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不用翻译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现在正在学更多的汉语词汇——这是我看到温奶奶的善良之后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上午11点,门铃响了。台阶上,我看到一位中国老奶奶,她个子瘦小,一手牵着小男孩,一手提着纸袋。我认得这位老奶奶,她不是第一次来了。她是小男孩的外婆,她女儿去年10月买了附近的房子。
  老奶奶的女儿妮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目前在上海,整个夏天都是她的父母在大房子里帮她带孩子。妮可显然跟她妈妈说了我不久前刚动了心外科手术,所以她妈妈决定给我送饭。
  我知道纸袋里提的是什么——一个装热汤的保温瓶,一个装饭、菜、鸡肉、猪肉或鸭肉,有时还有像煎饼一样的食物。她几乎每天都送来。
   跟这位“恩人”沟通有点困难,因为她不会说英语,而我会说的汉语只有“你好”。有一次,她除送食物来之外还带了一台iPad。她指着屏幕说,上面是她女儿妮可发来的信息,妮可告诉我她妈妈想知道送的食物合口味不,不要太咸了。我不习惯用iPad,所以找不到按键,她说我应该跟她去她的房子。一到她家,她就把iPad交給她丈夫。我立即可以跟在上海的妮可进行视频通话了,我们讨论了她妈妈的烹饪,以及我得注意盐摄入等问题。
   我说,“你妈妈不能这样一直给我送饭。我又很难做点比如烤牛肉、约克郡布丁这样的本地菜作为报答。”
  “啊?不要。”妮可说,“我妈不喜欢西餐。不要担心,毕竟她总要做三个人的饭,她想多做你的一份就让她做吧。”
  “你至少得告诉我她的名字吧!”我说。
   妮可说我不可能叫出她母亲的名字,很难发音,就叫她的姓好了。所以,我就叫她“温奶奶”。
   最初,我会把不锈钢饭盒洗干净,归还给温奶奶,但温奶奶明显是在门前等我了。她可能觉得我太虚弱,不能自己走那么远,所以尽管我拒绝,她还是搀着我,把我扶到我的门口。我很担心,怕自己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会把她带倒。
   温奶奶让她女儿发邮件告诉我,我应该把空饭盒放在我家草坪旁边的木椅上,之前温奶奶曾经试着用手势告诉我,但我没弄明白。
   有一次,我还餐具迟了。没有那个保温瓶,温奶奶端着一碗热汤慢慢挪到我的门前。
   租住在我家地下室的是个大学生,普通话说得非常好,在她和妮可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我知道了温奶奶68岁——比我年轻13岁,常年务农,没能读大学。我在英国战争年代长大,也没读过大学。
   我们出生成长的两个地方中间隔了一个世界,我们不会说对方的语言,但可以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交流。每天门铃响时,必定是温奶奶来到门口,将那熟悉的纸袋递给我。
   我费力地告诉她,我不让她下个月回中国去。她听了我蹩脚的表达,好像忍俊不禁。我现在正在学更多的汉语词汇——这是我看到温奶奶的善良之后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当然,最先学会的是“谢谢你”,但我总觉得这是不够的。
   邱海潮摘自《讽刺与幽默》
其他文献
去年,一个仲秋的夜晚,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宁波的大街上。  街道两边的树,仍然绿着,绿得固执,绿得不可一世,因为迎面而来的风,显然冷了下来,夜色沁凉如水。  白天的嘈杂和涌动的人流,正渐渐变淡,淡得清冷,淡得廖落,淡得有很多想法无处倾诉,也无处隐身。自知自己只是一过客,匆匆来又必匆匆去,全无挂碍,也就无所谓热闹,无所谓冷寂。一颗平常心,最适合应对无常的情境。  我走进一处地铁站,我得乘坐地铁回到酒店。
期刊
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我照例完成了一天的写作,吃了一顿以牛奶为主的“站立午餐”,心里莫名地生出一阵微痛的思念。我通常是在这种思念之痛突然发作时,一把抓起电话。因为是心血来潮,往往在电话那端有了应答时,发现自己并不知想说什么,只不过觉得母亲的声音比之信中的字更来得有声色些,更物质些(physical)并且使我和母亲远隔重洋的沟通,又多出一维空间。这天我那识途的手指再次按下妈妈的号码。对父母的电话号码的
期刊
我看着父亲因操劳过度显得瘦弱沧桑的身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默默对父亲道着歉:爸,请原谅我,曾经那么不懂你。   一   20世纪80年代,进城打工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能在城里找到工作的,只有个别有门路的人,绝大多数的农民,主要靠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能做的副业就是养两头猪,或养几只鸡。身为农民的父亲很想有个赚钱的门路,又苦于不知道做什么。   有一年,父亲在老家赶集时见有人卖豆腐,豆腐不贵,他便买
期刊
我是个从事定性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中我跟人们谈论爱情时,他们说的是让人心碎的事;谈论归属感时,说的是最让他们痛心的被排斥的经历;谈论人际关系时,他们说自己是如何被断绝关系的。这种感受被鉴定为耻辱感,而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滋生耻辱感的是“我不够好”的心态——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滋味:我不够苗条,不够有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职位不够高。形成这种心态的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脆弱。   在六年的课
期刊
我从来没有叫过小森“弟弟”,但他总喜欢粘着我,喊我姐。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他拿着成绩单跑来找的第一个人就是我,拉着我高兴地喊:“姐,我考上了!”那一刻,我觉得有个弟弟也不错。   1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2011年那个春节。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工资并不高,年底,我省吃俭用攒了点钱,跑去省城最好的商场,给我妈买了一套护肤品和一件非常好看的大衣。后来,要出商场门的时候,我又停下来,重新跑
期刊
这是一列见站便停的绿皮火车,每天傍晚六点四十分自石家庄北站发往德州。沿线城镇的小商贩们都习惯乘坐,在省会的批发市场上淘一天货,然后成捆打包地提上车来。最重要的一点是票价十分便宜。   我赶到车站时已是六点半,买票、检票、上下地道、冲上站台、奔进车厢一气呵成。等我火烧屁股似的坐上座位,车正在徐徐开动。   一股酸臭的体气直冲过来,令我顿感头疼恶心。我先是看到一双褪色的黄塑料拖鞋,继而是两只毫无皮
期刊
那时的我们,梦想总是比想象还要伟大。走过了不同的故事,看过了不同的风景,却还是在一起写有相同結尾的故事。  下着小雨的夜晚,心跳总是能和雨滴下落的节拍不谋而合。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陌生人,但内心却天真似小孩。   梅子,我总是会习惯性地想起你,那种友谊深到骨子里复杂的味道,再也没有感受过了。第一次遇到你的那个午后,淡淡的阳光洒在你纯白色的衣服上,有趣到可爱。你来到班里时的自我
期刊
对于许多居住在国外的人来说,结交新朋友可以有效缓解适应国外新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但是由于当地文化和言语包容性的不同,不同地方的好客程度也有所差异。  为了选出让居住在国外的人认为最容易融入当地生活的国家,全球社区网络InterNations(外籍人士社区)最近做了一项年度外籍人士内部调查,结果显示以下五个国家是世界上最热情好客的国家。  乌干达的友好程度最高  这个东非国家因友好而广受好评。“外籍人
期刊
是的,只有当你遇到太多无趣的人、无爱的人、无灵魂的人,你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一名“毒舌”的可爱与可贵。他们是硫酸,是逆流,是你生之瑰宝。  你快把我蠢哭了   这真是件奇怪的事,每个小圈子里都会有一枚“毒舌”,就好像每个小集团里都会有一个胖子一样。推而广之,每个人有生之年都会遇到个把“毒舌”朋友,就好像我遇到张鲜花。   这些年没和她走丢,是要感谢诸神的。   就在上个周末,我和张鲜花结伴到海边
期刊
当罗尼将证书和小金书接过去以后,他流着泪,把证书和奖品紧紧地抱在胸前。  1947年,我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市立小学当老师。   在进行到半个学期的时候,一个名叫罗尼的小男孩插进了我的班里。罗尼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孩子。不过,那可不是什么好印象。他的身上每天都是脏兮兮的,头发也总是被风吹得乱糟糟,他的鞋子有两个大破洞,臭味经常从那两个洞里跑出来,他的耳朵后面总是有一层灰色的污垢,嘴边还总是粘着一些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