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鉴于高职学生的构成特点和学习习惯,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较好解决学生基础不一、需求不同等问题,但是也存在管理成本较高、伤害学生自尊等弊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隐性分层教学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高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能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在学习热情,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但是,隐性分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情的掌握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隐性分层的顺利实施也需要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的协调推进。
关键词:高职英语 隐性分层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发展潜力的开发、思维的拓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且与其他类别的院校相比,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优势不够明显,使得招生面临挑战,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单一内容、方法和考核,难以适应个性化需求,也使得教学质量的提高面临巨大困难。
当前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差异巨大,使高职教学针对性的提高面临巨大挑战。“同内容、通进度、同目标、同考核”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在同一课堂上同时存在,教师无法兼顾。针对这一现象,分层教学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提出学生的发展有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阶段 而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其现有水平、可能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所学的各种条件具备,同时学习时间得到保证,教学方法合适,学生可以掌握所学内容;通常学生掌握程度的差异是由学习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给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时间,这种差异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的。因此,要求不同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同一学习效果是不现实的。
多元智力理论表明,智力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多元和分散的,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智力组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学习背景多样、需求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样既有利于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以上理论,分层教学应运而生。英语分层教学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传统的走班制,即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动机等将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一种是在英语授课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专业班级的限制,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一种是隐性分层,在原有班级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动机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其内在尺度,从而实现区别与显性分层的因材施教。
三、显性分层的启示
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入学测试成绩、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等,打破专业班级的限制,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这就是显性分层。显性分层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1.存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可能。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种挫败感,而根据其英语成绩又将其分层,会使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2. 缺乏榜样效应。同一层次的学生,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和学习的榜样,而周围的学习环境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3. 考核标准不一致。考核结果会对教学和学习产生反拨效应,不同层次学生如果使用同一考核标准,必然使考核缺乏针对性,如果不使用同一考核标准,同一专业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数又不具有可比性,影响层次较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隐性分层教学
要保留显性分层教学的优点,同时消除其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隐性分层教学成为另一个选择。其目的是在尽可能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比较好的发展。隐性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信息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而这些由教师本人掌握并进行实际操作,并不向学生公布分层信息,甚至不提及分层的存在。这有利于体现教育平等的原则,也有利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隐性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同一教学时间、同一教学空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是考核方式的分层教学,对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隐性分层同样也需要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考核方式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相应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应该有明确的难易程度和层级,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隐形分层的教学目标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不断缩短各层级之间的差距,理想状况下能够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致。
教学方法分层,教师根据学生层级和教学目标,协调处理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做到合分结合。使优秀学生得到引导,中等学生受到激发,较差学生得到带动。教育学家鲍里奇指出,当课堂内容的复杂程度不高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为7:3;而当课堂复杂程度较高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比例应为6:4。因此在开展隐性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层级学生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应对分层次提问做好设计,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提问角度,教师所给予的提示性信息有所不同,要 引导优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对较差的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巩固性练习。作业数量上、质量上、类型上都应当进行相应区分。 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对任务的各个节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充分分析,选择学生熟悉、有个人创造空间的活动作为任务。分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将不同层次学生分到不同小组,每个同学都有相应角色,教师在必要时对小组成员角色任务进行干预,使不同层级同学的任务与其层级相适应,而大家又能做大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同一任务。教师在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充分引导,及时提供指导,小组成员在任务中要突出团队协作能力、各司其职。教师不以语言准确为衡量任务成败的唯一标准, 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多思考, 激发学生群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鼓励不同层级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只是提供建议和引导。在写作过程中,在单词数量、句式应用、用词难度等方面对不同层级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课后辅导过程中,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优秀学生进行引导,对中等学生进行指导,主要精力对较差学生进行辅导。课外活动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如何使学习活动在课外得以延续。
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的特色之一就是加大形成性評价的比重,客观真实记录学生学习的起点,详实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其间取得的成绩,从而使评价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评价过程中也可有所侧重,优秀学生横向评价,促使其谦虚谨慎;中等学生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促使其积极向上;对较差学生则以纵向评价为主。
五、隐性分层教学注意事项
隐性分层教学虽然具有比较优势,但如果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动态管理 由于教师通过其内在尺度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层级调整在操作中会更加灵活。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适时进行层级调整,以保证学生的良性发展,始终接近与其“最近发展区”,避免学习不具挑战性和成就感。
保持合理层数 由于教师工作精力的限制,不可能进行过多的分层;学生个体间均存在差异,某些情况下统一班级会存在差异较大的多个群体,会存在多层级划分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分层,在提高教学效率和保持教学成本间找到平衡。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自我提升。同时应建立课堂以外的师生间的畅通的交流渠道。
及时掌握学情 隐性分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情掌握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情成为组织教学的首要条件,要求教师既能够兼顾到个体需求,同时也能够把课堂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学情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进展、心理变化等情况,并及时在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
六、结语
高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时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因素,动态地看待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层级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了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弥补了显性分层在教学成本、教学管理、学习心理等方面带来的不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材施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隐性分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出色的教学能力、精准的学情掌握与分析、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基础之上的,需要教师加倍的付出,其现实操作的可行性需要在实践和理论层面进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雷晓慧.支架式理论与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5(7).
[2] 伍贤婷.隐性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专业课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
[3] 周玉.基于教育学隐性分层理论的应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关键词:高职英语 隐性分层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发展潜力的开发、思维的拓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且与其他类别的院校相比,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优势不够明显,使得招生面临挑战,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单一内容、方法和考核,难以适应个性化需求,也使得教学质量的提高面临巨大困难。
当前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差异巨大,使高职教学针对性的提高面临巨大挑战。“同内容、通进度、同目标、同考核”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在同一课堂上同时存在,教师无法兼顾。针对这一现象,分层教学逐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提出学生的发展有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阶段 而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其现有水平、可能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所学的各种条件具备,同时学习时间得到保证,教学方法合适,学生可以掌握所学内容;通常学生掌握程度的差异是由学习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的,给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时间,这种差异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的。因此,要求不同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同一学习效果是不现实的。
多元智力理论表明,智力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多元和分散的,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智力组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学习背景多样、需求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样既有利于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率。
基于以上理论,分层教学应运而生。英语分层教学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传统的走班制,即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动机等将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一种是在英语授课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专业班级的限制,制定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一种是隐性分层,在原有班级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动机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其内在尺度,从而实现区别与显性分层的因材施教。
三、显性分层的启示
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入学测试成绩、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等,打破专业班级的限制,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这就是显性分层。显性分层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1.存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可能。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种挫败感,而根据其英语成绩又将其分层,会使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2. 缺乏榜样效应。同一层次的学生,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和学习的榜样,而周围的学习环境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3. 考核标准不一致。考核结果会对教学和学习产生反拨效应,不同层次学生如果使用同一考核标准,必然使考核缺乏针对性,如果不使用同一考核标准,同一专业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数又不具有可比性,影响层次较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隐性分层教学
要保留显性分层教学的优点,同时消除其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隐性分层教学成为另一个选择。其目的是在尽可能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比较好的发展。隐性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信息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而这些由教师本人掌握并进行实际操作,并不向学生公布分层信息,甚至不提及分层的存在。这有利于体现教育平等的原则,也有利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隐性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同一教学时间、同一教学空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是考核方式的分层教学,对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隐性分层同样也需要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考核方式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相应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应该有明确的难易程度和层级,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隐形分层的教学目标从长远来看,应该是不断缩短各层级之间的差距,理想状况下能够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致。
教学方法分层,教师根据学生层级和教学目标,协调处理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做到合分结合。使优秀学生得到引导,中等学生受到激发,较差学生得到带动。教育学家鲍里奇指出,当课堂内容的复杂程度不高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为7:3;而当课堂复杂程度较高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比例应为6:4。因此在开展隐性分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层级学生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应对分层次提问做好设计,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提问角度,教师所给予的提示性信息有所不同,要 引导优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对较差的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巩固性练习。作业数量上、质量上、类型上都应当进行相应区分。 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对任务的各个节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充分分析,选择学生熟悉、有个人创造空间的活动作为任务。分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将不同层次学生分到不同小组,每个同学都有相应角色,教师在必要时对小组成员角色任务进行干预,使不同层级同学的任务与其层级相适应,而大家又能做大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同一任务。教师在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充分引导,及时提供指导,小组成员在任务中要突出团队协作能力、各司其职。教师不以语言准确为衡量任务成败的唯一标准, 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多思考, 激发学生群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鼓励不同层级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教师只是提供建议和引导。在写作过程中,在单词数量、句式应用、用词难度等方面对不同层级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课后辅导过程中,利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优秀学生进行引导,对中等学生进行指导,主要精力对较差学生进行辅导。课外活动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如何使学习活动在课外得以延续。
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的特色之一就是加大形成性評价的比重,客观真实记录学生学习的起点,详实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其间取得的成绩,从而使评价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评价过程中也可有所侧重,优秀学生横向评价,促使其谦虚谨慎;中等学生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促使其积极向上;对较差学生则以纵向评价为主。
五、隐性分层教学注意事项
隐性分层教学虽然具有比较优势,但如果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动态管理 由于教师通过其内在尺度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的层级调整在操作中会更加灵活。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适时进行层级调整,以保证学生的良性发展,始终接近与其“最近发展区”,避免学习不具挑战性和成就感。
保持合理层数 由于教师工作精力的限制,不可能进行过多的分层;学生个体间均存在差异,某些情况下统一班级会存在差异较大的多个群体,会存在多层级划分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分层,在提高教学效率和保持教学成本间找到平衡。
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自我提升。同时应建立课堂以外的师生间的畅通的交流渠道。
及时掌握学情 隐性分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情掌握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情成为组织教学的首要条件,要求教师既能够兼顾到个体需求,同时也能够把课堂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学情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进展、心理变化等情况,并及时在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
六、结语
高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时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因素,动态地看待每个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层级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了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弥补了显性分层在教学成本、教学管理、学习心理等方面带来的不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材施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隐性分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出色的教学能力、精准的学情掌握与分析、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基础之上的,需要教师加倍的付出,其现实操作的可行性需要在实践和理论层面进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雷晓慧.支架式理论与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5(7).
[2] 伍贤婷.隐性分层教学在高职英语专业课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
[3] 周玉.基于教育学隐性分层理论的应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