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白发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真的老了,一头花白的头发“出卖”了他真实的年龄。
  今年元月,母亲打来电话,父亲的腰椎病又发作了。这次,比以往厉害,父亲疼得直不起腰,可是,像多数人一样,有病硬挺着,舍不得上医院。
  于是,我在电话里“威胁”父亲:您要不来城里检查,以后我就不回家。他这才乖乖地来到黄州。其实,想着父亲沧桑的样子,做女儿的哪敢如此认真啊。
  在医院检查的时候,父亲就像一个听话的小孩,跟着我穿梭在不同的检查室,大概是我走太快了吧,渐渐地,父亲有点跟不上我的步伐了。我扭头寻着父亲,突然发现,人群中,他是那么的矮小与苍老,佝偻的背,黝黑的皮肤,最显眼的,还是那头花白的头发。我鼻子不禁一酸,走回去牵起他的手,陪他慢慢走向检查室。工作原因,我这做女儿的回家太少,没有注意到父亲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了。
  父亲年轻时当过兵,这是他这辈子最为自豪的一件事,常常给我讲一些他当兵时候发生的事,还经常给我看他的退伍证。退伍证上的照片,父亲着一身军装,面容俊朗,身姿挺拔……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跟父亲开玩笑说:“要是当年碰上你的是我,我也一定会嫁给你!”这时的父亲总是在一旁抿着嘴巴偷着乐。
  父亲复员后,为了照顾孕中的母亲,放弃了组织给安排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回到养育他的山里。那时农村是搞集体,挣工分过日子。农村很穷,家里人又多,生活捉襟见肘。为贴补家用,父亲白天挣工分,晚上去河里捕鱼,拿到街上去卖,偶尔留下一二条,拿回来给母亲炖汤,自己却舍不得喝一口汤,吃一块肉。母亲常对我说:“这辈子嫁给你爸,我从没后悔过!”
  父亲近四十岁时才有我,所以对我这个小女儿格外疼爱。去年冬天,一次我从城里回家,碰上天飘起雪来,寒风凛冽,等转车走上回村里的路时,已经是傍晚了。父亲见我还没到家,一遍一遍打着电话催问。这么大的人了,又丢不了,我的牛脾气来了,不知事地一次又一次挂断了父亲的电话。
  车子行驶到离家大约二三里的地方,只见正前方有一束灯光忽隐忽现。近了,忽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师傅,我家翠儿在你车上不?”父亲踏着雨雪,一路找来了。
  真是儿女不知父母心啊。我连忙叫司机停车,让父亲上车,只见他满身雨雪,脸色发青。我急忙用双手捂住父亲冻僵了的手,眼睛湿润了……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喜欢坐在门口,一声不吭抽着烟,看着那山、那水,不知父亲在回忆还是在想着什么。真如哲人说的:父亲是一本书,子女也许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读懂。如今再看到父亲静静抽烟的样子,心里竟是百般滋味,不知是迷蒙的烟雾熏白了父亲的头发,还是昏暗的光线产生的错觉,那斑斑的白发,点点描绘着岁月的沧桑与父亲的艰辛。而我,想要为他分担丝毫,可却如此的力不从心。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呢,我亲爱的父亲?泪水滴落的瞬间,浸透着满满的酸楚。
  父亲的白发,永远飘荡在我的心里。那是父亲给我最珍贵的财富,激励和鼓舞着我珍惜人生,把握现在,创造美好的明天。
  [感悟]本文以“父亲的白发”为抒情的载体,借助细节描写去表现浓浓的父女情,将血脉相连的亲情演绎得妩媚动人。父亲疼爱女儿,女儿孝敬父亲,一幅幅暖意融融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回味无穷。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淳朴、真挚情感,让读者为之动容。慈父的高大形象、乖乖女的可爱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叫人难以忘怀。“百善孝为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阅读这样情真意切、清新活泼的美文,能给我们注入正能量,能给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
其他文献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喜欢阅读小小说的中国读者对他知之甚少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他是俄罗斯当代小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从个人感觉来说,他的许多小小说,无论从构思的巧妙、主题的深度还是语言的魅力,都远远超出了中国当代的众多小小说创作者的水准。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做过机械工程师,做过单口相声演员,演过舞台剧,同时还是俄罗斯一档文艺节目的金牌主持人。  多彩的人生经历,使他的文风不拘一格
期刊
自1978年以来,中国新时期诗歌历经30多年的发展,日趋多元,从“朦胧诗”到“口语诗”,从“归来者”到“新来者”,从“知识分子写作”到“民间写作”……可以说是流派林立,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一部分诗人隐藏自己,收敛个性,趋同流派;一部分诗人坚守自我,寂寞写作,终成正果。女诗人娜夜就是一位身处诗坛一意独行并可以立标为照的优秀诗人,她以自己的独特体验写出了许多精彩迷人的诗作。请欣赏她的短诗《生
期刊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色鲜明,蕴涵深厚,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所谓“画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鸟),实际上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三者整合成宇宙,体现了艺术的哲学蕴含。我国素有“诗画相通”的传统,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绘画创作时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期刊
《与周瑜相遇》是一篇对历史改写的佳作。小说围绕“如何看待英雄”展开情节,得出不倒的英雄是神,神不配称英雄,英雄就该倒下的结论,最后表达了钟情于世俗生活的观点。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将“我”的着装和周瑜的着装做了对比。“我”身着白色睡袍、乌发披垂、赤着足。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着装的对比暗示了“我”是远离周瑜时代的局外人,拥有那种“平常”心态。也许正是这种角度,“我”才能
期刊
“瑜伽”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演变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其姿势是一个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方法,提高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长期坚持训练,可以起到消除紧张、调节身心、平衡阴阳、修心养性的作用。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前,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太大,心理负担过重,精神
期刊
《她是我的老师》这篇小小说出自于青年作家田洪波之手。田洪波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青年作家,曾当选为“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明日之星”。擅长写情感细腻类型的小小说,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了数百篇作品,他的小小说故事贴近生活,情感丰富,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这是一篇讲述师生情谊的温情小说。读罢心中有一种温暖而又失落的感觉。首先吸引我的是小说的题目,题目简单平实,而不是用浮
期刊
做事就是做人,做人就是挑战,挑战就是要一刀接一刀地雕刻自己,一面接一面地切割出自己的光彩。用桂纶镁自己的话来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个璀璨的切面没有展示出来,我一直知道,自己身体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呈现出来,光是去想,下一个桂纶镁会是什么样子,这已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了。这就是我不停挑战,跟自己较劲的原因,我不想错过每一个切面的精彩。”这番话很好地诠释了钻石切割者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只有如此,做事、
期刊
现代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之为隐喻。在上世纪90年代诗歌“两大阵营”的交锋中,“拒绝隐喻”的口号十分响亮,影响很大,当然也遭到很多人反驳。从修辞学上说,隐喻就是喑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一应俱全;而诗歌的隐喻往往只有喻体现身,隐喻一多,很多诗句就会发生歧义或者难解。因此,“拒绝隐喻”者认为,每个语汇在诗歌
期刊
“倘若这个世界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色,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茅盾在《故乡杂记》里写道。  茅盾是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人。他口中所谓“江南”,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是文化上的“杏花春雨”,是记忆里的“温柔富贵乡”。  江南终究是个梦。明末清初,清兵入关,对“江南”充满了羡慕与妒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江南”是历朝文化中心,所以康熙要南巡、乾隆要下江南,大抵都有对汉文明的好奇。江南,是林园与
期刊
我也许就是暮风中那朵低垂的清莲,在今生的渡口,透支着来世,去赴前世约定的梦。沿着山山水水追寻记忆的河流,看尽红尘纷呈变化,灿烂繁华。  听这首曲子是在几年前的秋季,夜里独处时,一个网友发来的。依稀记得那晚有雨,云梦般的往事随着莲荷静静地舒展。无边无际的是淡然的忧伤,有一种湿润悄然地来临。那段时间,我在这首曲子中记起曾经那些在生命里驻足的人和事。无端的来去,又让人无端的牵怀。于是,我用整整一个秋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