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观:历史教学的“领航灯”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观是史学研究的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近几年来,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研究历史成为历史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所以,高中历史教师的必修课之一,就是要多了解相关史学理论知识和史学研究动态,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利用新的史学观念优化教学。如果把高中历史教学比作一艘正在前行的航船,那么新史观就是照亮它乘风破浪抵达胜利彼岸的“领航灯”。下面,笔者就新课程下如何利用新史观优化历史教学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以便专家、同行批评指教。
  一、认识新史观,整合教材
  长期以来我们以革命史观解释历史,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文明史观不同于革命史观的视角,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来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化。文明史观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除此之外,社会史观、生态史观也是学术界流行的观点。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基本上采用了文明史观的视角,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三方面组织专题,其中近现代史内容主要体现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不过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种模块专题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教材重复的问题,但也破坏了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合理的学科体系已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以新史观为思维工具,重新整合教材。
  如把现代经济专题的内容整合: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社会转型的不适应,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动荡。现代世界正是在这种动荡中实现了适应性的调整。苏俄(联)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变革是现代化突破性进展的两大表现。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殖民体系的瓦解,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展和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其突出的表现。
  二、渗透新史观,巧设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历史复习中,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统领教学,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如在复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提问:“中国近代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区别?”理解这是一个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是政治文明发展的表现,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联系刚学过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问:“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是向谁学习的?”启发学生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的思想,理解近代民主是西化的产物。接着继续提问:“西方近代的主权在民思想、议会制度等形式是从哪里学来的?”学生很快就能联想到雅典的民主政治这一块,这样就可以乘势复习雅典民主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雅典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摇篮。又如复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内容时,可先提问:“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能侵略中国?”然后出示一张表格,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等方面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以英国为代表)进行对比,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
  三、活用新史观,重释历史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新史观就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如对中国近代设立通商口岸的阐释:从现代化史观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从全球史观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史观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从社会史观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又如评价孙中山:在革命史观引领下,根据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可得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结论。在现代化史观引领下,根据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得出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的结论。在社会史观的引领下,凭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剪发辫、改称呼等社会改革措施,可得出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的结论。在全球史观的引领下,根据辛亥革命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孙中山从事的国际性活动,可得出孙中山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的结论。
  四、关注新史观,研究高考
  由于新史观的出现,不仅使新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且也导致了新课程历史高考的变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著名高考命题专家刘宗绪先生就反复提出,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历史,并将其确定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已明显受新史观的影响。历史高考积累了一大批经典试题,这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在复习时应加以有效的利用。我们可透过试题内容的变化,更好地把握复习重点以及重要史观的核心所在;利用试题使用过的材料,提高学生阅读和解析材料的能力;利用已考过的文史常识题,帮助学生积累文史常识。同时,通过选择或设计与新史观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适当训练,并且在讲评时加以分析,把新史观的基本观点、应用方法与实际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新课改中,把新史观引入中学历史教学是时代的客观要求。教师只有点亮新史观这一“领航灯”,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教学方向,对教材内涵才能正确领悟,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才能最终走向成功。[L]
其他文献
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历史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教学效果。  一、通过联想加深记忆  在复习中,把有机联系的中外历史现象归纳到一起,通过对比分析,可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这里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
近两年通过对本校和兄弟学校个别教师的随堂听课,笔者明显感觉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的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下面笔者就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做粗浅的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要明确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切不可断章取义,更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
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是指蒙古族妇女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观点、信念的精神成果,是维护社会道德风气和道德关系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勇敢顽强精神、自主平等意
提出了一种资金成本率的动态计算方法──内部成本率法,这种方法不但揭示了资金成本率的数量特征,而且能够适应筹资方案和筹资条件动态变化的需要。文中运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债券
利用195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统计数据,运用C-D函数和珠网理论分析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对其播种面积的影响,能够得出结论: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投入有显
我国出境旅游需求不断增加,国际旅游市场巨大,既有国际旅客列车没有协同考虑运输组织与旅游方案,铁路国际旅游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为拓展铁路国际旅游市场,亟需设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肾脏肿块患者,均行
成为自主发展型的教师,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主动地学习和努力,而且需要不断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机制与制度。为此,探讨自主发展理念
以工程实例和有限元理论相结合,运用理正岩土软件,详细阐述了对土石坝进行建模、加载、求解等具体环节的过程,通过对实例的渗流分析计算和边坡稳定计算,了解了大坝的安全度,为水库
民族问题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和各主要诸侯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周王朝为处理民族问题,既提出了一般性原则和方针;又针对各诸侯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措施。各诸侯国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