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再造指腹19例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工业的快速进展,手外伤的发生逐年增多,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尤其多见,一般患者均有保留指体的强烈愿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修复的方法越来越多。最为理想的方法是根据指体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尽可能重建手指的外形和功能。2005年3月-2010年5月,笔者收治拇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19例,均采用拇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进行再造,取得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高海拔与平原地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疾病谱差异.方法 在“中华创伤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7年军队医院收治的地方TBI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选择10所高海拔地区军队医院(高海拔组)和10所医院级别相同的平原地区军队医院(平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疾病谱差异.结果 高海拔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平原组(P<0.01);高海拔组患者年龄
目的 系统评价阿哌沙班与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检索不受语种限制,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3月,收集阿哌沙班与依诺肝素比
目的 回顾性探讨大骨瓣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在救治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 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周脑梗死面积变化;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d内脑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患者腹腔引流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sTREM -1)的表达及其对创伤后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创伤组,3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0,24,48,72 h腹腔引流液sTREM -1、血清sTRE
目的 探讨经后路骨折椎椎弓根钉加强固定+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式、选择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患者202例,其中89例加用伤椎螺钉固定(5钉组16例,6钉组73例),设为A组;113例采用传统伤椎邻椎固定(4钉组),设为B组.A组年龄21 ~71岁,平均39.2岁;B组年龄19 ~ 67岁,平均40.4岁.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10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影像学特点、骨折块形态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5年3月-2009年2月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47例,运用Starpacs系统在CT片上精确测量骨折特点和骨折块的形态.回顾性研究47例患者经胫骨平台前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外侧髁钢板加内侧髁拉力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结果 后内侧髁为劈裂骨折,移位较小,骨折不稳定,骨折块呈倒三棱体,较完整;后外侧髁骨折为压缩
目的 评价异体髂骨块在胸腰段骨折前路重建中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2月- 2007年3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3例,行前路减压、同种异体髂骨支撑植骨的脊柱融合治疗,回顾性评估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6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0 ~97个月,平均78个月.有效椎间融合率100%,融合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胸腰椎融合患者术后Cobb角从术前(21.6±8.3)°矫
目的 了解多发伤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b)浓度动态变化的规律及与损伤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41例多发伤患者(ISS≥16分)伤后1,3,7,14 d的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同时记录伤后第1天的ISS、GCS、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Ⅱ,SAPSⅡ)、体表肌肉软组织受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入院时有无休克及最终转归.根据损伤严重度和最
根据实施的时间与地点,对创伤患者的急救与复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院前复苏、急诊室复苏、后期复苏.近年来,创伤复苏的策略与观念取得了较大发展.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为代表的后期治疗策略的改变显著提高了危重创伤患者的存活率[1].但目前仍有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死亡还在入院后的早期即急诊室复苏阶段频繁发生。
期刊
钢筋穿刺致颅脑损伤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在平时为一种非火器性颅脑损伤.受伤后患者"外观"相当可怕,伤情复杂多变,病情危急,处理这类急症具有挑战性且要随机应变,一旦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2].笔者总结我科1995年7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例钢筋穿刺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