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数学有效教学设计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巧妙设计促进探究、回头检望消化知识、设置问题结束课程等四个方面,对中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技巧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巧妙设计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新授知识的巧妙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般说来,一个引入新课至少需要完成下列四个任务中的一个: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和组织指引。
  例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①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②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 ∠B ∠C=180°,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设计问题引起注意导入的关键在于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它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与新知识密切联系。
  
  二、巧妙设计,促进探究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有效控制,开始可慢些,保证每位学生都明确探究的问题,而后再进入真正的探究。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图像或精辟的语言等作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下为什么行不通,然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当学生探究的思路尚可但繁琐的时候,教师应及时肯定,指出更优的方法,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对一题多解的探究,学生的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这时往往最难控制教学的时间。但是,“保底不封顶”的原则应该遵守,教学的基本任务要完成,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过课后或“学习园地”的渠道公布。探究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失误的探究思路,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瓷砖的铺设”时,笔者播放一段影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充满各种不同的图形,引入瓷砖的铺设的课题。什么样的正多边形地板砖铺设地面不留空隙?正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的地板砖是否可以任意铺设?能否组合铺设?能组合成多少种铺设方法?笔者提供若干种纸质地板砖模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索研究。然后让学生交流各种铺设瓷砖的方法,学生动手实践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四边形都能那样铺满地面,最后,学生得出结论,一般方式:围绕某一顶点铺满地面;某些特殊情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的地板砖任意铺设;多边形组合铺设,每个多边形的内角的和必须满足360°,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
  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当提出“抛出的球会下落”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学生的回答有三种:(1)确定事件中的必然事件,因为地球有吸引力;(2)不确定事件,如氢气球会上升;(3)不确定事件,当速度大于每秒9.8km时,也可以不下落。由此,学生在“做”数学活动中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三、回头检望,消化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只听不做、不讲、不练、不背、不经常地复习,就算听懂了也会忘记,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新知识的探究、操练和复习中都应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以加深、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消化知识的常见方法是解题,教师设计安排的题目有梯度,不过解题应不仅仅限于完成书面习题,有时可以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变化的学习方法比单调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方程”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两学生在踢足球休息之余,发现足球是由白色六边形和黑色五边形的皮相间缝合而成,A学生数到共12块黑五边形,B学生却总也数不清白色六边形到底有多少块,谁有办法能帮他算出来?在探索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你能用方程解答这个问题吗?通过设置问题串,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建立猜想、交流讨论、用数学符号表示、给出计算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从而发现身边熟知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也消化了所学知识。
  
  四、设置问题,结束课程
  
  在教学中,教师在结束课程时,将学习适当引申,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设置问题,带出下节的课题,埋下伏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习题课结尾时,笔者提出如下问题:今天我们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或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或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没有实数根,它们都是与b2-4ac的值有关,同学们不解方程能否判定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呢?请总结其规律。结尾一席话,激起学生施展才华的欲望,急于想知道怎么判定,促使学生课下去探索、研究、总结,同时为下节课——根的判别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地钻研教材,把握知识分布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巧妙优化教学设计,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奚字华.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但部分教师在认识与操作层面上存在着不少误区,甚至严重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  关键词: 数学探究式教学 误区 建议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数学探究正日益成为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对改变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
从军事训练的特点出发,指出了研究军事训练DIS的必要性,探讨了DIS的内容、特点和方法,对DIS建模进行研究,提出了军事训练DIS建模的框架及发展方向.
本文在回顾军事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九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5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夜的故事:龙耳朵,乌鸦嘴rn各位客官,多谢大家捧场,说书人九聋子在这儿给各位请安了!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下九聋子初自南闽小地方来,今晚上斗胆在这满城
期刊
2002年1月23~24日,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与Sony公司共同主办的“高清电视制作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广州大厦举行.来自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视传媒股份有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实验)》指出:“短文改错试题给出一篇约100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结合语篇对每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