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翁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阳祝村有祝翁者,年五十余,病卒。家人入室理縗经,忽闻翁呼甚急。群奔集灵寝,则见翁已复活。群喜慰问。翁但谓媪曰:“我适去,拚不复还。行数里,转思抛汝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不如从我去。故复归,欲偕尔同行也。”咸以其新苏妄语,殊未深信。翁又言之,媪云:“如此亦善。但方生,如何便死?”翁挥之曰:“是不难。家中俗务,可速料理。”媪笑不去,翁又促之。乃出户外,延数刻而入,绐之曰:“处置安妥矣。”翁命速妆。媪不去,翁催益急。媪不忍拂其意,遂裙妆以出。媳女皆匿笑。翁移首于枕,手拍令卧。媪曰:“子女皆在,双双挺卧。是何景象!”翁捶床曰:“并死有何可笑厂子女见翁躁急,共劝媪姑从其言。媪如言,并枕僵卧。家人又共笑之。俄时,媪笑容忽敛,又渐而两眸俱合,久之无声,俨如睡去。众始近视,则肤已冰而鼻无息矣。试翁亦然,始共惊怛。
  (选自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本文寥寥三百字,写出了一个很完整的故事,而且波澜起伏:死而复生,生而复死——老夫妻双双并枕而死;子女匿笑,共笑,而终于惊怛。令人惊服的是,这里写出了两个相当生动的形象:祝翁对老伴一片深情,怕自己死了以后她在子女手下日子不好过,殷勤地约她同行,态度则不免有点急躁。祝老太性格温厚,甚至还有些腼腆,她对老汉很体贴很迁就,虽然行动似乎并不得力,但她的思想与老汉是相通的。她认为一道死去“亦善”,只是觉得不大容易忽然就死,更不赞成公然“双双挺卧”罢了。这老两口实在都很动人。
  作为陪衬的是他家的子女,虽然作者对他们无一贬词,但看样子不大像孝敬父母的人物,至少祝家两代人之间有着很深的“代沟”。祝翁复活以后跟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却对老伴说“抛汝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这是何等沉痛的话!他们听了不去深刻反省,还有心思来笑!这样的两代人之间必有问题。他们一笑再笑,正说明老翁约老太太同死其实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而非忽发奇想。封建社会奉若神明的孝道被撕得精光,作品的发人深省之处正在这里;就是在今天,祝翁那几句话听上去也还惊心动魄,值得引起深思和反省。
  明明是一个内涵甚深的悲剧,小说在表面上却洋溢着很浓的喜剧气氛,笑声不断。这是大手笔的风度;唯其如此,作品虽短小,容量却不小。
  小说里祝媪也在笑,那是吃惊和不好意思;和子女们的近乎毫无心肝大不相同。作品最后写老太太“笑容忽敛”,真所谓神来之笔,既合于生活的逻辑,也使得作品的主题归结于严肃;读者至此也不得不“笑容忽敛”,转入回味和思考。
  像这样精彩的超短篇,《聊斋志异》一书中还有不少,不可不读。近人论《聊斋》往往比较重视那些篇幅较长的作品,似有所偏。清朝人冯远村《读<聊斋>杂说》云:“《聊斋》短篇(微型小说),文字不似长篇(短篇小说)出色,然其叙事简净,用笔明雅……虽不大为着意,然正不致遂败人意”,颇有见地。有一点创作经验的人都明白,成批推出的微型小说要写得“不败人意”殊非易事;还能让读者思考玩味,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其他文献
看到“雨韵”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了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的影片《雨》。那部纪录短片没有任何情节,只是以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为背景,记录了下雨的整个过程,各种富于造型美的画面被剪辑成了一曲大自然的视觉音乐,在那部短片中,尤里斯·伊文思强调影片的记录功能,只是呈现出雨的外在形式美,而杜绝介入人的主观情感。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雨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是诗人墨客频频观照的对象,但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物
期刊
记忆里,只有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我才感觉到与春天真正挽手。那时,槐树蓊茏葱郁,枝叶婆娑,那垂挂于枝头的槐花,似串串珍珠,点缀于青枝翠叶间。风摆枝条,那静雅的花束,如串串铃铛,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颇具诗意。这是置身于都市的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  少年上学时,沿着扁担河走。河畔,是一排老枝横虬的槐树。春日,槐树枝叶浓密,枝桠四周张开,树冠如一绿色巨伞,遮掩着半边河水。上学时,头顶一树槐花,缕缕槐香送
期刊
《木偶戏》是一篇写得非常精细的文章,词藻繁复准确,并且因为想象力的融入而新意迭出,像作画中的工笔细描,一笔一笔毫不马虎,步步到位,色彩、动作、表情、场面,无不再三说明,描绘,兼之以贴切生动的比喻,说了又说,描了又描,让人想起色彩堆积雍容华贵的牡丹,而非寥寥几笔的黑白写意兰花。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家乡的木偶戏,戏来时欢笑的孩子、欢笑的村庄,热闹、喧嚷、沸腾的生活之流。是木偶戏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带来了生机,
期刊
我曾在一所中学代过两星期的语文课。  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他们眼中的纯真与无忧时常感染着我。我喜欢看他们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喜欢听他们口中蹦出来的一个个时髦词儿。他们是物质上富裕的一代。他们的精神世界由此也多了些乐观、开朗、蓬勃向上,  只有一个孩子与周围格格不入。  他叫韦春。  我注意到他是在一次课间。我去教室找语文课代表雪飞。雪飞和几个孩子正笑得前俯后仰,而韦春则满脸通红。  什么事情?
期刊
背景搜索    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索洛乌欣(1924~1997),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1946年考入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草原之雨》。索洛乌欣集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于一身,创作体裁非常广泛,诗歌、小说、特写、散文,并在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学方面作小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翻泽作品拥有大量读者。早期主要著作是诗歌,有诗集《母鹤》、《手拿鲜花的人》、《生活在大地上》等。此后
期刊
鲁迅小说《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在文中,“我”面对祥林嫂所提出的灵魂有无的问题,共有六处“说不清”(不包括短工说的一处)。这向来是学生解读本文的难点之一。  有些人认为,“说不清”在文中本就没说清,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去探究它们的含义,因此避而不谈;还有的人概而言之曰“说不清”是“我”有意识地不说清,是“我”怕“负若干责任?的含混之辞,表现了“我”对祥林嫂摆脱封建桎梏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
期刊
明代中叶,统治文坛的是前后七子。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卑视当世,盲目崇古,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恶劣影响。到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对复古派“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李开先昆仑张诗人传》)的文风大加鄙薄,主张继承南宋以来推尊韩柳欧曾王苏古文的既成传统,提倡唐宋古文,因而被人称为“唐宋派”。这个文学派别实际是作为前后七子的反对派而出现的。  唐宋派
期刊
《光阴》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抒情散文,全文仅六百多字,却韵致深厚,耐人寻味,体现了赵丽宏散文清丽的语言风格。按照“整体感知——披文人情——品味语言”的阅读步骤,我们可以从这一短文中得到深刻启迪,并可体会其写作技巧的精妙之处。  纵观全文,作者以“光阴”为题,以“他”这一人称指代时间,以人格化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在赵丽宏笔下,时间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被赋予了生命。“他”发出了脚步声,“他
期刊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鸟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鴫罗者,寥廓已高翔。  谢跳(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世称“谢宣城”。与谢灵运同族,又称“小谢”。他和沈约等人
期刊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