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求真务实辟新径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正确地解读历史,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意,也是人生成长的需要。历史材料需要解读,历史事件需要解读,历史人物的活动也需要解读。历史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解读历史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解读历史的能力。
  【关 键 词】 历史教学;解读历史;初中教学
  为何要培养解读历史的能力呢?这源于好友相聚,茶余饭后,人们喜欢谈论历史。
  人们醉心于谈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为什么广受大众欢迎?因为人们需要从历史中赢取智慧,获得财富。正如魏征所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1]人们需要从历史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以慰藉自己的心灵。百家讲坛对历史的叙述分析,就是专家对历史的解读。
  一、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历史的能力,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不仅名词概念需要准确解读,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也需要解读;不仅历史事件的真相需要解读,处在历史事件中的各类人物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动机也需要解读;不仅历史人物的活动需要解读,历史上丰富的思想理论遗产也需要解读。解读历史就是对历史的了解、认识、理解、解释,就是对历史规律的揭示。解读历史是复杂的研究和思考过程。
  二、历史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解读能力
  人们解读历史的根据是什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历史”到底有几种呢?我们做了一个大致的分类。一种是史书记载的历史,一种是历史教科书介绍的历史,一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历史。而这三种历史是有明显差距的。
  历史典籍记载的历史是历史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是对历史最早的记述。历史教科书介绍的历史则是历史学家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其依据固然是历史典籍的记载,但是还包括了历史学家对事实的考证结果。老百姓心目中的历史包含着历史事实,却是被加工过的掺杂了个人感情和想象的历史,往往距离事实甚远。而历史教师心目中的历史属于哪一种呢?更多的是历史教科书介绍的历史,因为我们是根据教科书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新一轮课程改革,近年来的中考命题思维正在把历史教学推进到一种新的状态:教师的解读不是最权威的解读,甚至教科书的解读也不是最权威的解读。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把自己对历史的解读告知学生,也不仅仅是阐述自己对历史的解读,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历史、解读历史、总结历史。事实上,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对历史的解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解读历史获得对历史的认识。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准确地解读历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三、我们需要解读的历史
  (一)历史概念
  历史语言和今天的语言有很大差距,古人对于事物的冠名和表述方式与今人是不一样的。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人们有自己的语言。学习历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历史语言的正确理解。比如税,古代称赋,也称田租、捐、调等,本质上是人民对国家承担的经济义务,明朝末年征收的“辽饷”、清朝晚期征收的“厘金”是一个税种。除了经济义务,还有徭役、兵役,宋代叫差役,就是轮流承担大型工程建设,维护地方治安等。再比如官职,人们往往需要在现代找到一种大体对应的官职,才好理解。如书记官,现代叫秘书、记录员等等。古代的书记就是一个秘书,今天的书记则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元朝的平章政事、明朝的布政使、清代总督、巡抚相当于现代的省长,但职权比省长大得多。古代的司法机关多不是独立机构,如县令,今天叫县长,古代的县衙不仅是县政府,也是法院、公安局和税务局。所以古代的县令同时又是法院院长、公安局长和税务局长。宰相一职,在不同朝代就有不同称谓,秦汉时期叫丞相,隋唐称尚书,且三省长官皆称尚书,等于把相权一分为三,设立三个宰相。我们要解读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对这些历史概念的解读,要根据概念的内涵,找到今天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表述,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很难找到现代对应的概念解释,也要说清其内涵。
  (二)历史事件
  解读历史事件,包括解读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事件的过程、历史事件的结果,造成历史事件结果的因素,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对历史事件的解读是历史学习的核心。
  解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是思考,对事实的思考。解读的第一步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没有解读,就不可能做评价,没有准确的解读,就不可能作出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
  (三)历史现象
  如小农经济、农民起义、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解读现象的重点是弄清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根源,透过现象认识其背后的本质。
  (四)历史上的各种制度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如皇帝制度、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均田制、科举制等,这些曾经对社会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制度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这些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运作方式、影响做出合理的解读,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自己对于历史运动规律认识的途径。
  (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每个人面对历史,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很有可能成为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其实这就是他对历史运动规律的认识。从学习和认识发展的角度看,这是最高意义上的解读。学习的目的是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尊重历史规律的意识,增强按历史规律办事的自觉性。规律并非显而易见,它隐藏在历史过程中,存在于事实的深层,对规律的探究和认识是主要的成长过程。解读历史运动的规律,是历史学习的价值所在。
  四、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历史
  历史教师该怎样解读历史,这是一个大问题,是历史素养的问题。讲授历史其实就是用今天的语言讲述历史,用今天的观点解释历史,说明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还需要解释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解释导致确定历史结果的因素。
  我们解读历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
  (一)尊重客观事实
  这是由历史的科学性所决定的。不能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当成历史,不能把传说当成真实的历史,应该立足于解释历史传说,从中获得历史信息。要致力于弄清历史真相,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
  (二)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去解释历史现象。如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封建政府一贯坚持的重农抑商政策是重要原因。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基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奴隶制度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是社会制度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
  (三)坚持理性原则
  我们怎样引领学生去解读历史?
  教师对历史的解读是学生的示范,但是不能取代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解读。要允许各种不同的解读存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解读历史。鼓励学生呈现自己的解读,与他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准确的解读。
  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局面,寻找一种能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的解读方式。如以今天的事物去类比历史事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对历史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赵才萱. 大唐名相魏徵传[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2] 陶行知. 中国教育改造[M]. 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十分重要。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家庭教育制度,使得各年级、各学段都有相应的指南;凝聚爱心,打造家庭教育品牌,使爱心“红马甲”红遍校园;通过科研带路,创新家庭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更加精细化,科学化。三管齐下,携手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制度;品牌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只有有机整
【摘要】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新的起点上,新时代区域教研工作需要守初心,把握好三个导向,即育人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需要铸匠心,实现教研内容、方式、机制的转型;需要筑同心,充分发挥教研员、学校教研组、区域教研共同体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区域教研;初心;匠心;同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
北风呼呼刮,还带着忽高忽低的尖厉哨音。几片黄叶在空中上下打着旋儿,不知藏身于何处的寒号鸟时不时发出几声哀鸣。  鼹鼠先生起床,穿上厚厚的棉衣。他准备去探视前两天摔伤了腿的好朋友田鼠。  一开门,他禁不住打了个哆嗦,袖起手,缩起了脖子。这时,他看见栅栏外走过一个穿着长袍的老人。  他大声打了个招呼:“老爷爷,您早!”  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哦,你也早!”一大团白气从老人的嘴里呵了出来。  鼹鼠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理想信念生生不息。深刻感悟百年大党的责任与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也用自己的方式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我唱:少年之情 歌声传递  2021年年初,在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和成都电视台同步播出的“2021牛气冲天少儿春晚”中,“公益小唱将”罗诗琦献唱了振奋人心的原唱单曲《红领巾心向党》,通过歌声传递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面貌。  小编相信,光看歌词,你已经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了。乐感
时令已是秋天,西府花园的秋色是从石榴树开始显现的。这些石榴树,有的种在花坛里,有的种在草丛深处。越到深秋,石榴的果实越红,散发出一种甜甜的香,使整个西府花园都充满了甜蜜的气息。  清晨,晶莹的水珠在石榴树的叶子上闪耀着,仿佛一粒粒晶莹璨璨的钻石,散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芒。太阳出来了,石榴上的露珠渐渐消失。  正午,太阳炫耀着自己的光芒,给每幢楼房都戴上了一顶黄色的安全帽。阳光照射在池塘上,池塘像一面反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开展小学语文个性阅读教学的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个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主要表现为单一化、教条化的特征,教学过程中个性少、共性多,具有极强的指向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兴趣、个性的发展。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应当避免将教学的研究分析拿来替代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
摘 要: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英语现状;调查;提高  一、调查的目的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改变教学方法之前,清楚地了解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为了
翻开这本绘本,我们就看到了可爱的熊猫妹妹红豆,她头戴粉色小花,身穿红色背带裙,她似乎就和我们的孩子一样,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朋友,她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烦恼,都想长高长高再长高。一开始,她认为吃巧克力就能长高,央求妈妈给她吃巧克力,这样她就可以长高了。可谁知道妈妈却告诉她,巧克力被老鼠偷走了!  每个孩子都梦想着自己可以快快长高、长大,大家都喜欢自己可以长得又高又瘦,可以打篮球,当赛跑健将,鹤立鸡群,引
昵称:鹿鹿、鹿校草、鹿曼联、傻狍子  身高:178cm  体重:52kg  星座:白羊座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90年4月20日  性格:谦虚、低调、有礼貌、温和、活泼  爱好:耍宝、玩游戏、听音乐、玩魔方、踢足球  代表作品:电影《重返20岁》《我是证人》,单曲《请到长城来滑雪》《我们的明天》《甜蜜蜜》  喜欢的运动:足球、篮球、橄榄球、游泳  喜欢的饮料:奶茶、红茶、咖啡  喜欢的歌
·主持人语·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形式、最重要的载体。教师一方面认识到它很重要,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收获不大。那么,作為教师合作教研的最小平台的集体备课该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立场?怎样使集体备课成为“以学定教”的重要保障?  集体备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聚集起来,为教学做准备的研究活动。它不仅是形式上教师聚在一起共同为实际教学做准备的行为,更是教师通过群体智慧的碰撞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