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对抗疾病的好“陪练”

来源 :红领巾·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嗨!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幼儿园毕业后去小学报名时,装在你小书包里的那个“疫苗接种本”吗?翻开看看,里面差不多列了十几种疫苗的名称和注射时间,在上小学之前,我们必须要完成其中一些疫苗的注射。疫苗的本领可不小,我们的健康成长,可离不开它们的保驾护航。
  第一支疫苗
  1 800多年前,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十几年间,罗马帝国总人口的1/3被瘟疫夺去了生命。那些在瘟疫中幸存的人不是眼睛瞎了,就是面部严重变形。这场瘟疫的元凶就是古老的恶性传染病——天花。天花在世界各地残害着无数生灵。17~18世纪,天花在欧洲造成1.5亿人死亡,连至高无上的国王也难逃厄运,英国、俄国、德国的几位国王就是死于天花。
  1766年,英国人爱德华·琴纳当实习医生时,偶然听一位在农场挤牛奶的女工说:“天花四处流行,但我们农场的挤奶女工没有一人得病。有人说,这是因为长了牛痘。”几年后,琴纳成了一名正式的医生,开始探索防治天花的办法。他偶然间想起了那名挤奶女工说过的话,于是,赶到农场进行调查。
  琴纳发现,牛痘和天花十分相似,人体中产生的抗牛痘能力也能够预防天花。根据这一推断,琴纳从一个挤奶女工手上的牛痘脓包中抽取了一些液体,注射到一个8岁的男孩身上。如事先所料,这名男孩患了牛痘,但很快就恢复了,而且再也没有感染天花。
  实践和后来的科学研究都表明,牛痘对人体的伤害很小,可以作为人体天花疫苗。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作为药物而广泛使用的疫苗。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肆虐了几千年的天花病已经被人类彻底消灭,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会得天花了。
  疫苗是“陪练”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疫苗的毒性尤其明显,因为,它们是由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既然疫苗可能导致危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注射疫苗呢?
  我们的身边处处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坏家伙”,肉眼难辨的病原体(包括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就是潜在的威胁之一。当然,我们的身体对这些可恶的小家伙并非束手无策,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城墙”——免疫系统。然而,免疫系统并非牢不可破,如果遇到攻击性很强的病原体,免疫系统也难以对付。因此,我们需要让免疫系统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在练习拳击、跆拳道等武术时,往往需要一个陪练来增强我们的本领。与此类似,疫苗就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陪练”,它们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让病原体无法伤害我们。
  用“种子”培育出疫苗
  我们现在常用的疫苗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生产厂家利用病原体作为“种子”进行培育,然后把“收获”到的病原体进行减毒或者灭活处理,从而得到疫苗。
  培育疫苗的“土壤”各不相同。就拿甲型流感疫苗来说吧,培育甲型流感疫苗的“土壤”是即将要发育成小鸡的鸡蛋。工作人员将流感病毒的“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注射到被精选出来的鸡蛋中,随后将鸡蛋放进密闭、无菌、恒温的孵化室中,使病毒快速繁殖。
  三四天后,“收获”病毒的时间就到了。工作人员将蛋壳敲开一个小洞,用针头将含有大量病毒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往病毒液体中加入灭活药剂,让这些病毒死亡。死亡的病毒就再也没有感染人体的能力了,但是,它们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那部分化学物质还存在。
  这样,甲型流感疫苗被生产出来了。经过一系列检测后,合格的疫苗就会被“冷鲜”保存,然后运送到疫苗接种站。
  疫苗对环境温度极其敏感,不同疫苗要求的低温环境不同,一般为2℃~8℃。存放疫苗的环境温度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疫苗就有可能失效。
  不同的传染病,
  需要不同的“陪练”
  就像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陪练一样,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疫苗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针对同一类传染病,我们也不能因注射了疫苗就高枕无忧了。因为,病原体(尤其是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如果它们快速地改变了自己的基因,原有的疫苗就会失效。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流感病毒,它们的变异能力超强,目前已经演化出了100多种不同的流感病毒。
  小朋友比较害怕打针。为此,科学家想出了把多种疫苗混合在一支针剂里的办法,就是说,打一针就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疫苗也并非一定要通过打针的方式注射到体内,也可以通过像吃药那样的方式口服。比如,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口服的疫苗,俗称“糖丸”,这种疫苗我国已经使用很多年了;另一种是灭活小儿麻痹症疫苗,即注射用的疫苗。由于“糖丸”含有活病毒,因此不能用热水服用,以免将疫苗中的活病毒杀死,失去作用。
  除了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性疫苗”,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可以攻克癌症的“治疗性疫苗”。这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于2013年12月被美国的《科学》杂志评选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就可以用疫苗来治疗癌症了。
  注射疫苗注意事项:
  1.体质比较弱的小朋友容易遭受疫苗的伤害。因为,疫苗的作用是轻微地攻击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但是,它们毕竟是在攻击我们,体质太弱的小朋友就难以抵挡这样的攻击。
  2.一些容易过敏的小朋友也容易遭受疫苗的伤害。比如,有些小朋友对鸡蛋过敏,他们就不能注射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因为,这些疫苗是通过鸡蛋培养的,多少含有鸡蛋的成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疫苗中残留有牛奶成分,那些对牛奶过敏的小朋友就不能注射这种疫苗。因此,小朋友在注射疫苗之前,应该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及过敏病史。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3-0002-03    《物理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中考,把科学探
相信大家對喷泉一定不陌生。当高高的水柱喷涌而出的那一刻,你是不是觉得很美、很酷炫?今天,小编教你几招,自己动手也能造出一款迷你喷泉。一起来试试吧。
摘 要:课题设计论证是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与立项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最主要的内容。课题设计论证结构要完整合理,论述要科学准确,研究内容具有创新之处。包含课题设计论证的《课题申请·评审书》的填写,应做到行文规范,术语准确,研究能力、课题经费确有保障。  关键词:课题设计论证;基本结构;申请评审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
摘 要:通过分析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介绍“文学圈”阅读模式的内涵、操作流程,重点阐释教师在“文学圈”模式下扮演的角色。“文学圈”阅读模式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其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主导者向学生的辅助者、阅读的参与者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文学圈”;广泛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
又到了吃冰激凌季节!今天,我们来给冰激凌加点儿“料”,讓你做一个真正懂冰激凌的,有内涵的“吃货”。
摘 要: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说明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证明教师期望是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可以左右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最美好情感。  关键词:心理辅导;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非智力因素开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18-02  
摘要:品德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品德教材的更名不仅仅是内容的更改,也更是之后的教与学的重大改变。人教版七年级品德教材由《思想品德》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不仅在结构和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而且在内在精神方面做了很大的提升,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单元引导语的方面;教材各板块的精心构思方面;生活化的场景设置方面;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内在精神变化主要表现在思辨方面;活动方面;文化传承方面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话可一点儿都不假。这几天,雨就一直纷纷扬扬地下着,害得我不得不蜷(qu1n)缩在植物的根茎(j~ng)或向阳的土缝间。这儿温暖湿润,处于半阴环境,既不热,也不冷。  我栖(q~)身的这丛灌木,哎,叫什么来着?啊,我想起来了,它叫清明花。今早,我听院子里的小女孩叫道:“清明花开了!”想来是因为它在清明节前后开花的原因吧。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棣(d
为什么说人走路时摆动双臂是最节能的走路方式?  科学家发现,行走时保持双臂不动所耗费的体能比摆动双臂时的多12%。这是因为行走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自然的晃动,这种晃动同时也带动了手臂像钟摆一样运动,这样有助于身体保持协调,避免大幅度的晃动。如果你有意识地去控制这一自然动作,不让手臂摆动起来,反而会增加体能的消耗。  为什么耳机绳很容易缠在一起?  当你从口袋里掏出耳机绳时,往往发现它又缠成了难以解
摘要:新课改强调学生创造型阅读,强调学生课堂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然而,有些语文阅读课堂虽然热闹,却没有对学生阅读进行必要、有效的指导。通过《木兰诗》阅读教学示例,以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预设生成;智慧启迪;提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5-0030-02    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