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照片,只有1张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0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的评选结果于4月15日在北京揭晓。这个目前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摄影比赛的评委们,在一轮又一轮的5秒计时中,从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的3万余幅作品中,选出了他们最认同的作品。
  这场规格堪称国际一流标准的影赛所聘请的评委、设置的评选流程、奖项分布也与“荷赛”“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等大奖类似。在初选之后——专业图片社的影像从业人员筛选掉那些显而易见的不靠谱照片,余下7000多张被投放在北京新闻大厦酒店4层一间小会议室的投影屏幕上;屏幕下方则坐着13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业界大佬——2012年“荷赛”的金奖获得者,伽马图片社创始人,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的摄影部主任……他们从4月11日起,连续4天挤在“小黑屋”里,就是为了从7000多张照片中,把今年的各项新闻摄影大奖和年度照片捞出来。而5秒,就是他们在投影屏幕上观看一幅照片的时间。
  评选共分5轮进行。首轮实行“4票准入”制,即每幅(每组)照片得到4位以上(包括4位)评委的认可才能进入下一轮;第2轮,评委们会对入围并已经建立印象的作品再浏览一遍(依然只有5秒),并实行“7票准入”制进行再一次筛选,但这一轮,评委可对已被淘汰的照片进行“复议”;在第3轮开始之前,评委可以对目前入围的照片进行调类,帮助一些作品进入到更合适的比赛类别中以提高获奖几率,同时也可以向组委会索要图片说明,此时每位评委手中只有5票,经过“7票准入”来决出不多于5幅(组)作品;第4轮,评委们从已经选出的照片中,评出金银铜以及优秀奖;而最后一轮会耗时更久,评委们从已经获奖的所有作品中,选出年度照片。
  短短的5秒钟,评委在看什么?
  《纽约客》杂志的摄影部主任惠特尼·约翰逊在按下确认键时最常发出的感叹便是:“It is impressing me!”(“它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这的确是个太过抽象的回答,乍看之下,评选标准是照片是否足够吸引观者的注意力,那些走到最后的照片往往都在影像上“精美绝伦”。当然,想想“华赛”自身的性质,参与竞争的都是专业得快成“老油条”的摄影记者,一有突发事件,绝对扎堆出现在第一现场,他们对战场或者灾难现场的熟悉度可能比隔壁街区小超市里卖什么都高,一年下来,总得亮亮绝活。一样的现场,甚至一样的决定性瞬间,那么如何令人“Impressing”是评委们花更多时间思考的问题。
  偶尔,为了“Impressing”,不少奖项的竞争者都跌入了自己挖的坑里。法新社的评委吴才兴对那些带有明显PS痕迹的影像连连摇头,这样的作品在国际新闻影赛中屡见不鲜。作为一名首席摄影记者,他无法接受为了“更好看,传播更广”而对照片进行过度的后期处理,他说:“如果对照片主观改动太多,通过修片技术扭曲、改变了事实,调得太暗或者调得太亮,我们就该判照片出局。”不过,作为评委的南方都市报视觉总监王景春和惠特尼·约翰逊都觉得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直面现实,“这类照片已经被大量用于平面媒体”“这个奖项到底旨在视觉传播,还是传播视觉?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让下一届作为参考”。在评奖过程中,几次因为PS处理的问题,评委拉开两条战线,图片编辑出身的评委往往愿意将照片的“保守边界”拓宽一些,而摄影记者出身的评委,则都倾向于保守。曾经出任过荷赛评委的俄罗斯摄影记者尤里·科济列夫说:“如果你进过暗房,就知道边界在哪,就算是去掉一个小物件,荷赛也会把你踢出局。”
  在刻板印象里,射杀、流血、悲伤仿佛可以概括以往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的全部主题。充满冲击力和恐怖的影像的确更能直接刺激评委大脑中的“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作者注),进而激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不少摄影师也试图在这点上下功夫来提高“Impressing”的程度。过去,新闻摄影似乎很青睐这种“视觉冲击力”,但随着多年来对新闻伦理的讨论,这种试图靠冲击评委“杏仁核”获胜的做法渐渐开始不怎么奏效,大部分评委反而都多多少少反感和厌倦这种刻意展示恐怖的照片。在一而再、再而三看过血肉模糊和支离破碎的残肢断头后,本届战争灾难类新闻单幅金奖,评委们选出这样一张照片:震后坐在病床上,沉默迷茫、眼神中带着惊恐的姑娘。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这些评委都具有极高专业素质。在评选过程讨论中,他们会聊某张照片所拍摄的炮弹是什么型号,拍这种炮弹射出的那一刻摄影师有可能站在多远;某个题材是不是一次抵达现场就能拍完,等等。看,这就是大佬们的可怕,在他们面前想用视觉语言耍花腔简直就是关公门前耍大刀,所以,最后奖项都落在了那些拍摄难度最高,下功夫最深的作品上。
  但当问起评委们,为什么你们选这张照片作为年度照片时,大部分人却又语焉不详——“它太美了”“它打动了我”……可以说,一张年度照片的胜出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幸运成分,这可能取决于评委组的构成,或者他们个人的趣味,以及更多莫名其妙的因素(不少摄影作品在评选前,就在业界被广泛传播,所以可能很多评委一眼就找到某张照片的作者是谁)。所以,落选的3万张,不一定不是好照片,但选出来的这1张,毫无疑问是标准意义上的好照片。
其他文献
已有近一年,每天早晨在上班路上,都能在翁忻旸的朋友圈中看到他晨起拍摄的插花之作——在这么忙乱的日常生活中,竟然还有人这么专注。  日子久了,春之粉棠,夏之绿荷,秋之黄榆,冬之翠松,都出现在翁忻旸的镜头里,植物静默地传递着话语,万物有灵且美。  将照片一张张铺开来看,似乎还有一丝禅意连贯其中。就像有人用一个场景形容日本审美意识中的Wabi-sabi禅意美学:清晨初露,一所寺庙的门口,一位老和尚拖着长
期刊
随着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不仅专业舞台摄影师拍摄舞台的场合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接触舞台摄影的机会也逐渐多起来。那么,怎样根据舞台艺术的不同形式和表演方法,在瞬间捕捉富有代表性的场面和优美的表情动作,将那些优美的、具有深刻意义的舞台艺术表演呈现出来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拍摄器材  机身:大多数舞台灯光亮度都偏暗,在实际拍摄中,当光圈开到f/2.8时,为了保证抓拍画面的清晰度,快门速度至少
期刊
作为尼康首款配备翻转液晶屏和内置Wi-Fi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尼康 D750无论从外形到产品型号都让人感觉这可能是一台小幅升级的产品。从数据来看,它似乎把D810中除CMOS以外的内核装在了D610机身中。然而,这却是一台以实用为核心理念设计的全新产品。  考虑到旅行摄影中多变的题材、角度和光线条件,尼康公司将D750定义为“旅游机”恰恰能说明这台机器的全能性和实用性。不仅能满足旅行过程中绝大多
期刊
图片故事可以被策划吗?摄影师是否应该去策划一个故事?对于任何致力于讲故事的人来说,这些问题好像让人困惑。  故事当然需要策划,不然叙事会缺乏章法,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讲故事的人只是随随便便地叙述,自己都不知道故事的走向,那么讲出来的故事就很可能会让人看不懂。  但是,等一等。上面说的或许有道理,然而在摄影的世界中,往往有很多意外捕捉的照片反倒最让人难忘,也相当成功,相比之下,那些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照
期刊
3月27日,国产手机品牌努比亚推出新旗舰机型Z9 Max和时尚机型Z9 mini。两款新品都配备广色域夏普全高清显示屏、骁龙顶级64位八核处理器、Adreno图形处理器和不可拆卸的2900mAh电池,均支持双卡双待和4G“全网通”功能。主摄像头使用索尼1/2.6英寸的堆栈式1600万像素CMOS和F2.0 大光圈镜头,前置摄像头像素800万。新开发的NeoVision 5.0 相机系统进一步改善了
期刊
2003年入职《新京报》的摄影记者浦峰,至今已有12年新闻摄影经验。他是该报经典栏目“城市表情”的主要供稿记者,该栏目近一半自采照片都出自他手。浦峰拍摄的单幅图片在华赛、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等诸多奖项中屡获殊荣,可以说他以拍摄单幅图片起家,因单幅图片成长,也因单幅图片成名。然而,2014年,浦峰却开始困惑了:单幅图片的价值何在?  从2003年到现在,十几年拍摄社会新闻
期刊
3月27日,德国光学巨头蔡司公司与其合作伙伴,专注于经营高端品牌的国际经销集团石利洛在北京举办了消费光学产品体验活动。会上,蔡司公司的几位高管介绍了蔡司公司的发展历史、蔡司消费光学业务的产品范围和相关活动,着重介绍了蔡司望远镜,知名摄影师赵嘉分享了使用蔡司镜头的心得体会。本刊记者就蔡司的望远镜和虚拟实景头戴式产品VR ONE采访了卡尔蔡司集团运动光学销售总监Stefan Buehring、运动光学
期刊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时光摧残的面容。”  —引自杜拉斯《情人》
期刊
“时间与精力是摄影师的生产成本,在自身经营成本有限的状况下,我宁愿为老客户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也不希望因为盲目地拓展新客户而降低拍摄标准,以致影响自己在业内的口碑……” 曾经师从狄源苍,曾经做过摄影记者,当刘飞越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面对来自诸多媒体的采访任务,他的经验和感悟良多。  飞越你好。近些年,你拍摄的《大货夫妇》、《煤尘暴》、《卖菜女孩的夏天》、《黑暗中的游戏》等一批纪实题材作品在各大门
期刊
“这张年度照片展现的是一个非常人性的瞬间,讲述着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以及人类如何面对和克服可怕的灾难。台风海燕是2013年最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无数人的生活和命运产生了影响。这张照片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实至名归。”  ——朱莉娅·德金  “评委们对新闻摄影有不同的观点,我不认为大家选择这幅照片的理由是一样的,但毫无疑问,从这么多的组照和单幅照片中脱颖而出,这张照片是一张优秀作品。这是2013年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