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山水园林县城打造幸福宜居环境

来源 :中国图片·湖北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房县城市发展的“记忆”,我们发现,2008年,该县率先拿到了十堰市第一个“省级园林县城”奖牌。紧接着,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争创“国家级同林县城”的目标,2011年,创建工作全面铺开,从初评到验收,只有短短2年时间,难度可想而知是什么让房县下了这样的决心?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县委书记沈明云。
  “城市的最大贡献在于宜居,我们创建园林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争取这个荣誉,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截体,提高整
  个城市的建设、管理、绿化和美化水平,更蛐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市民都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很幸福!”沈明云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创建工作的初衷。
  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沈明云看来,幸福是老百姓从内心里表达出来的一种真实感受。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很多,但空气清新、生态优美的居住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为工作和生活在房县的人.创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和资源。”沈明云说正是把园林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让老百姓得实惠,为子孙后代谋福祉上,房县的创建工作得民心、顺民意,从开始就得刭了广人群众的支持。
  对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沈明云信心十足,他认为,房县虽然是山区县,底子薄,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房县城区四面群山环绕,三水穿城而过,既是一块天然的金盆之地,更是一垃难得的风水宝地。加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坚持届接着届干, 幅蓝图画到底,光论是城市的发展,河道的治理,环境的整治、绿化.坚持得都比较好,投入力度也很大,先后有多个项目挤进了国家和省早计划笼子,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3亿多元,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到过房县的人,都说房县是年一个样,每年都有新变化。此外,房县的城市建设直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县城、省缎园林县城、城市建设管理楚天杯等荣誉称号,省市积极推荐并全力支持房县争创全国崮林县城。
  在谈到今后的思路时,沈明云说:“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硬陛的指标,尽管我们原有的基础较好,但感觉到差距还比较大,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通过去年我们组织考察了合肥、洛阳以及山东的临沂等些建设比较好的城市.对我们启发很大。”
  “首先要深度解放思想,全面提高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一座城市的特点和品位.来自于自然的秉赋,来自于历史的传承,也来自于独具匠心的雕琢。打造园林城市,必须科学规划,高点起步”2012年9月,房县聘请中国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全面启动了县城50平方公里的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和南部生态新城的控制性详规,提出了“以河为轴,两岸并举,南延北扩,区块突破”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空间。“今后我们将坚持‘部规划管到底、 张蓝网建到底’的原则+用规划引导领导的思跻,用规划指导城市建设。”
  同时,要把创建园林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本着生态化、系统化、个性化原则,编制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着力做好绿化文章。沈明云说,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的主体,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公同绿地就像颗颗明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最Ⅲ^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是城市形象的直接反映。“房县有较好的生态底子,也有着优良的传统,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规划、斟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安排绿化布局,不断增加绿化面积,连续6年实旋‘绿色城区’工程,城市绿化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后要进步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高绿化档次,打造绿化景观,重点要建设批绿化公园和精品圄林,用更多的绿地、更多的广场、更多的斟林来提升城市的品位。”
  水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灵气所在,一个城市,往往因水而秀,因水而美。沈明云说,房县县城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建设山水园林城具备优越的条件 “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进步延伸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提升绿化、增加湿地,把城市水系建设成安全畅通的行洪道、水清岸绿的生态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努力营造‘山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融’的自然和谐景观。”
  谈厦同林城市建设与民生的紧密关系,沈明云表示,城市的主体是人,要把最好的资源让人多数人享受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都必须持以人为本,将市民需求作为第目标,努力提高三个“度”:完善公共设施,提高生活的便利度;改善生巷环境,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注重统筹兼顾,提高人民的满意度。
  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沈明云说:“我们将举全县之力,确保全国园林县城创建成功.用辛勤的汗水来创造宜人的环境,用宜人的环境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文化。文化之于人、社会乃至国家,影响力是潜在而巨大的。对现代企业而言,先进的文化可以引导企业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入卓越。独特的先进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  当今,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不仅是人、财、物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认同。  与时代
期刊
如今一些舆论认为,10年至20年之后(2025~2035年)中国将出现人口峰值,可能达到十五六亿,真的会如此么?  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根据现有数据,由于出生率的下降,老龄率的增加,我国人口的峰值是达不到15亿的。我国的生育率曾在70年代达到高峰,随后一直在缓慢地下降。对比美国生育率,他们在战后50年代左右迎来了婴儿潮,随后他们的生育率一直是一种平稳的状态,大概在2%左右。而我国生育率在70年代达
期刊
近日,省住建厅下发《湖北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技术指标体系(试行)》,指导我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建设。该指标体系适用于规划面积不小于1.5平方公里的省级绿色生态城区示范项目,并分为三个层级共111项指标。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应按照不同类型城区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两个阶段,满足指标体系所有控制项要求,并因地制宜满足一定量的一般项和优选项。省住建厅在组织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工作时,将依据指标体系,在申报、规划设
期刊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他是唯一会呼吸、有生命的城市基础建设,园林绿化行业几十年一直都在为城市建设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园林绿化工作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城市绿地系统分布的均衡性和绿地结构的合理性,不断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品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促使城市绿地吸碳放氧、吸尘降噪能力日益提升。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应归功于各地园林绿化建设者们。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
期刊
柞木又称柞子树、蒙子树、葫芦刺,大风子科柞木属,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柞木为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寒性强,喜欢温凉气候和中性至酸性土壤,通常生于向阳的干燥山坡。  柞木树桩造型  柞木的特点是成型周期较长,需经10年以上才能满足需求;苗木根系发育完好,移植成活率高;造型可随人的意愿进行早期干预,可培育出各种应用不同、规格不一的柞木桩景,即桩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小苗开始进行人为控制。  骨干造型
期刊
大约2500年前,一位年近70的老者游历这里听到了一首孩童传唱的歌谣而引发思考,他便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孔子。  200年后,另一位同具影响力的人在同一条河边,听到了渔父开解他的同一首歌谣,这人是屈原。  而这首传唱了不知几千年的歌谣今天仍然在过去的均周、今天的丹江口传唱:“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今天这一江清流,清澈如故,它的使命却发证了翻天覆地
期刊
作者简介  叶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院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与景观方向通讯评委,长沙市建委特聘专家,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杂志编委。  时间:2014年4月11-13日/2014年6月27-29日  地点: 安徽黔县碧山村/河南信阳郝堂村/湖北广水市  人物:一帮互不认识、背景各异、充满激情的50、60、70、80、90后男女朋
期刊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绿化养护是城市绿化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对园林工程的完善、景观的提升、生态效益的发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切实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常言道:“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这是经验之谈,强调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客观分析当前黄石市的养护现状,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贯彻
期刊
丹江口是副市长刘军(右二)、市住建局局长石海均(右一)、市园林局局长张鄂诚(左一)陪同梦兆祯院士(左儿)考察“一江两岸”景观带建设。  存丹江口,有这样群人,他们默默地建设城市、美化城市,存街头巷尾看到人们舒适生活、翩翩起舞,听到人们指点城市美景赞叹幸福生活时,他们的眼神中会流露出不经意的满足。他们,便是这美景的规划者建造者,以及抛洒汗水的园林人。  对于丹江口的城市建设最终将呈现一幅怎样的图画,
期刊
恭城位于著名的“湘桂走廊”与“潇贺古道”之间,是楚汉文化及发源于中原三苗由北往南迁徙的必经通道。大量汉人、瑶人先民的迁入,不仅带来了日趋兴盛的经济活动,促进了茶江河边恭城城镇的形成,同时带来了汉族及瑶族的不同特色的文化,使恭城成为一个既有中原汉族文化遗存又有桂北瑶族风情的特色城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脉遗存和少数民族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居环境的变化,城镇中原有的这些特色开始逐渐隐匿,古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