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个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及办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解决办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 我们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一切从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觉得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正确的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的现状是,尽管在观念层面上,素质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在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却仍大行其道。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将来能够考上大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高考考出好的成绩,能够到理想的大学学习。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而应试教育又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从当前的教改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素质,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个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学生,在高考应试中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如今的高考,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过程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考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在日常教育和课堂教学中迁移默化逐步提高的,学生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和培养形成的。
二、正确处理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新课改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由“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厌学转变为乐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满堂灌”,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在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有的教师不考虑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死板的套用一种模式。规定教师课堂讲授不能超过20分钟,每节课必须有学生质疑、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这种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顾教材的具体内容,片面追求教学模式的形式主义做法,是违背辩证法的,也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
我们知道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仅要否定旧事物中消极的不合理的东西,而且还要继承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东西。新课改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否定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的成份,并不是全盘否定。所以不能把教师课堂讲解都看成是“注入式”、“满堂灌”。事实上教材有些难懂的章节,是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的。如《经济生活》中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教材写得少,涉及的知识点却很关键,可学生难理解,采用教师讲解,教学效果会好一些。当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为主体,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采用启发式、引导式和问答式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举事例、列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在45分种时间内,教师讲,学生质疑、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走了这么环节,学生真正消化理解的时间却很少,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
“满堂灌”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满堂灌”的结果:一边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一边是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昏昏入睡。如果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引导得法,语言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就不能称之为“满堂灌”。有人曾说,听好老师课堂讲解是一种艺术享受,这话不无道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教材的具体内容等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正确处理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该讨论就讨论,该讲解就讲解。只要符合新课改精神,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要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方法,切不可图新颖,走形式,搞极端片面性。
三、正解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课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在创设教学情景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景,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放大或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无疑应在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应用。但目前许多学校在多媒体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彻底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倾向。不少教师运用多媒体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黑板上写字是传统教学手段,是落后的,是应该彻底否定的。实际上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可能引导逐层分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板书,还可以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通过板书随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释疑解惑或者组织同学讨论。课堂上教师必要的板书、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与学生问答都是不可少的,也是任何多媒体课件无法替代的。因此,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都是教学的手段,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各种手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肯定多媒体,否定传统教学手段,或只认可传统教学手段,排斥多媒体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正解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将多媒体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同学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不同社会需求有不同的实际,有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思想政治课改革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的现状是,尽管在观念层面上,素质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在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却仍大行其道。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将来能够考上大学;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高考考出好的成绩,能够到理想的大学学习。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而应试教育又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因此,在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从当前的教改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素质,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个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学生,在高考应试中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如今的高考,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过程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考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在日常教育和课堂教学中迁移默化逐步提高的,学生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和培养形成的。
二、正确处理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新课改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由“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厌学转变为乐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满堂灌”,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在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有的教师不考虑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死板的套用一种模式。规定教师课堂讲授不能超过20分钟,每节课必须有学生质疑、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这种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顾教材的具体内容,片面追求教学模式的形式主义做法,是违背辩证法的,也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
我们知道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仅要否定旧事物中消极的不合理的东西,而且还要继承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东西。新课改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否定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合理的成份,并不是全盘否定。所以不能把教师课堂讲解都看成是“注入式”、“满堂灌”。事实上教材有些难懂的章节,是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的。如《经济生活》中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教材写得少,涉及的知识点却很关键,可学生难理解,采用教师讲解,教学效果会好一些。当然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为主体,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采用启发式、引导式和问答式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举事例、列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在45分种时间内,教师讲,学生质疑、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走了这么环节,学生真正消化理解的时间却很少,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
“满堂灌”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满堂灌”的结果:一边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一边是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昏昏入睡。如果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引导得法,语言幽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就不能称之为“满堂灌”。有人曾说,听好老师课堂讲解是一种艺术享受,这话不无道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教材的具体内容等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正确处理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该讨论就讨论,该讲解就讲解。只要符合新课改精神,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要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方法,切不可图新颖,走形式,搞极端片面性。
三、正解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课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在创设教学情景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景,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放大或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无疑应在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应用。但目前许多学校在多媒体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彻底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倾向。不少教师运用多媒体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黑板上写字是传统教学手段,是落后的,是应该彻底否定的。实际上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可能引导逐层分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板书,还可以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通过板书随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释疑解惑或者组织同学讨论。课堂上教师必要的板书、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与学生问答都是不可少的,也是任何多媒体课件无法替代的。因此,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都是教学的手段,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各种手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肯定多媒体,否定传统教学手段,或只认可传统教学手段,排斥多媒体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正解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将多媒体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同学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不同社会需求有不同的实际,有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思想政治课改革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