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店诞生的数学家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中国数学家中,有一位出身于小贩之家,他便是华罗庚。华罗庚出生在江苏金坛,他的父亲是学徒出身,经过多年努力,拥有了3家规模不等的商店,一度担任县商业丝会董事。不料后来一场大火把大店烧个精光,接着较大的店也倒闭了。等到华罗庚出世时,华家只剩下一个经营棉花的小店,以委托代销为主。
  华罗庚在当地读小学时,因为淘气,成绩糟糕,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做父亲的重男轻女,让成绩好的姐姐辍了学,而让华罗庚进入县立初级中学。从第二年开始,数学老师便对华罗庚另眼相看了,经常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跟他说:“今天的题目太容易,你上街玩去吧。”上初中三年级时,华罗庚已在着力简化书上的习题解法。
  等到华罗庚初中毕业,父亲又犯了难:一方面,他希望儿子“学而优则仕”;另一方面又有所顾虑,如果送他去省城读高中,经济负担太重。此时有一位亲戚提供了一个信息:教育家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费全免,只需要付食宿和杂费。结果华罗庚被录取了,进入该校商科就读,相当于现在的中专。
  那一年,16岁的华罗庚与同城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婚后第二年,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不得已华罗庚辍了学,回家帮助父亲站柜台。可是,华罗庚依然喜欢看数学书和演算习题。当时与华家的棉花店隔河相望有家豆腐店,每天天还没亮,豆腐店伙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点上油灯在看书了。
  开店营业以后,若是有顾客来了,华罗庚便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待顾客走了,他又埋头看数学书或演算习题。有时看书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父亲知道后气急败坏,骂儿子念书念得“呆”了。有一次他甚至把儿子的演算草稿撕碎。直到有一天,华罗庚纠正了账房先生的一处严重错误,做父亲的终于感到一丝欣慰。
  又过了一年,从巴黎大学留学归来的华罗庚中学母校校长看到华罗庚家庭困难,同时他又好学,便聘请他担任学校会计兼庶务。后来当校长准备提拔华罗庚,让他担任初一补习班数学教员时,不幸却接踵而至。先是华罗庚的母亲因病去世,接着华罗庚患上伤寒症,卧病在床半年,医生都认为没必要治了。最后华罗庚喝了一帖中药以后,竟奇迹般地活下来,但腿落下了残疾。
  那时候华罗庚尚不满20岁,腿疾更坚定了他钻研数学的决心。当时上海有一本综合性杂志《学艺》,刊登了苏家驹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其内容与一个世纪前挪威数学天才阿贝尔建立的理论是相悖的。
  华罗庚当时虽然不知道阿贝尔,却很认真地拜读并琢磨“苏文”,发现其中有一个12阶行列式的计算有误,遂撰文陈述理由,否定了这一结果,并寄给上海另一家杂志——《科学》。该刊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发表了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从此他的命运改变了。
  清华大学订有《科学》,读到华罗庚的文章,算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非常高兴。恰好同事里有个金坛人,对这位老乡有所了解,告訴他华罗庚通过自学,数学钻研得已经很深。熊庆来经与系里同事商议,并获得理学院院长的同意,邀请华罗庚来清华担任助理员。从此,华罗庚迈出了成为数学家的关键一步。在清华,他结识了先期抵达的陈省身,两人共同翻开了中国数学史的崭新一页。
  (杨子江摘自《数学的故事》 图/槿喑)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历是一个美丽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12%,平均寿命男73岁,女78岁,实际老年人超过200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最近,我们有幸访问了澳大利亚的11个医疗卫生单位,较详细地了解了澳大利亚政府为解决老年人的医疗、康复、生活问题所作的种种努力。    大力发展老年医学事业    澳大利亚的老年医院遍布全国,仅维多利亚州就有17所,每所病床在100张左右。病人来源1/3由有关医院转来
在中国,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并称“三小球”,三小球运动的职业化搞了许多年,然而,当我们轻轻擦去乒超、羽超脸上的职业化胭脂,会发现,女网才是唯一跟世界主流价值全面接轨的体育项目。而接轨的过程,是30年。30年的起点,是1982年的“胡娜叛逃事件”。从当年“叛逃的胡娜”到如今“叛逆的李娜”, 女网折射出中国体育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国女网在经历了30年的沧桑变迁后,也终于让中国体育触摸到了真正职业化的
2015年7月,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革命老城——南昌,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赛项中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比赛分两天进行,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强度很大。教材的陌生、时间的紧迫,对每位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一次教学基本功和新媒体操作能力的考验。  决赛公平、公正,当场公布赛题,小学语文的赛题是人教版第九册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的教材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语文课程标准是统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首疾之一,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改进,临床肿瘤治愈率虽呈日趋提高之势,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一种与传统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和中医疗法相比更具高效、低毒和特异性强的抗肿瘤制剂问世。  长期以来。人们对病毒致癌已确信不疑,认为病毒的某些基因可导致细胞内原癌基因激活,终致细胞癌变,这是肿瘤发生的一种学说,并已在某些实验中得到证实。现代
波兰物理学家英费尔德在《回忆爱因斯坦》一文中写道:“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生与死的区别,似乎仅仅在于能不能搞物理。”另一位物理学家波恩在《谈谈与爱因斯坦的私人交往》一文中,曾谈及他访问了重病刚愈的爱因斯坦。他写道,爱因斯坦心平气和地谈论死亡,我问他是否怕死,他说,“不怕,我觉得一切生灵十分和谐一致,个别的生灵开始和终了,生命之树上的叶子这片落下,那片长出,难道这值得忧惧?看不出有这种必要。”  由此使
杨跃进  受访专家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會心血管病委员会和老年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等,曾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医疗成就奖和全国优秀论文奖8项。擅长冠心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心室重构的防治和心功能的保护、心力衰竭的防治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技术等。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重
什么是“孤独感”呢?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就是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确切地说,孤独感可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感和内在的孤独感。  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此外,中年不幸丧妻,遗孀凄凉度日,老处女的落寂心境,以及多年漂泊在异乡外地的天涯倦客,私生子的孤苦无靠,或某种原因被人类社会遗弃,与人类社会隔绝的人,他们所感受到的孤独,属于外在孤独感。这是一种机缘性的、具体的、浮在表层上
笔者是中学校医,每天要和许多12~18岁的青少年学生打交道,其中既有因病来要药的,也有外伤来包扎的,还有的是前来求医咨询“奇病怪症”的。如最近就碰到一个:  她叫李小萍,今年15岁,是初三学生,她羞涩地说:“我初涉人生,年幼无知,对许多现象既想知道,又想不透、看不透。比如,为什么中学的男生对女生会表现出不同以前的态度,还因人而异。好者大献殷勤,不好者则话都少说。我的一个老邻居、小学时的同桌就是这样
“返巢族”是继“啃老族”之后兴起的一个新群体,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因为不能及时适应社会而重返家庭,不找工作,很少与外界接触,其经济来源仍来自家庭。  “返巢族”表现为害怕承担责任  “返巢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害怕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工作;害怕承担家庭责任,不成家。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但也有特殊情况。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里,最大的“啃老族”竟然有42岁,没有工作,没有成家,每天只待在家
90年代第一个春节前的小年夜,江南名城无锡的某一个农贸市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忙着购买年货,准备过年。突然间从个体肉摊处传来一片呼叫声,人们神色紧张,纷纷逃离现场……人群散开处,只见个体肉摊摊主右手持砍肉刀,神情木然地站在那里,刀上、身上和地上到处都是鲜血,旁边躺着两位满头是血的男子。在这关键时刻,一位男青年将自身安全置之度外,冲上去将凶手紧紧地抱住,这时周围的人上来帮着夺凶手的刀,并将其扭送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