并不快乐,虽然那荒凉破败是如此高贵而动人,沉思的到来是置身局外的结果,这是悲剧的位置。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建水记》    作者:于坚)
其他文献
在3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透露,当前还有近一半的返乡农民工没有返城复工。这凸显出新冠肺炎疫情后,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多么严重。  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给疫情防控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对统筹防控和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由于疫情影响,经济摁下“暂停键”,复工复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了出来。复工就是稳就
期刊
最近,不少地方发出倡议:使用公筷、公勺。得益于疫情的倒逼,这些倡议受到较多关注,并且在不少地方有效践行。不只是餐桌上的文明,还有公共场所的文明、旅游文明、遵守疫情监控举措以及禁止滥食野生动物等等,都被加以强调。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被摆上了公共文明“大桌面”的“小细节”,能否随着疫情态势的向好而不再被遗忘?  某种程度上,疫情防控恰是一次提升公共文明的有利契机,值得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借机凝聚共识、
期刊
新中国成立前夕,太原的防御体系坚固严密,星罗棋布。各式各样的碉堡5000余座,各种口径的火炮600余门。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曾吹嘘其城防工事“固若金汤”“可抵150万精兵”。然而,太原前线中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一举攻破城池。为什么解放军能够迅速打下太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放军在攻城前,获得了阎锡山的太原城防图。本文作者张全禧是当年中共地下情报工作人员,他回忆了智
期刊
伴着亘古传唱的皈依颂文和草原民谣,草原风永不停歇地刮着。草原风刮过碧波荡漾的查干湖,刮过草浪翻滚的西大洼,刮过无边无际的塔头滩……除了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蒿草味,一路上还裹挟着苦嗖嗖的野花味和咸丝丝的汗腥味,有时还夹杂着温吞吞的马牛羊等食草动物粪便的柴腐味,或者是热乎乎的狼、狗、猫等食肉动物粪便的酸臭味,那是每个塔头滩人都熟悉的草原上特有的复合气味。那气味一点儿都不难闻,对于塔头滩人来说那是最让人心安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的好时代  一个阅读的好时代,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第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崇尚阅读;第二,政府的政策鼓励阅读;第三,阅读文化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且每个人都有宽松自由的阅读;第四,可供大众阅读的出版物空前繁荣。从这4个方面的条件来看,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的好时代。  一个提出了全民阅读的时代,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  “全民阅读”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界人士的
期刊
到达云南省昆明市,夜里再乘坐大巴,清晨就到达越南边境。夜晚的旅途中我欣赏着洒满月光的山脊和苍郁的山谷。到达越南边境检查所时,看到的越南女人戴着斗笠骑自行车的样子,我感觉非常自然,丝毫不像身在国外。  我的朋友中熟悉越南的大多生活在河内、西贡、顺化等知名城市,但他们不约而同地建议我一定要去邻近中国边境的越南北部山城萨帕。萨帕位于越南最高峰番西邦峰的半山腰,许多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在此。在萨帕停留的三四天
期刊
我们身边的书店正在发生变化。  就像是新店标配,咖啡空间纷纷开进了书店——当然有一个扯不清的问题是,你是否可以喝着咖啡看未结账的书;书店们更喜欢办活动了,从新书签售,到大大小小的主题活动,书店运营者们很愿意用这种方式让更多读者多一个走进书店的理由。  甚至服装、杂货等零售店,也将店铺内一定区域让给了书——它们并不在意书能带来多少收入,书籍能够为店铺清晰揭示目标族群。  看起来好像书店复苏?但也有太
期刊
某日,我因事去拜访一位开旧书店的同行。进门一看,柜台边没人。店主正在账房后一个大约六叠(约合9平方米)大的房间里整理书——几百本文库本书脊朝上地摆放在地上,占了半个房间,另一边则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文库本的外封。  我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正在玩纸牌游戏“翻和尚”。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他上门去收购旧书时,对方拿出一大摞全被剥掉外封的文库本,说:“平时上下班途中常在车上看书,嫌外封和腰封碍事,出
期刊
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土耳其”是最受欢迎的地理称呼;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它的来日显然已屈指可数。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等国家相继崛起,列强则瓜分剩下的部分。1878年到1908年之间,欧洲外交会议屡次削减奥斯曼帝国的疆土,并将剩下的版图交给强权国家看管。西方的旅人、记者和宣传人士纷纷涌到这个区域,使“巴尔干”这个词大为流行,获得新的、更加广泛的使用。到
期刊
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20世纪早期世界首富、石油大王及著名的慈善家。本文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小约翰的38封家书之一。他在信中,向儿子阐述了在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智慧,有勇气的成功者。  亲爱的小约翰:  你一定记得斯科菲尔德船长,他因为打高尔夫输球气急败坏,把自己那根漂亮的高尔夫球杆扔飞了,所以我打算买一根新的球杆送给他。对于斯科菲尔德船长以求胜为人生目标的性格,我还是很欣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