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忘了她是谁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严歌苓从对历史的审视转向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从《老师好美》中丁佳心的悲剧可以看出,严歌苓对于高考、对于社会、对于人的冷静思考。丁佳心的故事触动着所谓的道德底线。丁佳心作为理应理智的成年人,却做了并不理智的事情,这可能是人们对她质疑的关键原因。但如果暂且收起所谓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用一种平等客观、宽容冷静的态度去审视丁佳心,我们就会发现她的可怜。正是丁佳心复杂的社会角色与当下道德和价值标准的相背,以及她的不断深陷,造成了她的悲剧。
  关键词:社会角色 道德价值标准 悲剧
  在《老师好美》中,高考不仅是一个现实性问题,更是一种既定的社会背景。高考成为背景后,丁佳心、刘畅和邵天一的形象与人物关系便更为复杂。丁佳心没有正确处理好自己所扮演的若干社会角色的关系,以至于违背了社会道德与价值标准,进而导致了她的悲剧。丁佳心究竟扮演了哪些社会角色?她又是怎样处理这些角色的关系?她的处理方式如何使她一步步走向道德的悬崖,最终导致家破人亡呢?下文具体剖析。
  一、丁佳心的社会角色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唯一的,丁佳心当然也不例外。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人的责任、义务、情感、价值。一个人如何正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至关重要,一旦有了僭越或者失位,那一定会对自己、对社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丁佳心有三种比较明确的社会角色:老师、母亲和女性。
  (一)老师 丁佳心是一个好老师,我们必须承认,她的教学能力很强,教学方式很有一套,可以说达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她对于学生的热爱,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是很多老师都比不上的。她知识渊博,工作执着认真,她教课尝试了很多方法,许多学生都喜欢她的课。然而,她又不是一位好老师。她不是不配当老师,只是不适合当老师。她关心热爱学生,但并不懂得把握对学生关心的分寸。她不会掌控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学生和老师应该是朋友,但也不能完全忽视传统意义上师生的层级。她对学生们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邵天一和刘畅产生了错觉,以为那是爱情。尤其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更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情感的宣泄口。于是,误会就这样使他们一步步陷入了深渊。丁佳心作为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而且必须把握住学生内心的种种变化,但她却没有,也没有去采取措施,只是一味地想把这些误会尽量拖到高考之后。这恰恰是最错误的解决方式。
  (二)母亲 在学校之外,作者用大量笔墨写了丁佳心的家庭生活。丁佳心是一位母亲,而且是一位单亲母亲。这样一种身份,使得丁佳心的母亲形象更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也更有可以谈论的空间。
  丁佳心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叮咚,但她却没有给叮咚足够的母爱。叮咚很懂事,她能理解妈妈,只要妈妈能在周末陪陪她,她就很知足。丁佳心在处理与邵天一和刘畅的问题上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叮咚,以致叮咚最后选择了那个曾经抛弃她和妈妈的爸爸,就在叮咚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丁佳心的世界真正崩塌了。
  作为母亲的丁佳心是可怜的,这是一种母亲身份的缺失,也是存在感的崩塌。已经身心俱疲的丁佳心再也无力在这个世界徘徊,最后在身受重伤时,拨通110后自己又挂掉了。对于这个世界,她真的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三)女性 严歌苓能把女性最细腻、最真的地方表现出来,她曾塑造了许许多多真实丰满的女性形象,像多鹤、玉墨、冯婉喻、文秀等。丁佳心与以上这些女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善良、纯净、美好。可是,由于时代的不同,以及丁佳心自身的原因,使得丁佳心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女性形象。她被放置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上,一个特殊的体制中,一个道德与情感交叉的中心点上。她是会让所有人都产生好感的女性,但也恰恰是因为这样,她才一步一步“导演”了邵天一、刘畅和她自己的悲剧。
  丁佳心褪去了园丁、蜡烛、灵魂工程师的外衣,完全呈现出作为女人的一面。她的女性角色是显而易见却又隐性存在的,是在老师、母亲、妻子和女儿的共同作用下存在的。在此之外,丁佳心又以被抛弃的妻子、单亲母亲、与学生搞暧昧的女班主任、没尽孝的女儿、“狐狸精”等种种身份出席。
  二、她忘了她是谁
  全书的线索是丁佳心制造误会和努力救赎的过程。丁佳心和邵天一、刘畅的关系一直都以一种含糊不明的状态维持,她似乎一直在刻意地强调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然而她自己却又总是在打破这种关系。丁佳心时刻提醒自己是谁,可她却偏偏总忘了自己是谁,以至于使得邵天一和刘畅产生误会。发现刘畅已经杀死了邵天一时,她又开始了救赎之路。在救赎之路上,她最应该记得的是,她是叮咚的母亲,然而她又忘记了。
  我国现当文学史上关于女性救赎这一话题的讨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五四”一代启蒙型知识分子倡导解救女性和女性群体“救出自己”。这一思想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创作。他们探讨如何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桎梏中解救万千女性,让她们获得自由。同时,他们也呼吁女性主体寻求自身的解放。解救女性群体和“救出自己”构成了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主题。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样式中关于女性如何救出自己的主题长盛不衰,在这一时期中女性永远是被救赎的角色。然而,到了严歌苓这里,女性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她们不再是简单地追求自我解放和寻求别人的解放,她们开始以独立的姿态来承担解救他人的责任。这一点我们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中便可窥见一二。“结合严歌苓自身生活经历,她先在国内从军后去美国留学,现定居美国,一直着力文学创作,在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生活区都有很大的影响。丰富而独特的经历给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平台,使得她笔下的人物能够千姿百态。她写尽了不同时代背景、不同题材的女性形象,如果试图把她们归类,无一例外都是‘救赎他人’的角色。”①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严歌苓的作品是女性在长期的被救赎和自我救赎之后主体意识觉醒的代表。
  丁佳心一直在努力救出狱中的刘畅。她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老师的身份,却又以老师的身份去救赎,有人认为丁佳心是间接地在救赎自己。从丁佳心的性格来看,她是极其热爱学生的,而她与邵天一和刘畅的误会却是因她而起,但她仍以一个老师的姿态去引导刘畅摆脱罪名,说明她忘记了刘畅把她看作爱人这一事实。她并不在意自己的声誉甚至生命,说明她内心的指向是“救赎他人”,但她总是忘了她是谁,以至于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三、丁佳心的角色矛盾与悲剧
  (一)老师与母亲角色的矛盾 老师和母亲角色的矛盾在社会上是极其普遍的,很多老师为了学生,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虽然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矛盾,但这一矛盾却最终导致了丁佳心的绝望。叮咚在母亲出事之后就一直受到来自警方和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沉重的。然而,她的妈妈却又在此时为了学生把自己往监狱里送,这使得叮咚选择了跟随那个抛弃了自己和母亲的父亲。
  正是因为叮咚的离开,丁佳心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以至于最终死亡。严歌苓在这一矛盾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当然也引发了关于工作和家庭关系的反思。
  (二)老师与女性角色的矛盾 丁佳心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这一矛盾,使自己和邵天一、刘畅的关系暧昧不明。她对学生的关心已经超出了一名老师应有的尺度。处在青春期的邵天一和刘畅,关注到的并不是作为老师的丁佳心,而是作为女性的丁佳心。丁佳心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两个少年将之误认成了爱情。恋爱的少年经不起情感的分享与欺骗,终于导致悲剧。
  丁佳心作为女性的生活是不幸的,被丈夫抛弃,还要忍受丈夫的骚扰。邵天一和刘畅的确给她带来了安全感,她也无意识地对他们产生了依赖。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出于女性的本能。
  (三)母亲与女性角色的矛盾 丁佳心是一个单亲母亲,这本就是女性与母亲的一种矛盾。单亲母亲就意味着她既要扮演母亲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的角色。丁佳心没有做到让母亲和女性角色很好的融合。首先,她作为母亲的身份本就是缺失的。她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甚至还把学生带回家里来。其次,她被丈夫纠缠也使得叮咚在心理上产生了些许阴影。最后,舆论对她诋毁性的言辞使得叮咚彻底崩溃。
  丁佳心的种种角色充满了尖锐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恰恰又成了社会道德和价值标准评判的众矢之的。本就为种种矛盾所困扰的丁佳心,又被社会舆论重重挞伐,变得心力交瘁。社会角色的矛盾使得误会不断升级,丁佳心做出的种种选择又一次一次地激化着矛盾,最终导致了三人的悲剧。
  丁佳心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原型,但生活原型远不及作品所反映的问题深刻。在高考的背景下,优秀教师丁佳心在复杂的社会角色中挣扎,她力图让一切变得更好而不惜牺牲自己。正是在她各种社会角色的矛盾中,在她“好心”的驱动下,一首花季的哀歌被奏响。
  ① 熊延柳:《从“救赎他人”中“救赎自己”——论严歌苓的女性书写模式》,《电影文学》2009年第19期。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苦闷中的反思[J].台港文学选刊,1995(1).
  [2] 严歌苓等.王葡萄:女人是第二性吗?——严歌苓与复旦大学学生的对话[J].上海文学,2006(5).
  [3] 庄园.严歌苓访谈[J].华文文学,2006(1).
  [4]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兼具一定的实践技能。新课标的提出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顺应,学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的提升。其中,表达能力作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基本技能应在小学阶段得到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睡眠,已经不是我区分一天结束另一天开始的标志了。夜已经很深的时候,我坐上最后一班经过南迈阿密的火车,到南边去——南海海岸。   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的海域,有一片美丽的珊瑚礁,一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曾经是航海家的地狱。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海岸地区的船只从此通过,因为一股强大的洋流从这里经过,可以把重载的商船轻快地送往去欧洲的归程。珊瑚礁隐藏在水下,在夜航的时候对木质的帆船是致命的威胁,不断有船只在此遇难
姥姥的家在城郊,逐渐变大的城市已经延伸到这里。每当看到庄稼地建工厂、盖楼房,我就十分疑惑:没有土地种庄稼了,那我们吃什么,靠什么生活呢?   一个休息日,我哼着小曲跟妈妈来姥姥家,看见门口停着一辆装满沙子的大卡车。这是怎么回事?姥姥家刚盖的新房子呀,不会是又要建房吧?帶着一连串的疑问,我大步流星地来到屋里,只见舅舅正和卖沙的叔叔讨价还价:“我这回得用 好几车的沙,500块钱一车 吧?”“不行,让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要如何利用这最后、最宝贵的一天呢?首先,我要把一天的时间珍藏好,不让一分一秒的时间无端浪费。我不为昨日的不幸叹息,过去的已够不幸,不要再赔上今日的时光。   时光会倒流吗?太阳会西升东落吗?我可以纠正昨天的错误吗?我能抚平昨日的创伤吗?我能比昨天年轻吗?一句出口的恶言,一记挥出的拳头,一切造成的伤痛,能收回吗?   不能!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在等美好沁入心田。  ——题记   你可曾在喧闹,繁杂的世间寻过美好?若你不曾寻过美好,又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呢?  个人寻美好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如俏皮的三角猫在我的书桌前迈着猫步。   暖意瞬间在全身蔓延开来。桌上一本打开的书也散发着温暖的光圈。   行走在文字中,方能感受到独处的美好。我沉浸在迪伦与崔斯坦的荒原风暴里,陷入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题记精美,引人入胜。】  ——题记  校园在白花花的日光里显得一片死寂,忧郁的白云将这笼罩成一座寂寞的城。校道的香樟绿意盈人,清香四溢,但这些却使我感到空虚与落寞。  【妙用比喻,借景抒情,巧设悬念,引起下文。】  “二检”对我来说是“一劫”,成绩太糟。心灵总是无法跨越那道坎,抑郁与忧伤如春水一样悠长,如柑橘一样酸涩,才下眉梢却上心头。  【妙用比喻,写活忧伤
“开哥开哥!”他兴奋地抽下椅子放下书包,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我昨天晚上又吃银鳕鱼了!太好吃了!”   日暮,英语老师拖着长长的影子,踩着大地的脊梁踱进教室,铁青着脸:“英语口语谁还没测!明天放学前给我过来考掉!”话音未落人影却已不见。   “怎么办啊开哥?”坐在后面的他拍了一下我的肩,“我都还不会背!”我转过头,眼前是一张意气风发的脸,不对称的大小眼中却笑吟吟的,丝毫让人察觉不
摘 要:笔者在最近“腐文化”泛滥而导致同性恋族群的生存现状被过度美化或歪曲的社会背景下,重读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孽子》,审视作者笔下同性恋者真实的生存困境:“爱情困境”“家庭困境”,进而指出“腐文化”与同性恋文学不可混淆,更需警惕“腐文化”泛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腐文化 同性恋文学 耽美  随着文明的进步,同性恋不再是让人恐惧或避而不谈的话题。近年来,“腐文化”高调过市,无论网络文学还是影视作品
只要是羊,几乎都是攀岩高手,尤其阿尔卑斯羱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只見它们在山崖上走跳如履平地,即便直如刀削般的陡峭垂直山壁,它们也照样来去自如,上下跳跃。   生活在阿尔卑斯山的阿尔卑斯羱羊(又称阿尔卑斯野生山羊),天生就是爬山高手,不但走跳山路如履平地,即便遇到直如刀削、和地面呈九十度的垂直岩壁,或是相距数尺的山崖裂缝,它们也有办法上下爬跳、飞跃走跑、来去自如,让人忍不住叹服阿尔卑斯羱羊犹如
摘 要:本文以庐隐和丁玲(早期)两位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为例,通过对其文学文本的思考,从现代女性群体角度探究其书写过程中隐含的性别意识变化。从两位作家的作品入手,分别论述女性书写的开创性与矛盾性特点,进而分析在五四运动落潮之后,现代中国社会新女性面对的现实问题和产生原因,最后以五四前后女性书写的意义收束全文。  关键词:女性书写 庐隐 丁玲 同性关系 五四运动  一  19世后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