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中国科学院区域环境研究考察组访捷见闻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斯洛伐克对“生活环境”有专门的解释和特定的涵义。所谓生活环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即指人的生活环境,人所生活并借以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所有自然和人工塑造的物质部分的总和。生活环境由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和娱乐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生活环境从积极或消极两个方面对人类社会施加影响。1971年,捷科学院组建了景观生态研究所。该所是捷科学院的生活环境研究中心,全所分四个研究室:指示生物室、景观综合体自然条件室、人类生态室和工业景观室。五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就已完成了全国景观要素的分析和景
其他文献
前言在最近几十年来极地和高山水资源的利用与控制变得重要起来。许多年径流模型,即以流域气候资料输入为依据模拟径流的数学模型,已成功的应用于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和管理。径流模型的需要是由于气象观测系列,一般都远较流量系列为长。即使在极地和高山地区也是一样。在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径流形式,常常强烈的受到有冰川存在的作用。因而这些地区所用的径流模型,一般不仅能够预测由降雨和季节积雪消融而产生的径流,而且也要能够
期刊
一、前言六十年代初,中国地理学界首先提出化学地理,到现在已经过整整二十年。在漫长岁月中,化学地理学经历过不平凡的变化,由播种、发芽,到现在已开着茂盛花朵,结着丰硕的果实。分支科学——水化学、大气化学、土壤化学和生物化学地理、区域化学地理等均逐渐壮大,在农业、林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湍流理论、变流学和近代应用数学与系统论及光电
期刊
一、基本思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气环流和气候的演变与地球运动参数有关,即与地移极动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气候是基本自然地理因素之一,所以气候的演变必然伴随海洋、河流、冰川以及植物等其他自然地理因素的变化。1.气候与地球参数相联系的理解地极移动影响气候可能的基本机制是地极移动引起离心力系统的变化,从而造成地球上大气环流和空气质量输送的变化,使各地区天气气候产生相应的变化。当地极移动时,各地区极移离
期刊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资源,它的利用将为国民经济中动力资源的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的西北地区、内蒙、华北平原和青藏高原,云量少,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是利用太阳能最有前途的地区。要成功地在各个地区利用太阳能,设计和制造用于不同目的,并在经济上合算的太
期刊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及毗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炭蕴藏量的9%,其中炼焦煤资源集中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占全区炼焦煤的71.%。区内煤炭工业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在解放前不仅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反而遭到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者的严重破坏与掠夺。只有解放后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些宝贵资源才开始得到合理利用。本区煤炭产量在1952年已超过解
期刊
关于我国夏季风的活动,早在三十年代竺可桢就开始研究;五十年代对东亚季风的进退活动又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我国季风有两次突进和一次速退;最近有人用六十年代后高空风资料分析了副热带西风的季节变化,发现副热带西风的突变性并不明显。本文利用最近十几年(1967—1979年)高低空气象资料,分析了夏季风活动的几种型式,由此得出一些简易的季风进退指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三十年来夏季风盛行到达华中和华
期刊
环境质量是环境的一个重要属性。环境质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自然、人文)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环境质量的特点:(1)把环境中有联系的事物与现象看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理论模型与数学模拟来表征或反映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对信息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动态分
期刊
我国泥炭资源比较丰富,约有270亿吨。目前,泥炭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了有计划地开采和合理利用泥炭资源,近几年来,煤炭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泥炭资源考察和质量评价。煤炭部综合利用局于1981年4月1日至5日,在长春召开了泥炭资源考察座谈会。
期刊
七十年代以来,西德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法律,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基本上控制了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城市中的空气和湖、河等水体,同前几年相比清洁多了;水处理有了显著的进展;DDT 及其他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被严禁使用等等。但是像西德这样一个土地面积不大(二十四万九千方公里),人口稠密(六千三百十七万人口,其中一半居住在城市),工业、交通(公路总长达十七万公里,占全国5%的土地面积)发
期刊
1980年6月29日至7月29日,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泥炭资源考察组访问芬兰,受到了芬兰国家地质研究所和有关研究机构、大学、工厂、农场的热情接待。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针叶林气候。晚更新世末冰川退却时残留下来的冰碛湖和洼地以及冷湿的气候,为沼泽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全国泥炭沼泽面积达974.2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2%。泥炭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