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寂寞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万里有一首诗《冻蝇》:“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写得很细致,也很有味道。一定要计较起来,日本俳句也颇有这样的意味。比如松尾芭蕉的“水鸟嘴,沾有梅瓣白”“群燕低飞,碎泥落酒杯”之类,似乎日本文人在中国文化里偏爱这些气格比较小的文字,当然也将中国文人所体会到的生活中的细致和宁谧发挥到了极致。
  杨万里还有一首诗《寒雀》,也有这样的味道:“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语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和松尾芭蕉的俳句经典——“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比较一下,是不是神情约略相似呢?
  将时间放慢,将细节放大,是这一类文字的共同点。而在这样的过程中,静默、空寂甚至淡淡的忧伤都在其中了。——明明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却不免迷醉其中,这就是人的精神微妙的地方。与这种精细描摹比较起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就显得粗放多了,“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则真的是口号了。但是这也要怪唐人,因为很多物象都被唐代诗人写到诗歌里面去了,唐以后的人要发挥只可以走细密一路,所以气格不免小了,又因为不够所谓的“文以载道”,所以也就被人视为品质低的一路了。
  然而,寂寞与惆怅,又何尝真的是小格局呢?又何尝不是传递“道”呢?《南华经》里有着磅礴的悲愁呢。人处于汹汹的闹市,为什么会寂寞呢?因为内心有一个“中心摇摇”的“我”在那里,即便身处红尘喧嚣,却有着说不出的倦怠和颓唐,总是让人在灯红酒绿的兴奋里忽然冷下来,意兴阑珊。——这是生命“悲凉的底色”在作怪。所以中国的文人喜欢“薄阴”的天气,也喜欢“颓圮的泥墙”,喜欢花朵的凋零,即便是莼鲈之思,也脱不了秋风的影子。因为生命只是暂寓,飘零方是永恒,这大概是中国士子文化的内在纠结。当然,一说到本质和永恒,就不是一篇小文章了。
  这里有一个小矛盾,悲凉,是因为生命抓不住,那么“行乐须及春”,不是不负青春了吗?但是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又颇受鄙薄。爱惜生命,又不愿意将生命投入到求功谋利之中,可见中国文人对于生命的功能有着别样的理解。然而这个理解既自不清晰,也就不易达到,但又分明要矻矻去追求它,其中的苦闷也就理所当然了。
  日本文人对于中国文人的这一“道”,心醉神迷,在它的文化里发扬光大,所以就总是有那么一点寂寞和伤感在其中了。
  而中国文人里面,也有旷达的,一则以怪诞,一则以超然,总之是“无所谓”,但是是不是真的能够想清楚、放得下,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比如苏东坡在黄州写了很多表示自己不在乎的诗文,但是他的《寒食诗》是有真迹留下来的,字里行间的寂寥落寞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的。旷达的高人或许是有的,但是留下诗文的,大多是这样自欺欺人的,现在想来,反不如杨万里的一些“小结骨”来得坦诚。
其他文献
呂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毋庸置疑,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真正实现“引课堂教学之水浇课外阅读之田”,值得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认真地思考与研究。笔者认为,要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可以从以
创新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英明决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实践创新可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都会拼命摇头,连喊:头疼!那还不是因为作文教学往往会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从审题到选材,从要求到方法……条分缕析,引经据典,实在是有够一本正经
英国作家萨克雷对于习惯有这样的说法:“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作家对于习惯的精辟论述一语道出了习惯的重要性。我国许多教育先行者也
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知道,非智力因素包括一个人的信仰、道德、意志、情感、兴趣等内容。实验证明,人类个体智商水平的差异并不大,正
道德的评价标准应是:凡损害社会和他人以及自身利益的行为,都是因其不符合道德目的,因而是不道德的,恶的;凡是有利于或无害于社会和他人以及自身利益的行为,都因其符合道德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新课改之后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更好的在小学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个性 小学语文 主体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参与度很低。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大目标,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存在政治行为能力差,参与主体意识低,参与渠道不畅通,非制
高中历史内容较多、体系复杂,因此,上好高中历史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疫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的一种新型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对核酸疫苗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伦理学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