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SOL软件的半线圈电磁远探测响应特性分析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电法测井仪器探测深度仅数米,无法满足井周数十米水平井地层边界识别的需求.传统的电磁远探测方法都是基于磁场进行计算的,本文利用半线圈所具有的远探测能力,同时测量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计算了仪器旋转角度、工作频率、线圈系源距、仪器距边界距离等因素对半线圈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半线圈对旋转角度反应敏感;半线圈接收的信号强度随源距的增大而单调减小,源距越小,接收信号强度越强,趋肤效应影响越小;半线圈信号强度随频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频率较小时,信号强度受源距的影响较小,频率较大时,信号强度受源距的影响较大,且信号衰减严重;半线圈探边能力优于全线圈,且半线圈衰减缓慢,半线圈工作频率为1 kHz时,源距对信号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半线圈的探边距离均可达到30 m.通过计算分析半线圈在不同情况下的探测特性,设计最远探测深度可达30 m的仪器工作频率、源距,进一步分析仪器响应特性,为实际仪器设计和应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选取页岩样品,并以煤样为对比进行了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建立了考虑吸附相和基质膨胀及压缩变形的自由空间体积和吸附量计算模型,以此讨论了自由空间体积在吸附过程中随吸附平衡压力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吸附的影响.研究表明:页岩气的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中,随着吸附平衡压力的增加,因吸附相的存在引起自由空间体积持续减小并最终趋于恒定,吸附导致基质膨胀引起自由空间体积仅有微量减小,基质压缩引起自由空间体积持续增大;在三种机理共同作用下,随吸附平衡压力的增加自由空间体积持续减小,其后趋于恒定,并再有增大的趋势;自由空间体积的变化
为探究三塘湖盆地条湖组致密沉凝灰岩储层孔隙结构、流体可动性及二者关系,对井下真实岩心开展了多项孔隙结构及流体可动性的测试实验.研究表明:致密沉凝灰岩由凝灰质、方解石和石英组成,基本不含黏土矿物.岩石孔隙类型包括构造缝、气泡状结构和基质微孔,其中基质微孔为主要的孔隙类型;岩石孔隙分布较为集中,分选性良好,分布最多的孔隙半径是0.0630μm,但对渗透率贡献最大的孔隙半径是0.1μm,孔隙的毛管滞留效应明显.岩心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50.81%,可动孔喉半径下限和有效渗流孔喉半径下限分别为0.0498μm和0
针对井下节流天然气井需要通过判断井筒积液严重程度来优化采气工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计算井下节流气井无积液条件下的理论产气量,并与实际产气量进行对比来判断井筒积液程度的方法.假设气井无积液条件下,根据油套环空静气柱模型、油管Beggs&Brill管流模型,由油压、套压计算节流器进、出口压力;通过设定气井产气量,结合节流器进、出口压力和节流器嘴径计算得到理论产气量.将254组实际产气量与理论产气量的比值与套压降速率、产气量月递减率、泡排工艺实施比例及实施效果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实际产气量与理论产气量的比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上古生界气水关系复杂、探评井成功率低等问题,通过对伊陕斜坡北部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发现这一地区发育复杂的断裂体系.研究表明:断裂走向主要分为EW、NW、NE这3组,正、逆及走滑断层均有发育,由南向北断裂逐渐趋于密集.分析其演化可划分为3个期次:Ⅰ期形成于海西期挤压作用,Ⅱ期形成于燕山期挤压作用,Ⅲ期形成于喜山期走滑拉张作用.结合钻探成果,认为断裂活动可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控制上古生界低幅度构造圈闭,而后期改造形成的通天断裂对原生气藏具有调整分配或破坏作用.
针对西湖凹陷黄岩区“区域成藏、一层多藏”的天然气规模成藏与差异成藏现象,基于钻井资料、流体预测、断裂解析及低渗天然气藏运聚方式等分析,提出区内“翼部主运、核部调节”的天然气差异聚集特征.具体表现为:当构造核部小断层不发育时,核部为天然气汇聚优势区,易形成气藏富集区;当构造核部小断层较发育时,断层面附近易形成非渗透区,靠近深大断裂的构造翼部易形成气藏富集区.这种现象是先伸展后挤压的地质背景、背斜-似花状断裂构造及低渗储层天然气“体积流”充注富集共同形成的.黄岩区的油气评价应遵循“一核两翼、近断富集”的思路.
为挖掘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优质乳酸菌资源,获得具有良好益生特性及食用安全性的乳酸菌菌株,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周围村镇传统酸乳进行了样品采集、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菌株生长特性、抗氧化活性和抑菌等功能特性的分析,并进行溶血性和有害代谢物质等食用安全性检测.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8份代表样品共获得12株乳酸菌,分属于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3个属;试验菌株可耐受0.5%胆盐、5%
为了探明一株沙福芽胞杆菌(Bacillus safensis)的生长与产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特性,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温度、摇床转速及Zn2+、Co2+、Cd2+、Mn2+、Mg2+、Ca2+等金属离子对细菌生长及其产C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产CA的最佳条件不同.30℃时,细菌生长最快,45℃时酶活性最高;细菌进入衰亡期酶活性达到最高.胞内外总CA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胞内CA.加入0.010 mmol/L Mn2+,酶活
针对石油化工厂中人工抄表导致的低效、高误差和成本高等弊端,以及仪表图像拍摄条件场景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模型的工业数字表检测方法.首先,在特征提取网络阶段对卷积层低层和高层的网络特征进行融合,提高模型对细粒度细节和小目标的敏感度;其次,结合SENet网络结构,使模型关注不同通道的重要程度,通过分配不同的学习权重来强化对目标的关注度;最后,利用RPN网络进行最后处理,提取出数字表图像的边界框位置信息.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检测精度为97.3%,相对于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来说能更精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过程中会遇到连作障碍问题.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缓解花生连作障碍,其机理包括有益微生物分解化感物质、改变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增加花生抗病能力、促进花生结瘤固氮、促进花生养分吸收五个方面.阐明该机理,对花生连作障碍缓解有指导意义,对其他作物连作障碍的缓解也有参考价值.
为研究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剪切滑移特性,基于GCTS TRR-1000三轴力学系统,设计了注入流体和水力裂缝共同作用下的天然裂缝剪切滑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天然裂缝在与水力裂缝相交前就发生了微小的剪切滑移(<0.02 mm),但此过程的剪切滑移是天然裂缝压实所致;裂缝相交后由于注入流体的作用天然裂缝发生破坏,进而产生剪切滑移,此过程剪切滑移量约为相交前的2~10倍.(2)天然裂缝的最大剪切滑移距离和峰值滑移速率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较大的偏应力有利于天然裂缝产生剪切滑移.(3)天然裂缝起裂形式随围压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