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集合”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课本中的问题也称为“重叠问题”。集合思维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让学生利用直观图求出参加两项比赛的总人数。本例题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接着呈现了两组学生讨论的情境图。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可以发现:有的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项比赛的关系直观地表达出来,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参加了这两项比赛,所以计算总人数的时候只能计算一次。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这两项比赛的人员组成情况。教材呈现了一个空白集合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如中间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左侧是只参加跳绳而不参加踢毽的学生,右侧是只参加踢毽而不参加跳绳的学生),再在不同位置填写上相应的学生名字。最后,再让学生列示求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渗透多種方法解决重复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重难点
  1.重点
  理解重叠部分。
  2.难点
  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观察法、引探法。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信息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顺利进入了电影院。
  2.提出问题
  这是为什么?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独自思考,自由发言,说出猜测的各种可能性。
  预设①学生说出:爸爸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
  教师活动:(加以表扬)太对了,同学说到既…….又……,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集合问题有关,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后更能轻松地解决集合问题。【导出板书课题:集合,接着板书(在黑板上写出关联词:既…….又……)。】
  ②学生说不出。
  教师活动:这个问题和今天要学习的集合问题有关,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难题。(导出课题:集合。)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整合。】
  (二)互动新授
  1.教学活动一:“猜拳”游戏
  师问:好的,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那我们接着玩小游戏好吗?
  生答:好。
  师:那我们先来玩“猜拳”游戏,老师先请4名种子选手上台来玩“猜拳”游戏,两两选手为一组进行猜拳游戏,两组胜出的同学又进行猜拳游戏,并产生一名冠军选手。
  活动设计:教师先请上来的同学中的4名同学(每个大组选一名)进行“猜拳”游戏,两两进行猜拳活动,两组胜出的同学又进行一次猜拳活动,产生一名冠军选手接着玩“抢椅子”游戏。【师在第二块黑板写出参加“猜拳”游戏的名单。】
  2.教学活动二:“抢椅子”游戏
  师:这位同学真棒,可以继续玩下一个游戏。好的,我们接着玩“抢椅子”游戏,老师还需要两名种子选手上台和他一起竞争冠军。我们进行两局比赛,先从3人中淘汰一人,再从两人中产生一名冠军。
  活动设计:摆好一张椅子,让三名同学围着椅子进行两局“抢椅子”游戏,每局淘汰一人,最后只剩一人获胜。【师在第三块黑板写出参加“抢椅子”游戏的同学名单。】
  3.指名让学生说说总人数的算法
  师:那我们该怎么进行列示计算总人数呢?独自思考,老师请同学说一说。
  预设:4+3-1=6,4+(3-1)=6,(4-1)+3=6,3+1+2=6等。
  让学生通过图示与算式结合进行表达,感悟多种集合知识。可以让学生在维恩图上指一指它们求出的是哪一部分,体会并集;指一指算式中每一步表达的是哪一部分,如“3-1”和“4-1”,体会差集。
  【设计意图: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复问题的意识,再次让学生巩固在算总人数的时候应该减去重复的那一部分。】
  若第一环节没有解决脑筋急转弯,则在此后快速解决。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04页“例1”。
  教师活动:读题目,梳理题意(已知、问题),强调书上是用连一连的方法,请学生接着连完并将书上的集合圈补充完整,要求同学们列示完成题目。
  2.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先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然后再填写,集体订正。
  补充问题:现在小兔子说:“我是⑾号,该在哪?”请同学回答。
  3.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找出重复的部分,并列式算出总人数。
  【设计意图:达到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合的知识,还会运用集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1.SEFC Book 6 教学内容:必修 阶段性词汇学习方法探究 (见文末)  2.教材处理  这是一堂笔者根据新的課程标准 ,结合本人对词汇教学方法的实践积累和思考进行设计的一堂探究课。该课创造性地选择了授课内容,对使用性较强的词汇方法进行了整理与补充,改变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实验和探究。  二、学情分析  笔者的授课对象是属于三流水平的一个互
期刊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國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在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根据五个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材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在点滴中渗
期刊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  (一)教学内容  1.复习引入环节  观察二次函数图象,提取有效信息,识别简单的数学符号,并能说出这些符号的意义,能够由数学符号和数学式子转化为点的位置关系和线段的长度。  2.新课讲授环节  求二次函数表达式,用“五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象,识别数学符号和数学式子的意义,从解决一条运动直线的问题到解决两条运动直线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新学期开学初,我发现小赵情绪低落,课常上经常开小差,不停地转动手里的笔,坐姿不雅,左顾右盼,跟同学说闲话,若同学不理睬他,他就会发脾气,严重影响他人学习;小赵课后没有依时完成作业,严重影响了成绩的进步,可他满不在乎……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帮助他走出困境,找回信心呢?  二、查找孩子后进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心理因素的
期刊
一、语文学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从家庭因素来讲  首先,有些父母的素质水平低,不能正确指导和教育孩子。其次,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稍作观察,不难发现,有相当多的人为了生计,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看管,自己出去打工。众所周知,老人对于自己的孙女一贯溺爱,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对于孩子疏于管理。有些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爱不够,也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  2.学生的内在因素  (1)缺
期刊
一、主动请缨,直面挑战  2017年九月,我主动请缨到红果彝族乡支教。来到红果彝族乡中心校,学校安排我担任六年级三班的辅导员,承担“语文”“生命·生态·安全”“学校课程”“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我从班主任处了解到:六年级三班来自更偏远的红泥村小,绝大部分学生家住白沙沟村(一个由凉山州各县盲流至此的村民组成的自然村),长期以来,村里毒品泛滥,艾滋病时有发生,家长中吸贩毒人员较多。全班24个学生,其中
期刊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既要健康又有文化。联合国世界组织曾经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的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  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来要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将是我们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的
期刊
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整体实施。 改革方案力图打破“一考定终身”,从仅凭高考单一分数录取学生的浅表层次公平转向基于对学生综合评价的内涵层次公平。而学生选择的拓展性课程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部分,拓展性课程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再次强调了拓展性选修课程的重要性。拓展性课
期刊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理解图形的各条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图形不变形的道理,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
期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变化最直接的考查方式,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量,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也是难点。考试中如何快速准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呢?配平是关键。高考题中的方程式可归为两種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下面以近两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为例阐明高考试题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遵循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进行书写。开始答题并不需要写出所有物质,先找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