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企业是社会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小企业应通过提升预算管理能力,切实实现自身发展,提高预算成果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小企业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原则和特点,然后讨论了预算管理的几种主要方式,在研究、分析并肯定了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后,从我国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出发,指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一、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且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从划分标准上来说,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属于“长期固定型”,而是“动态变化型”,即在国家形势、社会经济形势等处于不同的阶段和状态时,對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划分指标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主要有企业规模、企业员工人数、资产总值等。
在我国,中小企业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中小企业在减少失业率、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国民经济,维护社会平衡、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预算管理是指国家机关、团体或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管理。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对于促进任何一个行业、机构的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算管理一般包含两个主要原则,一是预算的目标和具体计划不能脱离行业本身或是单位本身的长期战略目标,只有预算的目标和行业或单位本身的目标同步,预算才可能是有效的。二是预算不能是纯文字化和信息化的表现方式,而应该具备数据化和实际可执行这两大特点,因为数据化是明确目标的前提条件,而实际可执行是保证预算能够进行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基础条件。
(三)中小企业预算管理的特点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质量,而只有预算落实到各个环节当中,经营成果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所以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营整个过程,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中小企业当中,预算的编制时间一般会被控制在会计期末,此时所编制的预算会成为企业在下一会计年度中的有效计划和参考,并且在下一会计年度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根据所做预算来进行企业财务情况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和调整。
二、中小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专人负责,全员参与
在中小企业中,为了顺利推进预算工作的进行,实施的预算管理主要为“专人负责,全员参与”,从预算编制开始,就要先确定编制预算的主要负责人员和全部参与人员,其中,负责整个预算编制程序的一般为财务经理,而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的应为所有预算执行人员。而在之后的预算具体实行阶段,仍旧是由专人负责总体执行方向,同时进行监督和及时调整,而执行人员需要落实具体工作。这种“专人负责,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工具分析,科学预算
在中小企业中,为了促进企业长期战略与企业经营情况的连接和融合,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企业最高管理层或预算管理工作负责人,一般会用本量利分析等工具,对包括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在内的各项企业预算计划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调整,从而对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平衡,达到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三、中小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主要进行有形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内部创造经济收益,实现企业的稳定生存和长远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形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意味着生产性耗费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大,而进行全面预算是中小企业及时控制和调整物质消耗支出的重要基础,对中小企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显著且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了解资源利用和资源耗费的前提,而只有了解了相关情况,才能及时控制资源的配置和耗费,并在此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中小企业正确分析工作成本高低、做出优质决策、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四、中小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机制与体系不健全
1、预算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中预算机制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导致预算编制不具有系统性,较为随意和盲目。而由于预算机制的不完善,会使预算编制的数据基础缺乏有效性和真实性,直接导致一些企业多次出现超出预算的问题,而由于预算机制还包括对企业人员的预算工作管理,因此预算机制的疏漏必然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预算体系不合理
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和成本高等原因,往往不会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监督体系,因为没有合理的预算考核和监督体系,企业其他责任部门往往认为预算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的制定及监督均应由财务部门来执行,导致了各部门在预算工作上的敷衍和懈怠,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影响了预算工作的执行效果。
(二)预算工作失衡
1、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
部分企业对预算执行管理的力度不够,而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的跟踪管理和预算执行差异分析。
在中小企业中,由于预算编制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其往往会对预算编制工作较为重视,高层领导在预算编制工作上对各部门也会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预算编制工作完成以后,预算执行工作往往很难继续受到高度重视,造成了“轻预算执行”的后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领导层对预算执行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松散,导致企业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动力和执行压力不足;二是各部门在失去领导层的严格监督和刚性约束后,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争取财政资金,而忽略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成效,最终导致预算执行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
2、企业高层与部门预算编制目标存在矛盾
由于中小企业高层领导和各部门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因此,在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矛盾。
一般来说,企业高层领导往往是从企业整体出发制定预算目标,更多傾向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企业各部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成短期的预算目标。基于此,将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出现无法良性衔接的情况,造成预算目标失衡。
五、中小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1、培养意识,引导思想
培养预算管理思维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中小企业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层应培养自身思维意识,提高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做好相关思想观念的引导。
2、结合企业文化,形成氛围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思维的教育工作,使整个企业内部形成重视预算管理的氛围,并应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融合,让全体企业员工甚至整个中小企业领域,都能深刻认识到“预算及其成本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提高重视程度。
(二)严格规范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1、严格要求,深度规范
在培养和加强中小企业员工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基础上,严格规范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要求预算人员根据单位的总体方向和长期战略,制定具有数量化和可执行化两大特征的预算目标,预算目标不仅要符合企业规范,同时要与行业规范和行业趋势相适应。
2、全面分析,合理配置
根据收入计划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基于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配置,这里的“配置”指的是将预算的总体计划分解配置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工作中去;其二,要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小组和一套明确的奖惩措施,监督小组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将奖惩措施全面落实于全体员工,以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预算管理的发展。
六、结束语
为了实现提升竞争力、赢得长远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等目标,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解决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重视度较低,预算机制不够完善,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这需要中小企业全体员工在深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增强工作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以共同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征,王玲.全面预算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2017,(4):7-9.
[2]冯俊.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经济管理,2016,(4):52.
[3]陆凤莲.中小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2013,12(8):17-18.
关键词: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一、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且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从划分标准上来说,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属于“长期固定型”,而是“动态变化型”,即在国家形势、社会经济形势等处于不同的阶段和状态时,對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划分指标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主要有企业规模、企业员工人数、资产总值等。
在我国,中小企业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中小企业在减少失业率、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国民经济,维护社会平衡、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预算管理是指国家机关、团体或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管理。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对于促进任何一个行业、机构的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算管理一般包含两个主要原则,一是预算的目标和具体计划不能脱离行业本身或是单位本身的长期战略目标,只有预算的目标和行业或单位本身的目标同步,预算才可能是有效的。二是预算不能是纯文字化和信息化的表现方式,而应该具备数据化和实际可执行这两大特点,因为数据化是明确目标的前提条件,而实际可执行是保证预算能够进行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基础条件。
(三)中小企业预算管理的特点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质量,而只有预算落实到各个环节当中,经营成果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所以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营整个过程,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中小企业当中,预算的编制时间一般会被控制在会计期末,此时所编制的预算会成为企业在下一会计年度中的有效计划和参考,并且在下一会计年度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根据所做预算来进行企业财务情况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和调整。
二、中小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专人负责,全员参与
在中小企业中,为了顺利推进预算工作的进行,实施的预算管理主要为“专人负责,全员参与”,从预算编制开始,就要先确定编制预算的主要负责人员和全部参与人员,其中,负责整个预算编制程序的一般为财务经理,而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的应为所有预算执行人员。而在之后的预算具体实行阶段,仍旧是由专人负责总体执行方向,同时进行监督和及时调整,而执行人员需要落实具体工作。这种“专人负责,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工具分析,科学预算
在中小企业中,为了促进企业长期战略与企业经营情况的连接和融合,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企业最高管理层或预算管理工作负责人,一般会用本量利分析等工具,对包括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在内的各项企业预算计划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调整,从而对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平衡,达到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三、中小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主要进行有形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内部创造经济收益,实现企业的稳定生存和长远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形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意味着生产性耗费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大,而进行全面预算是中小企业及时控制和调整物质消耗支出的重要基础,对中小企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显著且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做好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了解资源利用和资源耗费的前提,而只有了解了相关情况,才能及时控制资源的配置和耗费,并在此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中小企业正确分析工作成本高低、做出优质决策、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四、中小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机制与体系不健全
1、预算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中预算机制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导致预算编制不具有系统性,较为随意和盲目。而由于预算机制的不完善,会使预算编制的数据基础缺乏有效性和真实性,直接导致一些企业多次出现超出预算的问题,而由于预算机制还包括对企业人员的预算工作管理,因此预算机制的疏漏必然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预算管理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预算体系不合理
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和成本高等原因,往往不会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等监督体系,因为没有合理的预算考核和监督体系,企业其他责任部门往往认为预算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的制定及监督均应由财务部门来执行,导致了各部门在预算工作上的敷衍和懈怠,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影响了预算工作的执行效果。
(二)预算工作失衡
1、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
部分企业对预算执行管理的力度不够,而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预算的跟踪管理和预算执行差异分析。
在中小企业中,由于预算编制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其往往会对预算编制工作较为重视,高层领导在预算编制工作上对各部门也会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预算编制工作完成以后,预算执行工作往往很难继续受到高度重视,造成了“轻预算执行”的后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领导层对预算执行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松散,导致企业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动力和执行压力不足;二是各部门在失去领导层的严格监督和刚性约束后,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争取财政资金,而忽略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成效,最终导致预算执行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
2、企业高层与部门预算编制目标存在矛盾
由于中小企业高层领导和各部门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因此,在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矛盾。
一般来说,企业高层领导往往是从企业整体出发制定预算目标,更多傾向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企业各部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成短期的预算目标。基于此,将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出现无法良性衔接的情况,造成预算目标失衡。
五、中小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1、培养意识,引导思想
培养预算管理思维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管理的重视程度,是中小企业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层应培养自身思维意识,提高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做好相关思想观念的引导。
2、结合企业文化,形成氛围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思维的教育工作,使整个企业内部形成重视预算管理的氛围,并应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融合,让全体企业员工甚至整个中小企业领域,都能深刻认识到“预算及其成本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提高重视程度。
(二)严格规范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
1、严格要求,深度规范
在培养和加强中小企业员工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基础上,严格规范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措施。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要求预算人员根据单位的总体方向和长期战略,制定具有数量化和可执行化两大特征的预算目标,预算目标不仅要符合企业规范,同时要与行业规范和行业趋势相适应。
2、全面分析,合理配置
根据收入计划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基于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配置,这里的“配置”指的是将预算的总体计划分解配置到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工作中去;其二,要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小组和一套明确的奖惩措施,监督小组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将奖惩措施全面落实于全体员工,以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预算管理的发展。
六、结束语
为了实现提升竞争力、赢得长远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等目标,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解决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重视度较低,预算机制不够完善,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这需要中小企业全体员工在深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增强工作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以共同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征,王玲.全面预算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2017,(4):7-9.
[2]冯俊.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经济管理,2016,(4):52.
[3]陆凤莲.中小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2013,12(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