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雄史光柱心中的薄一波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事,我正上初中,中午放学回家,往村里送信的邮递员,在岔路口遇上我,他因急着到别的村送信,将一瘩积攒了半个月的人民日报递给我,托我转交队委,其中一张的头版有薄老开会接见代表的照片,那时我对薄老的印象,仅存于他是中央领导人。
  1981年我应征入伍,新兵进行传统教育。我这才知我所在部队的第一任政委,竟是前辈薄一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加剧撕扯着中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日在共产党领导下,薄一波等牺盟会成员,在民族危难之时,于山西太原领导和组建了“山西青年决死队”(又称山西新军)。这支部队从成立的那天起便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反击日军五路围攻和白晋战役以及百团大战等战斗,为山西及华北的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部队组织并实施了上党战役,解放运城、洛阳,淮海战役结束,又参加渡江战役、两广追歼战等,直至进驻云南。
  从北到南,从巍巍太行到雄峰老山,部队经历数千次战斗。能在这种攻无不克,屡建奇功的部队当兵,我既感光荣,又觉身上负有责任,但从没想过会受到他的接见。
  1984年边境战斗,我先后四次负伤,双目失明。医院治疗期间,部队打来电话,询问我的伤情。医生说我的伤还没完全好,部队领导问医生,能不能活动。医生说,能进行轻度活动了。部队领导说,那就行了,准备出院,执行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9月中旬我奉命来到报告团,到北京向中央军委首长汇报战斗事迹。“国庆观礼”前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英模。战友俯在我的耳边说薄老来了,他们都想和薄老合影,但谁也不敢说。接见结束集体合影,我因站在前排,杨尚昆副主席一一介绍了跟我握手的领导。介绍到邓小平主席时,杨副主席还专门向邓主席说了我的事迹。邓主席问“一点都看不到?”我说“是”。合影结束,邓主席跟我握完手走了,杨副主席握手时,我大着胆子问:“薄老走了吗?”他抬头看了一眼,问我“什么事?”。我说薄老是我们部队诞生后的第一任政委,大家想和他照张相。杨副主席命人将走到贵宾室的薄老请了回来。薄老听说我们是决死队的,像见到娘家人一样。握着我的手,询问“现在属于哪个部队?”。我作了回答,他听了,兴奋地说:“你们是一大队的。”随后,薄老清晰且饶有兴趣地简要介绍了新军发展的历程。介绍完后,薄老又问我:“你们部队来了几人?”,我跟他说4个。由于当时我一紧张只想到了我们团来的英模,忘了介绍另一个团的。另一个团来了两名,那两名英模着急地朝我喊:“还有我们呢?”薄老一听,笑着说:“好啊,好啊,这支部队一下子来了6个英模,看来仗打的不错,你们为国家为人民流血牺牲作出了新的贡献,我作为这支部队过去的一员,很是为你们高兴啊!”然后,薄老跟众人一一握手,我们围着薄老照了相。薄老拉着我的手,关切地询问部队在边境作战的情况,我把了解的做了回答,我不知道的别人补充,薄老听得很开心,最后他说:“这支部队有着光荣传统啊,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奔赴在抗战第一线,大大小小参加了不少战斗,沁源围困战跟日本鬼子打了将近10个月,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次战役也涌现了不少英模,期间还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好啊!今天很高兴在这个地方见到了这支部队的后人,我一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这支部队作出了新的贡献,二是你们要时刻记住我们肩负的责任,要时刻跟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争取再立新功。”
  这是我与薄老的第一次见面,他和蔼而关切的语言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受薄老接见,是1985年国庆期间。那天,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英模。接见结束时,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对我说:“小鬼,你来了。”当时由于人多声杂,我没有判断出是谁,于是犹豫了一下说:“来了。”薄老知道我眼睛看不见,又补了一句:“我是薄一波。”我一听,连忙行了军礼,询问首长的身体。薄老高兴地说:“好,能走动,能工作。”接着,薄老又问:“这次你们部队来了几个人?”因为当时人多,我也不知道具体来了多少人,于是估计了一下说:“可能有十五六个。”薄老说:“不错,光荣的部队,光荣的事迹。”这次由于人多,我们部队的人又不集中,就没有与薄老合影。但在我和薄老握手时,记者抢了几个镜头。后来,我们部队的其他英模埋怨我,说与薄老一块照了相也不叫他们一声,要能与薄老合个影多好啊!由于电视、报刊的报道,许多人知道了薄老与我们部队的特殊感情与关系,我们从北京回到部队后,部队就收到了山西省委宣传部的邀请,要我部派一个报告团过去,给山西人民讲一讲我们部队的英雄事迹。没多久,我们部队的英模在副师长陈知建的带队下来到山西,沿着过去部队战斗过的路线,一个县一个县地进行巡回报告,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86年春节前,我们英模事迹报告团应北京工美公司的邀请,进行巡回作报告。这次报告结束后,我到薄老家第三次“见”到了薄老。薄老仍旧十分关心和关注着我们这支部队的发展,在这次谈话中,薄老还流露出要整理山西新军战斗历程文字资料的想法。薄老当时说:“山西新军是一支光荣的部队,我们要整理出它的战斗历程,要挖掘出那段历史。这支部队创造了艰苦卓绝,与民族共存亡的太行精神,打仗时抱着必胜的信心,为了民族解放抱着殊死决斗的决心……”后来,在薄老的建议下,有关这支部队的资料相继整理成书。
  1997年8月是我们部队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日子,由于需要薄老在大会时的致辞,时任师副政委的周忠仕带领我以及孤胆英雄陈洪远等英模,到北京看望薄老。
  看到老部队的人来到家里,薄老高兴而又热情,连忙吩咐工作人员准备茶水和水果。坐下后,薄老又说起了我们这支部队,他说:“这支部队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在环境最恶劣的时候,有能打硬仗能吃苦的精神,当时敌人对我们的后勤供给进行了封锁,但我们想尽办法解决了弹药、粮食和衣服,立足于自力更生,艰难而又坚定地度过了困难,发展和壮大了队伍。在经济改革时期,军队除了保家卫国外,也要参加地方建设……”接着,周忠仕副政委专门汇报了我部参加地方建设的情况,如修建公路、桥梁、光缆施工等,以及军民共建、军民鱼水情的有关情况。说到这,薄老语重心长地说:“部队既要依靠人民,也要造福人民啊,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部队就要支持帮助,要拿出这支部队打硬仗的好传统,为国防建设和地方建设立新功。”周忠仕副政委立即说:“薄老,我一定会把你的话传达给部队,决不辜负党和人民以及首长的希望。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完成部队在新时代赋予的任务,我们部队也在坚持创新,从管理上到其他方面得到了发展。我们开展了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官兵们时时刻刻都注意学习,只要对部队建设有用,我们都创造条件学习,让官兵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和教育,尽量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史光柱、陈洪远等同志就是我们部队的榜样,特别是史光柱同志自从在战斗中负伤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在困难中开始重塑人生。他到大学里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共学习了九十多门课程,平均分83.9,成为学校应届毕业生里三个优秀生之一。他不仅仅只满足于学分,还琢磨着把学到的如何用,他勤奋写作,发表了大量讴歌祖国、人民和军队的文章,对部队和地方青少年的教育作了不少事情。”薄老听说我写了不少东西,鼓励我勤奋学习,也对我的写作十分关心,他问我:“你眼看不到,是怎么写的?”我说:“我把生活中触动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先在心里打腹稿,然后请别人代笔记下来,放上几天后,重新读一读再改。”薄老接着说:“写作时要贴近部队,贴近生活,要跟新时期赋予军队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写出更好的作品,新军当年成立的时候就有不少知识分子。要注意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只有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才会有新的进步。”随后,薄老为我们部队题了词。
  


  临走时,薄老想起身送我们出门。周忠仕副政委连忙说:“首长,您坐着别动”。一旁的工作人员,也劝薄老让他们送就行。薄老不肯,硬要起身,工作人员只得搀扶着他,把我们送到门外。我们走了十几米后,周忠仕副政委回头,见薄老还站在门口。于是,周副政委下口令:“向后转。敬礼!”我们转过身向薄老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薄老说着“好”,挥手让我们走。离开薄老,我一直在想,一个步履蹒跚,91岁高龄的人,况且地位何其尊贵,他能穿越地位和年龄的悬殊,和颜亲目跟我们促膝谈心,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临走时硬要撑起身子,将我们送至门外,这种品质,着实令人感佩。
  2001年,我应邀到某部讲课,意外地碰到了薄老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谈话间,我了解到了薄老的身体状况,心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望薄老。不料跟薄老的第五次见面竟是这种凝重的气氛。
  2007年1月16日,我在京郊改稿,忽听薄老去世的消息,心情格外沉重。难道就这样坐立不安?当初邓老和杨老去世,我不是在南方出差,便是在乡下老家,想去为他们送行,未能赶上,现在不能让遗憾重现。要知道邓老、杨老和薄老等首长是曾经亲自关怀过我的人啊!我匆忙推掉手中的事情,返身回家。几天后,八宝山公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加入送行的队伍,向躺在鲜花翠柏中的世纪老人作最后道别。这是一个筑路工,中华民族的拓荒者;这是一颗巨星,划破天际,照亮夜色,殒落苍穹。如今他走了,消失在广袤大地,可他留下的思想和精神,跟山水同在,永远活在共和国的事业里。
其他文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中岳嵩山更加醒目,成为我国和世界人们游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过漫长的等待,艰苦的跋涉,无数次的梦想,嵩山终于以它独特靓丽的姿容走向了世界。  36亿年前,嵩山是从海底喷涌而出,时至2004年2月13日,嵩山再次横空出世,如其独有的地貌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地学价值,傲立在世界名山之巅,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这是一个值得嵌入历史的日子——巴黎时间2004年2月13日下
期刊
当和谐中国2006年度影响力人物暨全国十大卓越人物评选揭晓时,我的心情激动不已。因为,我最亲密的挚友,北京燕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魏连刚先生,跃然于十大卓越人物名单之中。其实,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以连刚先生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新的历史时代,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百折不挠的追求精神;对朋友、对弱者坦荡真诚的无私热忱;对社会风气败落的痛心疾首、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使他成为当
期刊
陈龙,山西省大宁县供电支公司经理,中等身材,衣着朴素,热情的笑脸,满面春风,待人接物体贴入微,他心直口快,精明能干,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尤其是一副正直、诚实、善良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一天的奔波采访,我采撷到陈经理从事电力工作几十年来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1983年秋,陈龙踏入了临汾市变电一工队的大门,从此就把自己与电力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后参与了发电机组、输变电设
期刊
她是一片木叶,一片贵州大森林中会唱歌的木叶。她的歌声中,永远流淌着苗乡闪光的清泉,飘荡着苗乡温馨的炊烟,悬挂着苗乡明亮的日月。“游方坡上春光媚,摘片木叶信口吹;一片木叶一片情,声声绕着山寨飞……”这首充满了贵州浓郁民族风情的《木叶情》如今已唱响大江南北,作为歌曲的原唱者——王云,每当听到有人哼唱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内心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如诗如画的家乡,需要有更多的人来传唱和宣传。  二十多年
期刊
但丁《神曲》里有这样一句诗“这是一个需要新品,而且诞生了新品的时代”。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服务行业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出现在从们的生活中。服务质量苛求完美,服务项目讲究齐全,服务档次追求品位。常德南坪客运中心公司为了打出自己的品牌,针对市场的需求,创造性地提出全面完善的服务系统,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公司经过几年的营运,一年一个台阶。常德南坪客运中心公司所有这些成就,都跟总经理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赵爱
期刊
郭福录,山西省大宁县城关卫生院院长。中等个头,微微发胖的身材,四方脸盘上有一对深沉而又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的印象是诚恳、朴实、直爽、可靠,没有一点官架子。他在大宁县城关医院已连任14年的院长职务。他常说:“走一处不如守一处,爱一处,实实在在地干一处”。他热爱大宁的人民和这块热土,决心扎根山区,用自己所学的医学技术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防病治病.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1986年春,36岁的郭福录挑起
期刊
“官位有大小,政绩没有大小”这是常德市桥南副食城管理会主任钱忠信时刻挂在嘴里的一句话。当然,更多的是记在他的心里,因为一直以来,他就是以这句话为信条忠于职守,为常德市桥南副食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钱忠信,1957年生于常德,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至今,先后做过企业管理、政府机关工作、乡镇工作。1994年开始从事市场管理工作,1997年起担任现职近十年,一直都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期刊
古人笔墨中的山水,在现实世界中我很难见到,那是因为古人在写自己心中的山水。圣人心中的山水,远远胜过现实中的残山剩水。人们常说江山如画,那是因为江山不如画,所以才用画来比喻江山。可是,将古人的山水画欣赏得多了,便又没有意思了。因为我发现,后人总是在抄袭前人,以致于传统的山水画,最后都趋于一致,都变得大同小异,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再也无法见到。  当我见到周晚峰近期的山水画时,我对于山水画的渴望又一次漫起
期刊
博物馆源自欧洲。其英文(Museum)和法文(Musee)皆来源于希腊语“ Mouseion”,意为“供奉缪斯的神殿”,可见博物馆生就的初衷是对科学、艺术、文学等进行展示瞻仰的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 20世纪下半叶后,当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从收藏 、保存和诠释研究转向了同时兼容文化策划和营销,博物馆逐步成为一个城市中,自己文化意图的传播途径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支撑点,并成为都市里一个令人瞩目的“文
期刊
近年来,西马的书画创作已经震撼了社会各界,他的山水画十米长卷《万里江山山水图》令所有专业画家叹为观止,其他大量的书法、花鸟、诗文创作犹如喷涌的泉水层出不穷,“西马现象”越来越引人关注。   西马的山水画是非常注重笔墨功夫的,在当今,这种理念虽然有点陈旧,有点老套,但对于半路出家的西马,刚进入中年的作家西马,却十分固执己见。他认为国画是笔墨画,宣纸是最好的舞台,面对宣纸,笔墨肯定唯此唯大,笔墨功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