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下的脚步声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城的严月,也不比北方温暖多少,伸出袖筒的手同样会让寒风咬得生疼,屋子里更是干冷极了。尤其是日落以后,这一分寒冷,更是“雪上加霜”。每到这个季节的傍晚时分,位于青溪与秦淮汇流处的淮青桥附近,那里的居民,就常常听得见一阵阵纷乱沉重的脚步声响起来;脚步声是由三四个人混合奏响的,由那主人吴敬梓寓居的秦淮水亭里响出来,一路朝着南京城南门的城墙而去。
  是的,那脚步声里透着太多沉重的无奈,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是浪漫的、诗意的(因为吴敬梓等人行走在路上,唱过歌,吟过诗)。这显然是写作者的臆想。大概他们以为,作为文人的吴敬梓,和他身边的那些个文人雅士,一定每天都应该是浪漫的、诗意的。然而,历史却不是这样。那时候的吴敬梓一贫如洗,有时常常缺油断粮,连填饱肚子都困难重重,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沽酒取暖,围炉小坐?于是,吴敬梓只好邀上几个友人,走出秦淮水亭,走向位于南京城南方的城墙,一路徒步行走,只是为了能走出一身热汗,走暖冷得不是滋味的两只脚。这是当时贫穷的吴敬梓和他的朋友们,最好的,也许是唯一的,能够让自己寒冷的身体暖和起来的方法了。不是也许,事实上正是这样的。事后吴敬梓曾十分风趣且无奈地将这一段生活,称为“暖足”。
  当时,经常与吴敬梓徒步“暖足”的有:江宁年青诗人严东有、徽州盐商程晋芳。程晋芳虽说是当时的大盐商,但却酷爱诗文书画。用现在时尚的话讲,是个“文化商人”。对此,程作过这样的文字记载:“壬申春,就试金陵,敏轩(吴敬梓字敏轩)偕东有来访。其气凝以深,叩所读书,无不有。索所为诗,则谦让不肯出。独爱余诗,为作骈体序千余言。风晨雨夕,吾三人往来最密也。”
  不错,他们暖足的一路上,也时常会吟诗、歌唱、说笑。可是,这些依然与诗意、与浪漫无关。挨饿受冻的人哪来的这种心境和情调?所以,一读到有人诗情画意地描写吴敬梓于南京这个时期“诗情画意”的生活,我就会一闪念想起时下的某些矫揉造作的小资文章。真是满纸的“虚情假意”!难怪读者不堪卒读。
  吴敬梓在南京的那段岁月,其实是清苦的。正是这清苦的岁月,有助于他更加清醒地读懂自己生活的那一段历史与人生,写出了千古不朽的经典名著。
  作为吴老先生的皖籍乡人,对老先生的敬慕之情,常让我的心里暖暖的。
  每每偶读这段历史,或去南京出差、旅游时拜谒吴敬梓的故居,不由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双足也会蓦然间冰寒木然得难以名状,就会既天真又幼稚地想:那时候秦淮水亭里要是有一台空调该多温暖呀!即使只有一个烈烈燃烧的火炉也是好的呀!现在细细想来,这实在是一种太浅薄的同情和感情了。倘若吴老先生那时的生活是富足的,真是有了这样优越的环境,也许我们就读不到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儒林外史》了。
  是“也许”吗?
  文学与人生的意义实在让人琢磨不透——这大概便是她们的魅力所在吧!
其他文献
导言哈特(1907—1992)无疑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理学家之一。颇具传奇色彩的是,哈特在开始他学术生涯的初期研究的不是法律,而是哲学。哈特的主要方法论来自牛津大学哲学系当
在鲁苏交界的大运河西畔八里处,有条被当地人称为东运河的大运河支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条河西岸堰上的洋槐树林就被很好地保护起来,无论参天大树,还是刚出土的树苗,一
我去买个西瓜。赵末说。赵末从沙发上站起身时,电视里正在播本地的天气雨报:今天夜里到明天,晴间多云,风力二级,最高气温39度,最低气温30度。女播音员穿着西服,好像她并没有
在欧洲街头,绝大多数街头餐厅占地面积都很小,哪怕好口碑的餐馆生意火爆到要提前两周订座,十几年来也从不扩容,面积大的百来平方米,面积小的只有30平方米。这么狭小的空间想放下更多的座椅,只能拼命缩小餐桌的面积,茶几大的饭桌就出现了。好在欧洲人吃饭只吃三道菜,而且都是一道吃完了撤盘子,再上另一道,迷你餐桌也勉强够用。  这么局促的餐位,带来的好处是,让约饭的双方贴得那么近,面对面,就能在闪烁的烛光下看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的童年有好长一段时光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威海市田村镇刘家疃村一个叫里口山的山坳里,那里周围基本上都是陡坡和山壑,不适于种田,却适于种植果树,所以那个山上有许
这是一首成诗于2007年的诗歌,这首诗有一个特定的地域——敦煌以西,这是我生活的地方,无比荒凉,却充满了诗意。在这块土地上,无数的诗人马上建功立业,笔下滚动惊雷,到了我这
法律论证理论是在承接古希腊先哲的修辞学、辩证法和实践哲学思想之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20世纪中后期语言哲学、解释学、逻辑学、修辞学、语用学、非形式逻辑、对话理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有了兴趣,将会事半功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一是语文这门课在培养兴趣上大有文章可做,二是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健全审美趣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