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新路径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探索创新实践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着力做到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实现三个“统一”路径,着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三个“结合”的路径,着力构建责任体系,培育三个主体的路径,通过以上路径实现高效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优效果,形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层面立体教育网络和长效教育机制。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006-02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路径,需要面对时代的变化、学生认知规律的变化、学生群体多元化等问题,探索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搭建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立体内化系统,进一步推进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质增效”。
   一、着力做到以课程为核心,实现三个“统一”路径
   (一)在教学上,对高校思政系列课程进行统一
   高校思政课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创新完善教学体系,将国家规定思政课程與思政选修课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点、有层次、分步骤地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中。首先要保证统一使用高校开设的4门主干必修思政课程,一般本科院校开设4门主干课程,专科院校开设2门主干课程,这样才能保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蓝图”不走样,才能保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当然在高校开设四门必修课的同时,讲授重点等要做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讲授,要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重点地开设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全面渗透于4门高校必修课程中。我们要把4门必修课程的教学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设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来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阐述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价值目标等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国史、国情,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激发中国精神,彰显美好社会的价值诉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并贯穿全课程教学过程,有机融入其他章节内容。要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践行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4门课程的统筹安排,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各高校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教师的差异性和学生特点及所学专业的背景,创新教学体系,构建适合本地高校学生的教学体系,在保证开设思政必修课的基础上,推出系列思政选修专题课程,选修专题课程主要以阐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使命,聚集现实问题和国际最新动态,直击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加强学科建设,整顿资源保证高校思政课内化的效果“不走形”。与此同时,还要创新授课形式,提高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提升其说服力,要主动适应“95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思想理念、个性特点、行为方式,不断达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质增效”的目的,实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效果。
   (二)在资源利用上,实现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统一
   校内资源要充分利用挖掘校园文化的历史、学校校训、学校创始人、优秀学生,传统习惯、校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等资源,借助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校外资源主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地域历史文化、地域的民俗文化、地方传统节日、地域经济发展等丰富资源,挖掘其在价值观教育上的功能作用,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结合高校所在的地方经济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积极挖掘校园与地方的即时题材,通过开展地域经济发展状况专题教学,培养家国情怀,利用校园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本地历史人物事迹、历史文化遗迹故址,充分利用本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内化的效果,从战略高度构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统一的联动体系,双管齐下形成协同效应。
   (三)在实践载体上,教学平台和社会平台相统一
   以思政课堂为主阵地,在充分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前提下,创新设计多种实践教学项目如演讲、辩论、微视频、小品、模拟面试、道德小品等,校内还可以搭建马克思主义讲习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红色文化展演等多种价值观教育平台,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各种校外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直观形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家乡经济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各种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高校也要搭建多个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参加校内外实践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的。    二、着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三个“结合”的路径
   (一)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
   满足学生对网络的需求。现今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了解世界,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切入互联网,要将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将传统课堂优势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在发挥课堂优势的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如职教云、学习通等学习平台已经开始普遍在课堂中应用,与此同时学生的手机、微信、QQ也发挥了作用,积极努力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空间与网络空间结合,实现多领域对学生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學习能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效果。
   (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高校大学生非常关心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国际化、个性化,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这无疑给在校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担心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比较迷茫,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担忧,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教育。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如教育学生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首先是一位爱国者、是一个合格的公民、是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从大学生存在的职业困惑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刻苦学习知识,全方位提升自我,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从而达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大学生正处在精力充沛、情感丰富的时期,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高校思政课要结合学生的人文诉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念融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融入中国历史事件中,融入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中,融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诸子百家思想的专题讲座中,在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赏析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实现知识的升华。通过挖掘中国文化元素,感受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魅力,实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从而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着力构建责任体系,培育三个主体的路径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授课教师的事情,大家要齐心合力、共同努力,需要人人有责,人人出力,共同构建起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体系。
   (一)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管理者
   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齐抓共管,作为高校的管理主体承担主要的责任,高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的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办好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校党委的作用,在政策、资金、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和引导,要全力推进高校思政课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摸索出适合5G时代的新路径、新模式,最终达到内化教育的最大化效果。
   (二)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主导者
   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影响学生,也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学生,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师德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与认知水平是关键。教师要引领好学生、教育好学生、示范好学生;教师要坚守阵地,要发挥好课堂主阵地的优势;教师责无旁贷,为人师表,育人者自育,传道者自修,作为教师一定要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行,不断提升自我。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德技双擎”,胸怀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能力,以身作则教好书育好人,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创新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和频次,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从而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彩思政课。
   (三)培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主体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有公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定要当好演员,要积极认真主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中学习,在践行中思考,在践行中感悟,自觉思考、不断探索学习,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的,实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自觉承担起自身所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不断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12.
   [3]陈治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5(15/16):27-29.
  ◎编辑 赵瑞峰
其他文献
员工对网络资源的滥用引发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危机,网络偏离行为已成为普遍现象。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网络偏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思辨的方法,少有实证的支持,而且从员工个人心理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搜索引擎,它所催生的新的商业模式—搜索引擎广告,已成为近几年成长最快的网络广告模式。搜索引擎广告市场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推动了搜索引擎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在几大搜索引擎商之间引发更为激烈的竞争。必搜公司是微软必应搜索引擎广告代理商,在市场开拓的初期,与这个行业的其他代理商一样,曾经经历过盲目扩张、目标市场选择不明确、公司资源没有进行合理分配的混乱阶段。经
服装生产技术的新突破使得网络服装购物有了新进展,使在线服装定制开始被企业所涉足,并进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从事在线服装定制的商家想要抓住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须把握消费者选择该方式时考虑的因素,合理制定生产策略来完善企业发展。在消费行为和网络营销等有关理论基础上,参考在线服装定制及网络服装消费的有关文献,参考有关的论文研究成果,提出对消费者在线服装定制产生影响的因素,具体分为心理因素、产品因素和商家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特别高职院校在信息爆炸、新媒体时代形势趋向复杂的情况下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以新媒体为切入点,探讨意识形态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现状,以新媒体为视
古希腊是文艺作品创作的高峰,在这期间产生了许多经久不衰的作品,本文将分析索福克洛斯的知名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从神谕命运和凡人之力两个层面,思考这份具有宿命论思想
宋庆龄书信八封(一九一五年五月──一九七三年三月)编者按:今年5月29日是宋庆龄逝世15周年纪念日。本刊特发表宋庆龄书信八封及有关文章,以志纪念。宋庆龄的这八封书信,是宋庆龄故居的
诚信是保险市场规范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险公司增强竞争力及市场公信力的首要因素,但因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之间不对称现象,使得投保人易对保险公司产生不信任感,造成保险公司的信用危机,不利于公司的整体发展。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是通过评级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偿付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运用财务指标并根据行业发展及自身水平等因素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给与评估,给出相应的信用评级。这是一种专业性较强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加之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打击,易使得人际间的一个小小摩擦很可能发展为职场排斥行为。此外,中国社会对圈子和派系的划分
网上行政审批是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而催生的,是电子政务非常重要和核心的内容,也是整合行政服务资源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趋势。大连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