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普遍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我院自2006年以来,实行的是“2 1”教学模式,比普通的顶岗实习提前了1/2~1学期,本文客观分析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校做好实习生教育与管理的新方法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实习生 教育 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03-02
顶岗实习有效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接触到了最真实的工作环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通过对近几届实习生的管理,从中我发现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外部显现和客观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一)认识上的不足
1.不实习。据统计:每年约有10%左右的学生不愿意去实习,用实习的机会去旅游、休息或在校上网,最多就在自家开的铺子里面帮忙,最后托关系搞定实习证明。
2.实习只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就是打杂,既无聊又辛苦,实习只是为了混个实习证明,能让自己顺利拿到毕业证就行,因此采取应付了事的心态。
(二)定位不准确,心理落差大
部分学生对实习的期望值过高,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在实习岗位上体现不出自身在“学校与家庭里”的优越性,因此厌烦单调重复的实习工作,导致学习状态被动,实习态度不端正,影响了实习质量。部分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意识不强,面对与想象中不同的实习生活,不能正确对待困难,从而不断选择“闪辞”,不但增加了自己的实习成本,还将自身陷入了职业焦虑,带来困扰,感到迷茫。
(三)实习功利色彩明显,心理准备不足
不同公司不同职位的实习生,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报酬相差甚远,例如,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不但没有报酬还要每月支付医院实习费用。当自己和别人做相同的事情却拿低报酬或零报酬的时候,产生了抵触心理;当自己的工作比别人累比别人辛苦时,产生了抗拒心理;当遇到困难时,选择消极的处理方式,带着情绪实习,或抱怨或不如意。自我意识强,在自己与单位的利益面前,更多的是考虑单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而不是自己能给单位创造什么价值或从中能否获取更多的工作经验。
二、学生反映的问题与困难
由于我院实习的是“2 1”教学模式,2010级学生自今年暑假就陆续开始实习,本学期初,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通过网络与每位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一一了解他们的实习困难,804位学生中有大部分实习生反映了自身的忧虑及困难。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不足,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难以结合,对药品、处方不熟悉;
第二,无实习工资或工资低,食住困难,经济压力大,并多次问到:在医院实习所要交的实习费用能否回校报销?
第三,工作较累,枯燥,请假困难,工作环境差,经常加班,不适应;
第四,读专升本的同学有时间冲突,由于工作时间及实习地域问题,导致周末回校上课困难;
第五,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大多数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离学校远,下班回校不安全,特别是上晚班的同学,对人身安全更为担心;
第六,沟通能力不好,没有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没有掌握销售技巧,与客户交流上有待提高;
第七,在所有实习生中,有10%左右的学生还未实习或辞职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一部分学生反映实习专业不对口,一部分学生只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一小部分频繁跳槽,心情复杂。
以上的问题及困难,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排解的话,不但影响实习效果,影响整体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冲击着大学生不成熟的心态,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学校、学生、学生家庭、企业、社会应该多方联动,正视和重视目前大学生在实习阶段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三、关于高职院校如何做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对策
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计算学分,那么高职院校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呢?
(一)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之前,充分做好实习动员工作。结合院系、专业情况,讲清楚实习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详细举例说明往届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强调实习期间的双重身份,严格要求实习纪律,提高安全意识和做好安全防患工作。另外,请上届各专业各职位表现优秀、积极上进、感触深刻或进步较大的实习生讲述自身真实的实习过程、切身体会、如何解决困难以及实习建议。让学生真切感受种种困难,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二)辅导员切实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在外实习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里,企业一般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教育学生,而学校又很难做到较多的关注,导致很容易就出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克服管理的实际困难,利用网络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与学生沟通,在不打扰学生工作的前提下,持之以恒地与学生互动,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情况,开展德育、诚信、感恩、团结合作、爱岗敬业、安全、人际关系、劳动纪律、理想信念等教育与帮助。关心学生的实习生活与情感,稳定学生的思想,做学生的倾听者以及“垃圾”清理者。
(三)实习指导老师做好实习生的专业指导工作
每位教师兼任10~20位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单位都比较分散,每次都下企业指导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实习前多和自己所带的实习生接触,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优缺点、人际关系等。学生去实习之后,指导老师也应多利用互联网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实习当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及时指导、教育实习生关于专业、行业、职业、劳动法等内容。因此,建议院校尽早分配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一入学或至少在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就分配好各位学生的职业指导老师,而不是临实习前匆忙分配。
(四)完善实习考核制度
大多数院校很重视学生实习报告、实习考核成绩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实习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实习的过程考核,将学生的实习态度、工作纪律、重视程度、工作完成情况、学习提高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和提高实习质量。
(五)课程设置方面
专业课的设置应紧贴岗位需求、紧贴市场需求,并将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态度、技能融入至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其次,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清楚自身内外在优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优化行为,做到有的放矢。可将就业指导性质的课程加入到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当中,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六)企业和社会方面
在实习岗位的提供和实习生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希望企业能公平对待,不克扣工资、不随便延长工作时间、不钻法律空白、不特殊对待实习生。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善待实习生,给实习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自觉维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同时,社会也应该给实习生更多的关注,立法保障大学生实习的权益,定期表扬培养实习生的企业,或将接收实习生作为企业考核的一项内容,多鼓励企业接收实习生。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占据了高职生大学生活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么长的顶岗实习时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到“有备而来”“勇于挑战”“积极应对”“满载而归”,需要学生、学校、企业、社会不断共同努力,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为学生的进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冬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失败原因分析[J].黑河学刊,2010(2).
[2]张瑶祥.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
[关键词]实习生 教育 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03-02
顶岗实习有效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接触到了最真实的工作环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通过对近几届实习生的管理,从中我发现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外部显现和客观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一)认识上的不足
1.不实习。据统计:每年约有10%左右的学生不愿意去实习,用实习的机会去旅游、休息或在校上网,最多就在自家开的铺子里面帮忙,最后托关系搞定实习证明。
2.实习只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就是打杂,既无聊又辛苦,实习只是为了混个实习证明,能让自己顺利拿到毕业证就行,因此采取应付了事的心态。
(二)定位不准确,心理落差大
部分学生对实习的期望值过高,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在实习岗位上体现不出自身在“学校与家庭里”的优越性,因此厌烦单调重复的实习工作,导致学习状态被动,实习态度不端正,影响了实习质量。部分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意识不强,面对与想象中不同的实习生活,不能正确对待困难,从而不断选择“闪辞”,不但增加了自己的实习成本,还将自身陷入了职业焦虑,带来困扰,感到迷茫。
(三)实习功利色彩明显,心理准备不足
不同公司不同职位的实习生,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报酬相差甚远,例如,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不但没有报酬还要每月支付医院实习费用。当自己和别人做相同的事情却拿低报酬或零报酬的时候,产生了抵触心理;当自己的工作比别人累比别人辛苦时,产生了抗拒心理;当遇到困难时,选择消极的处理方式,带着情绪实习,或抱怨或不如意。自我意识强,在自己与单位的利益面前,更多的是考虑单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而不是自己能给单位创造什么价值或从中能否获取更多的工作经验。
二、学生反映的问题与困难
由于我院实习的是“2 1”教学模式,2010级学生自今年暑假就陆续开始实习,本学期初,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通过网络与每位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一一了解他们的实习困难,804位学生中有大部分实习生反映了自身的忧虑及困难。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不足,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难以结合,对药品、处方不熟悉;
第二,无实习工资或工资低,食住困难,经济压力大,并多次问到:在医院实习所要交的实习费用能否回校报销?
第三,工作较累,枯燥,请假困难,工作环境差,经常加班,不适应;
第四,读专升本的同学有时间冲突,由于工作时间及实习地域问题,导致周末回校上课困难;
第五,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大多数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离学校远,下班回校不安全,特别是上晚班的同学,对人身安全更为担心;
第六,沟通能力不好,没有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没有掌握销售技巧,与客户交流上有待提高;
第七,在所有实习生中,有10%左右的学生还未实习或辞职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一部分学生反映实习专业不对口,一部分学生只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一小部分频繁跳槽,心情复杂。
以上的问题及困难,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管理和排解的话,不但影响实习效果,影响整体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冲击着大学生不成熟的心态,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学校、学生、学生家庭、企业、社会应该多方联动,正视和重视目前大学生在实习阶段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三、关于高职院校如何做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对策
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计算学分,那么高职院校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呢?
(一)做好实习动员工作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之前,充分做好实习动员工作。结合院系、专业情况,讲清楚实习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详细举例说明往届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强调实习期间的双重身份,严格要求实习纪律,提高安全意识和做好安全防患工作。另外,请上届各专业各职位表现优秀、积极上进、感触深刻或进步较大的实习生讲述自身真实的实习过程、切身体会、如何解决困难以及实习建议。让学生真切感受种种困难,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二)辅导员切实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在外实习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里,企业一般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教育学生,而学校又很难做到较多的关注,导致很容易就出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克服管理的实际困难,利用网络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与学生沟通,在不打扰学生工作的前提下,持之以恒地与学生互动,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情况,开展德育、诚信、感恩、团结合作、爱岗敬业、安全、人际关系、劳动纪律、理想信念等教育与帮助。关心学生的实习生活与情感,稳定学生的思想,做学生的倾听者以及“垃圾”清理者。
(三)实习指导老师做好实习生的专业指导工作
每位教师兼任10~20位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单位都比较分散,每次都下企业指导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实习前多和自己所带的实习生接触,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优缺点、人际关系等。学生去实习之后,指导老师也应多利用互联网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实习当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及时指导、教育实习生关于专业、行业、职业、劳动法等内容。因此,建议院校尽早分配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一入学或至少在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就分配好各位学生的职业指导老师,而不是临实习前匆忙分配。
(四)完善实习考核制度
大多数院校很重视学生实习报告、实习考核成绩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实习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实习的过程考核,将学生的实习态度、工作纪律、重视程度、工作完成情况、学习提高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和提高实习质量。
(五)课程设置方面
专业课的设置应紧贴岗位需求、紧贴市场需求,并将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态度、技能融入至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其次,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清楚自身内外在优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优化行为,做到有的放矢。可将就业指导性质的课程加入到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当中,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六)企业和社会方面
在实习岗位的提供和实习生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希望企业能公平对待,不克扣工资、不随便延长工作时间、不钻法律空白、不特殊对待实习生。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善待实习生,给实习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自觉维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同时,社会也应该给实习生更多的关注,立法保障大学生实习的权益,定期表扬培养实习生的企业,或将接收实习生作为企业考核的一项内容,多鼓励企业接收实习生。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占据了高职生大学生活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么长的顶岗实习时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到“有备而来”“勇于挑战”“积极应对”“满载而归”,需要学生、学校、企业、社会不断共同努力,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为学生的进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冬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失败原因分析[J].黑河学刊,2010(2).
[2]张瑶祥.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