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驱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驱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对“培养什么样的本科人才”的理性思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
  关键词:创新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25-02
  一、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自从1999年提出创新教育以来,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模式的固化,高校在创新教育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
  (一)办学理念不明确
  当前,很多高校都偏重综合化、研究型上,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贪大求全。如有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国家情怀、担当精神、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这些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往往强调严格管理,束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规划上往往强调“时效”,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功利性;在方向引导上往往自相矛盾,导致办学焦点模糊、教学资源分散、师生思想困惑。
  (二)教育思路不清晰
  高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均围绕九大人才特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校之间相互“借鉴”“模仿”,人才培养方式趋于“雷同”。如课程体系设置上,虽然经历几十年改革创新,仍沿袭专才教育的基本模式,导致教育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则存在学习内容过细和重复的问题,虽然单门课程修改完善较多,但是站在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才的知识结构合理化上考虑得较少。
  (三)培养定位不具体
  尽管高校在学生培养目标表述上各有不同,但重点强调的一些人才特征却存在一致性。经统计,有58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提到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勇于创新”,相比之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则各具特色,如剑桥大学注重“学习力”,致力于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力;伦敦大学则着眼于学生未来,提出“将学生培养成为引领者”。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反映了高校在建设培养精英人才方面还不够自信,自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价值。
  二、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努力的方向
  当今,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推动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
  (一)要激发学习动能
  高校要为学生创建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学习有更加宽松的自由度,只有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鼓励、支持学生多研究探索,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思考,才能充分增强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
  (二)要浓厚创新氛围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起谋划,共同推进。从学校顶层设计、政策方向引导、资源调配运用等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开设名家讲座、学者论坛、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学术沙龙、知识竞赛等,不断充实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参与中融入,在参与中转化,在参与中成长,形成厚重的人才培养环境。
  (三)要拓宽培养视野
  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偏安一隅,闭门造车,要拓宽眼界、放眼全局,要多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构建多元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让大学生感受前沿知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育中心,支持开展技能大赛和创新竞赛,让学生真实感受最前沿的创新气息。
  三、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具体的措施
  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探索多年,但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全面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保障体系。
  1.加强专业改革
  以办学定位、學科特色和服务面向为基本依据,加强课程教材、实践载体、教学团队建设,深化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培养方式改革,合并相近专业,突出重点专业,真正使学校专业体系符合高校特点。
  2.优化专业结构
  注重吸收当今世界新的研究成果,紧盯社会发展需要,健全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自主权,每年对就业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建立专业预警与调整机制,实时根据学生就业情况调整专业,确保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3.推动体系建设
  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构建共享开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材体系。从创新课程组织、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入手,积极引进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加强教学资源和系统共享制度建设,确保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广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推行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特点建立不同培养体系,确保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做到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真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有动力、思维上有拓展、创新上有观点。
  (二)拓宽研学途径
  高校应大力拓展学生学习路径,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本、面向大众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严格把握原则,要勇于打破搞科研只面向少数优秀本科生的观念制约,确立其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全过程的自主研学之路,提升学生研学参与度;要科学制订方案,一方面,对入学新生采取通识培养,提升人文素养,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多种个性化课程,满足自我成长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进入高年级的学生,量身打造发展路径,通过参与各类科研训练、学习第二专业和选修就业创业课程、参与创业项目建设,为提升创新能力打牢坚实基础;要完善运行机制,从过程规范引导、必修学分要求、评价政策激励、文化环境濡染出发、组织条件支撑,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与学分赋予办法,实行严谨的全程管理与跟踪服务,采取鲜明的精神激励与文化引导,确保学生既达到研学训练基本要求,又能发挥兴趣特长。   (三)搭建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状况来看,学生听的多、看的多,而实际动手的机会却很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锻炼。要加大基础投入,积极探索学校、科研单位、工厂企业三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自建和共建等方式,加大合作研究中心、校企合作训练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平台建设与学生培养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全面接受专业教育、科研训练及实践训练,通过这种联合体和项目取得双赢,高校从企业聘用科研人员,大学生去企业实习,提高实践技能;企业的科技人员到大学进修提高,大学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部分学生直接到企业就业等,实现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双赢。要借助外部力量,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产学研驱动、导师带动下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攻关,广泛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素质营造环境氛围,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竞赛、讲演、社团活动、演出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学术和文化生活。要搞好项目对接,积极对接国际教学理念,要了解国际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拓宽学校的办学空间、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实施能力拓展计划、科技创新计划、科研资助计划、创业培训计划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增强创新意识。
  (四)健全制度机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培养机制。要创新培养模式,针对高校自身建设实际,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软实力。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多层面办学。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手段,建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定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特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期、分批将学生送至科研院所学习交流。灵活课程设置。以学科、专业基本知识架构和前沿发展趋势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院校培养模式,重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新建学科前沿课、交叉课和就业创业课,为学生选择不同发展路径提供更多课程资源。注重拓展实践教学,通过向学生开设与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统计分析、人际关系处理水平的系统工程、公共关系、领导科学等课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完善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弹性学制、跨院系选课、缓修、缓考等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配套管理制度,使拥有课程、专业、发展路径自主选择权的学生成为改革的主体和发动机,形成自下而上推动教师、院系和管理部门变革的动力机制,改变以往改革单纯依赖自上而下行政驱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巍,王声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大学”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2]李美洁.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就业能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10).
  [3]金泰來.独立学院优化育人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4]李兵、赵国英.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5]俞建光.高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探[J].江苏高教,2013(6).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黎柱成号栋石、鼓山雨梦轩主。1958年生于广东中山小榄。2004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现为广东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山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家黎柱成把
湖南科技大学是2003年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两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是一所涵盖理、工、文、史、教、法、管等八大学科门类的
[摘要]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对于中学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感到头痛。本文试图就趣味记忆谈谈自己的做法,以供师生参考。  [关键词]历史知识 记忆法典 案例
北宋和南宋,都有个共同的社会难题,就是剩女多.rn照理说,剩不剩的,自得其乐就好,与旁人无关.问题是,宋代的剩女们之所以剩着,并非自己选择的结果.剩女们个个都削尖了头,想往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兼具支撑部分的高韧性以及刃口部分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并且使用寿命长的切割部件,从实际作业过程中的特点出发,针对过去切割部件技术设计中的不
读吕章申的书法作品,似品秋菊,清照脉脉。他书写的经文、诗赋、偈语、警句、短章,无不表现出所书内容的语境之“闲”。书法从文从心,吕章申研修书法,正是从哲学精神上、从人
摘要:社区作为社会的最基层单元,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对学生德育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珠海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参考国内外文献,分析和论证怎样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通过有效地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助力珠海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关键词:文明城市 学校德育 社区教育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
劳模是时代的领跑者,也是一面鲜明的旗帜,我很荣幸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一颗小螺丝,我们可以从点滴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通过分享我的成长史,希望可以为更多青年职工指引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情景和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因此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氛围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情景创设 发现规律 思维能力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也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而要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 个性化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