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堂绽放异彩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怎样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绽放异彩取得高效呢?
  一、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课堂充满乐趣
  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结合得最为紧密,几乎所有的阅读材料、鲜活事例都来自于生活。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 “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向生活化的课堂努力迈进。如:《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我设计了记者在线环节,采访了学生几个生活化的问题:1、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面对挫折的?2、面对挫折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3、你还有什么疑问、困惑吗?说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让学生敞开心扉,有话可说。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二、用兴趣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乐趣
  我们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揚、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在设计《挫而不折积极进取》的导入,我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天使、蝴蝶、小狗中一一做出选择(“天使”代表盲目硬拼的失败者;“蝴蝶”代表积极进取的胜利者;“小狗”代表一蹶不振的懦夫),选择之后与结果对照引发学生心理与情境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新课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为使导课更加完整,我进一步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战胜挫折?(战胜挫折的方式、方法),以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三、用激情点燃学习者的热情,让课堂绽放激情
  索利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到: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我想这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才会出现。由于这种交流,学生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例如:在以前的教学中一上课就板着脸批评、数落学生的现象经常出现,这样很容易使自己和学生间产生距离感,互相无法靠近。所以,在一节课的开始我试着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除了此种交流之外,我还学到了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记得在学习《学会与父母沟通》一课时曾问到 “你为你的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一男生回答此问题时有些难为情,说不出口,我及时地用真诚的、信任的目光去鼓励他,结果他终于勇气十足地说出了心里话:“我觉得我为爸爸妈妈做得实在是太少了……”,  在说的同时还留下了眼泪,他的举动感染了其他的同学,一女生趴在桌上失声痛哭。这堂课使我和学生的心里都充满了感动。我从中也感悟到: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渲泄,需要沟通。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是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再者教师在上课时微小的动作也能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如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我不要站在讲台冷眼旁观,而是来到他们各小组,认真听,参与其中,有必要时可以在组内发言;看到学生开小差,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暗示其改正;上课与学生谈话时,要上身略有前倾。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四、让体验走进课堂,使体验发展学习者的智能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的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点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讲《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我设计了“绑腿二人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做到以知导行;在《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中田甜因为高位截瘫只能用嘴咬着筷子敲击键盘制作动画,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田甜的艰辛、体会到挫折,我设计了用嘴咬住笔在纸上画画的活动,学生通过用嘴画画、表演等形式体验挫折,感受挫折,心灵得到震撼,从而鼓起战胜挫折的信心,并体验学习的乐趣,进而会学、学会。
其他文献
<正>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明代小说时,用了大约两章的篇幅讲了“人情小说”。他说:“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我们可以把这段论述划分出以下三层含义:1.这里所说的“人情”是有别于“神魔”小说而言的,即此类作品的描述对象是世俗的人类
2008年1月13日起,兴安县气温骤然下降。随后,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袭击了兴安全境。面对突然来临的重大冰雪灾害,华江瑶族乡锐炜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自然村党小组为
<正> 李布青《金瓶梅俚语俗谚》因立目误作:“谁打锣”,导致“谁干的事,后果由谁承当”之误释。罗,不是打击乐器锣鼓之锣;而是筛米罗面之罗。然而也并不是魏子云先生《注释》:“‘打罗’指粮米上磨前的筛检过程”,而是麦上磨之后,出粉之前的“过罗”。罗,为马尾或铜绢所制。一般小量的面,是在簸罗中置罗架,以手推动架上之罗,去麸出面,此为开放式的。加工面粉量大者则有“罗柜”,是为封闭式的。罗,置于柜中与柜外连杆连动:脚踏踏板驱动连杆,往复皆撞立柱震动罗,面落柜中,由出口取出,与今时之震动筛原理相同。因每
作为语文教学阶段的难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作文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这对小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
<正> 中华民族由于地域和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过于长久,文学艺术传统中也是趋同盛于求异,继承盛于创新。这对于凝聚一个民族的向心力、积淀她的文化厚土来说,肯定曾有过积极的意义,而它的负面效应也是不言而喻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破解“三农”问题这个瓶颈,其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采取六项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民主法制
摘 要:批判理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一种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社会理论。它旨在揭露现代化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作用,显然,教育作为社会母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负面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霍克海默 批判理论 现代教育  一、技术理性批判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必须成为教育事业基本的、贯彻始终的组成部分;人们既要懂得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环境,更要能够评价、选择和比较如何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
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一个艰难的历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马克思思想进程的独特性质,并显示出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克列茨纳赫、巴黎和布鲁塞尔三个阶段,其代表著作分别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开始转变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开始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创立唯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