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试”,我们怎么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学期的考试又结束了,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对自己满意,笔者作为教师也为他们能正确认识考试、接受考试而开心。有这样的结果与平日对“考试”的思考分不开,在此想把它表达出来。
  关键词:考试 考试的作用 学生 教师 家长
  
  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该关心孩子的考试的成绩如何,更应该反思的是学生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能够有什么收获。
  我作为一位站在三尺讲台刚刚两年的年轻教师,说实话真有压力。每次考试时自己先紧张,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教室外奔跑,越来越放松,甚至出现比平时更多的令班级不稳定的因素,真是火冒三丈。所以复习期间班级就像硝烟弥漫的战场,又吵又乱……平时乖巧听话的孩子也变得不再听话,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自然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我也经常安慰自己,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唯一的标准。但事后总是在思考,考试究竟是什么?在孩子眼中究竟是什么?是不是考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不是自己在指导学生进行考试的过程中方法出现了问题?还是孩子本身对考试有排斥心理?
  经过认真的考虑,我认为考试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衡量工具。就教师而言,考试能检验出教师有没有深入地理解学科要求;有没有抓住每一个教学板块的重难点;有没有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就学生而言,考试检验的是学生平时总的学习情况,平时有没有自己的目标;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没有注意力集中地听讲);有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没有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尤为重要)。
  我结合自己的考试经历,又在班上作了询问调查,孩子的回答让我明白了问题所在:学生觉得考试就是家长和教师为难自己的法宝;学生觉得考试来临时,所有人,包括教师、家长都有很高的期待值,都特别紧张,所以自己很紧张;孩子想把试考好,但是没有信心。
  就以上的三个问题,我觉得一定要遵循“功”在平时这样的教学理念,绝对不能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压到考试,绝对不能搞题海战术,考试考的是平时,应该用考试这个“工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即使不复习,孩子也应该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能有结构有体系地说出自己的所学;能说出自己所学部分的重难点。为了达到这一点,平日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努力,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增强自信心
  
  1. 告诉学生教师眼中的“考试”
  自从自己反思过后,我就告诉学生,考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绝对不是为了为难他们,就是想检查一下他们平日的学习情况,主要检查平日是否有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我在平日里教育学生,学生这个年纪就应该是积累的阶段,动脑读好书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有许多孩子在这个想法的指导下,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孩子不再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教师和家长的任务,会很自觉地去学习。
  所以当告诉他们教师要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留给他们进行反思的依据,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考试,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目标和动力,平日学习更加积极有效。
  2. 确立目标
  每一个集体和每一个人必须有目标才能前进,当外在的要求变成了内在目标时,这个团体或个人就有了动力,当遇上困难时,才会想办法不遗余力地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目标。
  根据我们班的具体情况,大家共同提出了班级总的奋斗目标:我奋斗,我踏实,我坚持,我成功。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胸中有大志,并要求他们定一个学期目标,一个月的目标,并且每一天都给予固定时间让他们反思自己一天的成果和不足,就这样,孩子们每天都精神抖擞,偶有懈怠,也会被周围的人激起热情,继续奋斗。当这些成为了习惯,他们就变得懂事,有思想起来。这时的他们希望用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考试不再是问题,学习不再是问题,做人也不再是问题。
  3. 实施激励机制
  孩子就是孩子,虽说人人都有目标,但是一学期要一个个孩子一如既往地努力,还是有难度的。
  大部分人更喜欢听表扬的声音,表扬不但可以激励被表扬的人,更重要的是它给予周围人榜样,给予了周围人信心和勇气。
  就这样,本班的夕会课上各科的科代表表扬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发言积极的同学,并对下一次课提出建议;班委表扬班级的好人好事,并对第二天工作做出安排;同时小组内也会进行小结。从而人人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教师最后邀请所有被表扬的学生起立,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所有孩子都渴望成为祝福者,都渴望为明天的学习生活积累信心,所以每一天都欣欣向荣。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菜单式作业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如果布置相同的作业,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能力差的孩子吃不了,两种孩子对做作业都没有激情。
  所以我们班就布置菜单式的作业,让孩子来自由地选择,这能看出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一定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挑战性,让学生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能力选题,孩子往往会选择一些对于自己稍有难度的题。这样,孩子逐步学会了选题,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过程,因为他们一定会考虑所有题目才作决定的,久而久之,选题越快,他做的题也会越有思考价值;当孩子费精力解决了自己所选择的问题后,就会有成就感,有自信心,同时更乐于去挑战。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如游戏般快乐。
  2. 自己根据所学做复习资料
  平日学生上课都很认真,也都有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后复习时,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有自己做复习提纲的机会,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才能,查漏补缺,从而脱离题海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做的提纲内容不完全是对的,还得在个人或小组认领了任务之后,及时和教师联系探讨,然后由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自行讲解。这种办法使得学生积极性大增,谁都愿意为提纲添砖加瓦,因为他是学习的小主人,为班级做出了贡献,会赢得尊重。孩子们也都乐于探讨学习上的话题,经常为了一个内容争得面红耳赤,看到这种情景,我真是欣喜。
  在这次期末复习中,我们班人人都参加了编提纲的活动,所以孩子们并没有出现考前萎靡不振的状态。每天都精神饱满,孩子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强了,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盯着他们作业,背书,都是他们主动要求展现自我,主动要求布置作业。
  3. 自编题目
  都说要将教——学——用融为一体,我们平时有练习可做,所以已经得到了一些锻炼。但这种锻炼都是别人出题,自己只是思考如何去做,我认为这仅仅是初步的“用”,真正的“用”像庖丁解牛那样,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摸得很清楚,同时搞清楚与别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能拆能合,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组合,举一反三,形成难度程度不同的题目。学生之间互相考一考,孩子个个热情高涨。
  我作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把握了题型,由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编题,然后他们互相考核。班上竟然出现了小题库,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做题,比我要求他们做效果好得多。
  自编题目只是在这次期末考前我想出来的办法,看来这个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尤其是能力强的学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师和家长的改变
  
  1. 教师的改变
  当我坚信孩子考不好,家长和教师也需要反思的时候,我就决定,今年的期末考试绝对和以往不一样,坚决不发火,无论孩子做什么,我都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去理解他们,都宽容他们,毕竟丝毫没有上进心的孩子是没有的。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孩子,孩子们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我,也许是因为我与他们之间建立的信任更加深了。
  可是第二天就出现了令人棘手的事情,我们班的几个成绩不错,但是体力好又爱玩的学生下课后什么也不做,就知道在楼道里打篮球,哄闹声一片,影响了教室里探讨问题的学生,还吸引了其他班学生的眼光。这不仅仅影响了本班复习的情绪(因为他们来不及上厕所,每节课都迟到),还会影响其他班。当时我就想找他们,想批评他们。
  但是想想他们平时的表现,觉得有些蹊跷,找他们来,一个个垂头丧气,我只是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坦率地告诉我:因为家长现在额外布置的作业很多,每天一放学就只有写作业,就想发泄不满。反正回家也要学,在校就多玩。了解到这儿,我庆幸我没有发火,我只是说,成长是一个过程,面临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但是不分轻重缓急,不考虑后果,不科学,没有任何意义。
  但我也明白了孩子的累,针对这件事情,经过全班的讨论,一致决定吃完午饭后,我班就架起两个简易的篮球框,用纸团自制了篮球,学生吃完饭后可以玩上半小时,但短短的课间就不要玩了,这个结果被所有的孩子接纳。
  同时我们班下午的夕会除了评常规外,更多的是讲身边的人和事,还增加了讲故事、讲笑话、读今日报纸等内容,让学生有愉悦的心情;本班还自创了教室内的活动操,让孩子放松放松。虽然没有我的严厉,但孩子们依然努力。这真值得思考,看来平日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孩子会更快乐。
  2. 家长的改变
  家长是影响孩子的人之一,想让学生学习好,还得和家长配合好。在考前两个礼拜,我就在联系册上写了,建议家长尽量地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来自己复习,而不是搞题海战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玩耍,不让考试成为孩子心头的重担;让孩子有空间自己思考,不为家长的唠叨所干扰。
  对于后进生,我为他们开了“独门秘方”,既鼓励他的信心,也要求他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至于家长,我专门打电话联系,先请他们放心,并把如何帮助孩子的方法及帮助孩子的内容都用卡片写给他们,考下来还真是见效。
  这时,考试成绩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不在焦急万分,孩子们有了家长的理解和关心,有了自由的学习空间。
  
  四、反思
  
  考试究竟应不应该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才算合理?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寻找平衡点。本文不予以探究。
  个人这样认为考试的功效一定有不全面和不深刻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得认真思考。但是,面对考试,我们不要惊慌,不要有太大压力,不要使孩子无所适从。我们应该从孩子的长远角度出发,恰当地使用考试这个工具,发挥它恰当的评价功能,让它调动孩子的的积极性,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习惯;使家长和教师也不断地反思自我,并且使家长、教师与孩子能更好地相处。从这些方面上来说,怎样看待考试就有怎样的做法,愿大家也一起思考,尽量发挥考试这种评价手段的正面意义。
其他文献
化学课是初中各个科目中比较抽象的一个.因为化学所展现的概念、原理、反应、现象虽然广泛渗透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但对于初中生来说却显得很陌生,学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障碍.
传统文化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知识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涵养身心,帮助他们在学习、践行传统文化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初中英语教师也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和信息技术共同进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新方法与新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的要求都比较高.现下教师布置物理作业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要想学好高中物理,课后作业能起到很重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肖文言,王连铮(中国农业科学院100081)大豆原生质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栽培大豆(GlycinemaxL,)原生质体培养,自Schenk和Hildebrandt(1969)由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细胞游离原... A
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和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与深化,作为基层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这种“活”并不是简单地参加几场教研会就可以的,而是需要
摘 要:“科举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一方面为历代王朝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许多的读书人也成为了受害者和牺牲者。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朝的“科举制度”,介绍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为今天的考试管理和人才选拔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举制度 毒害 功名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是《儒林外史》中范进形象的“反仿”,他们两人的结局虽截然不同,但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牺牲者。科
思想品德课程蕴含着诸多思想道德和品德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对于中小学思想情绪变化的教育有着积极作用,能够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情绪和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中小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趋势也在持续加快,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我们应如何因势利导,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良性发展,是必须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