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民凯恩》的叙事迷宫为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提供了可行性。童年凯恩母子分离的长镜头,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精神分析揭示了小凯恩只认同母亲而否定父亲及替身父亲的心理动机。潜文本分析出,小凯恩的童年境遇有导演自我投射的影子。小木屋回应了“从平民到总统”美国神话的想象。影片寓言性地描绘了失落的欧洲文明世界。
  关键词:奥逊.威尔斯 《公民凯恩》 潜文本 精神分析 政治寓言
  《公民凯恩》(1940)复杂精致的叙事迷宫构筑了接受者深度阅读的壁垒:奥逊·威尔斯主导的凯恩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然而,主导者有意打乱的因果关系让剧情走向超越了接受者对叙事的心理期待,而叙述者的限制型视角也使凯恩的人物认知指向了丰饶而暧昧的多重含义《公民凯恩》的叙事始于凯恩死因的调查,结果呈现的却是凯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奥逊·威尔斯曾说:“凯恩是自私的,也是无私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混蛋;是一个大人物,也是一个小人物。”影片中五个叙述者的有限认知使得凯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全凭观者决断,无意中提供了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的可行性。
  在银行家撒切尔的有限认知里,青年凯恩激进而自负,并持续地与之对抗;在第二任妻子苏珊和管家雷蒙的认知范围里,晚年凯恩远离公众,恋物癖般购买与收藏各类东西,在仙乐都庄园过着孤独的生活。如果追溯因果关系,凯恩童年时期的母子分离事件与成年凯恩的心理动机紧密关联。青年凯恩与撒切尔的冲突以及晚年凯恩的集物癖好指示着我们回溯到两个长镜头里童年凯恩初始创伤的场景。
  一、事件与影像叙事
  聚焦于童年凯恩与母亲分离事件的景深镜头已成影史经典,影片用两个长镜头做了完美呈现。镜头景深里,小凯恩在雪地上快乐玩耍,把雪球掷向客栈的木制招牌。镜头缓缓后拉,银幕外的母亲玛丽入画,左手扶住窗框注视着窗外的小凯恩,目光极尽关爱。奥逊·威尔斯通过位于镜头前景的玛丽的面积占比强调了母亲及母爱对小凯恩的重要性。镜头向右方后退,景框移至室内,面部浸在阴影里的撒切尔右侧入画。伴随撒切尔的对白,窗框把玛丽和小凯恩隔离开来。镜头继续后退,母亲面无表情地走向镜头,父亲吉姆左前方入画,呈现出前中后的纵深空间层次。父亲在穿着和形象上与撒切尔形成鲜明对比:一个西装革履,头发精心梳理,动作文雅;一个工装随意,头发杂乱无章,说话粗鲁。随着母亲向镜头移动,母亲的关爱也与小凯恩渐行渐远。镜头继续后拉,深焦镜头里,母亲和撒切尔分坐桌旁位于前景,父亲中景站立,喋喋不休地唠叨、抱怨、抗议。父亲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可见一斑。父亲走向镜头,五万美元改变了其立场。小凯恩后景消失,喻示着他的感受和意见明显缺席。镜头上摇,父亲走向后景,关上窗户。父亲的动作意味着吉姆同意了玛丽的决断,说明父亲的多变和善变以及父子感情远不如母子感情坚固。镜头后跟,母亲走向后景,打开窗户。这个动作进一步强化了母亲之于父亲的强势地位,尽管金钱让父亲放弃了小凯恩,但母亲还是难舍母子分离。
  镜头切换后的近景镜头,视角微仰,母亲位于画面右侧前景,而位于中后景的父亲和撒切尔则分居画面两侧,目光皆聚集到母亲身上。母亲的冷峻神情和语言节奏,吸引观者再次注意到母亲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尽管父亲和撒切尔在文明程度上形成鲜明对比,但任谁也不能取代母亲。母亲早早地为小凯恩准备好行李的行为诠释了玛丽果敢、决断、深谋远虑的性格。镜头横摇,景框移至室外,前景中母亲和撤切尔把小凯恩夹在中间,母子即将到来的分离对小凯恩造成了很大伤害。撒切尔貌似友好的动作却激起小凯恩的反抗,而已经改变立场的父亲又引发了父子冲突。
  通过两个长镜头的全知视点、深焦镜头、前景构图、纵深构图、仰拍视角、人物动作、语言节奏等视听手段,奥逊·威尔斯给观者传递了此类信息:母亲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果敢、决断、深谋远虑,服装、语言、行为等积极向上层社会靠拢;而父亲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穿着邋遢随意、语言唠叨、见钱眼开、目光短浅、言行粗鲁,是典型的社会下层人士。耽于快乐玩耍的童年凯恩却不明就里,与父母微妙的关系,同时撒切尔带有金钱意味的强势闯入,为青年凯恩与撒切尔的冲突以及晚年凯恩的集物癖好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与精神分析
  两个长镜头所叙述的事件为观者呈现了童年凯恩、母亲玛丽、父亲吉姆之间复杂微妙的三角关系。三者关系中,母亲对小凯恩至关重要,决定了小凯恩成年后人格的变化,这种成长需倚重弗洛伊德理论来分析和说明。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大成就是建构了男性成长的有关论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存在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人格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本我、自我、超我。研究结论是,男性成年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性器期结束时形成的。性器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时期,“儿童对母亲产生强烈的积极情感……对父亲表示憎恨,(父亲)被看作是获得母亲关怀和慈爱的敌手”。性器期也是超我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溯源于父母……的影响”,如果儿童在超我阶段形成固结,以后会在整个成年生活里有所体现。
  父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会影响到儿童的成长。一个强大的父亲比一个懦弱的父亲更容易让孩子认同,如果母亲过于强势而在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男孩就很可能只认同母亲而否定父亲。就小凯恩而言,母亲过于强势又有一定教养和见识,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而父亲唠叨、懦弱、粗鲁,在家庭中处于次要地位,小凯恩还时常面临肉体上的暴力威胁。显然,小凯恩潜意识里是否定父亲而认同母亲的,他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强势和主导一切的能力。撒切尔从父母身边带走小凯恩,充当其监护人,是事实上的替身父亲。正是撒切尔剥离了小凯恩与母亲的亲密关系,让其一直停留在與母亲分离的时刻,也就一直处于俄狄浦斯情结时期。于是,小凯恩对替身父亲也充满了俄狄浦斯式的敌意;理所应当的,小凯恩也无法认同替身父亲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上层社会的规则和要求。小凯恩在超我形成阶段的固结,让长大后有人格缺陷的青年凯恩与撒切尔一直处于对抗和冲突之中。
  撒切尔从父母身边带走小凯恩,成为替身父亲,使得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缺失了关键一环。小凯恩失去了无法割舍的母爱,为压抑自己情感缺失的焦虑,就直接投射到了童年时写有“玫瑰花蕾”字样的小雪橇以及越来越宏富的物品收集上,养成了逐渐加剧的集物癖。
  三、投射与政治寓言
  小凯恩离开小镇的事件,不仅提供了可供分析的文本信息,还具有了可供深入挖掘的潜文本信息。二十五岁的奥·威尔斯拍出了傲视影史的《公民凯恩》,被誉为一代天才。正如波德莱尔所言,天才是那种可以随心所欲回到童年的人。奥逊·威尔斯主导了小凯恩的童年,主导了母子分离,无不具有自我投射的影子。奥逊·威尔斯在孩童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九岁时,母亲因肝炎去世;十五岁时,曾为落魄的发明家和酒鬼的父亲死于心肾衰竭。奥逊·威尔斯的孤儿状态看似自得其乐,但其压抑的骨肉分离的焦虑却投射到电影创作中。他为小凯恩设计了母子分离的情节,到《安倍逊大族》(1942)中又把母子的伤心别离安置到乔治·米纳弗的身上。从而,奥逊·威尔斯在电影创作中发挥了自我的移置作用。
  奥逊·威尔斯六岁时随母迁往芝加哥,十五岁前随父周游世界,甚至到过上海。父亲死后,开始游历欧洲,去过爱尔兰和西班牙。所以,小凯恩被撒切尔从小镇带到大城市,同样是奥逊·威尔斯周游世界的映射和回响。
  凯恩离开偏僻的乡野小镇,拥有无尽财富,在大城市接受教育,后以独立参选人的身份竞选纽约州长,这是通向总统宝座的台阶。白宫的形象正对应了凯恩童年时期木屋的景象,从科罗拉多小木屋到白宫仅仅一步之遥。偏僻雪野中的小木屋回应了“从木屋到白宫”“从平民到总统”这个美国神话的想象,公民凯恩的人生轨迹也回应了大众对美国政治梦的渴求与实现。这时,奥逊·威尔斯成功地把美国人格化了。
  电影潜文本里,《公民凯恩》寓言性地描绘了失落的世界。譬如,19世纪下半叶欧洲人涌人美国的移民潮所遗留下的那个世界。1861年开始的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大量欧洲人移民美国,成为自由工人,推动了战后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美国1890年到1914年间的“改革时代”。正是欧洲人大量移民美国后,欧洲的文明中心渐次转移到美国,留下了令欧洲人神伤的失落的文明世界。如此,影片中雪野里的客栈与小镇让人无法不与欧洲的历史和政治相关联。
其他文献
即使在各种相亲节目层出不穷的“速配时代”,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结束一段感情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只要曾经有过投入,那么即使是主动提出分手的那方,也像是施展出了一记传说中的“七伤拳”:未曾伤人,先伤自己。当然,中拳的那方会更惨一些,只能一边默念着“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一边乞求时间来抚平伤痛。正如老生常谈说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凡走到分手这一步,总能找出“受伤”的原因。  经得起
摘要:“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从中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我国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影视剧中的国家形象也各有不同。电影创作属于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范畴,许多电影作品也参与到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中,更有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代表之作。影视作品能够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国家特质,或以史为鉴、警醒后人,或用来宣传新中国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崭新面貌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通过对能够反映各历史时期的
摘 要: 王安忆的著名长篇小说《长恨歌》 是海派文学的典型代表,其在写作过程中对小说故事结构有着精心的规划与安排,在众多小说当中有其独立性所在,作者旨在用现代西方的前沿叙述学相关理论来对这部小说的故事结构进行一次解剖,试图能够将其设计用意阐释出来,并对小说写作的技巧性设计有所论述。  关键词:长恨歌 叙述学 节奏 频率  一、《长恨歌》中节奏的艺术特色  (一)总体节奏的把握  《长恨歌》的整体故
摘要:小说《我们一无所有》的作者安东尼.马拉通过一幅不断辗转的油画《午后的空旷牧野》,连接并塑造了横跨苏联八十年的人物序列。在亲历、见证、回忆历史的多重维度中,作者借这一小人物群像探讨了历史事件对不同阶级的影响,同时揭示出个体生命在大历史中的存在意义。  关键词:安东尼.马拉 《我们一无所有》 历史叙述  个体作为历史长河的一员,各居不同位置,有些人阅读、见证历史,有些人以可见的方式参与、制造历史
摘 要: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萧红全集》 中的小说卷作为本文的资料来源,萧红的作品不在于抗战,因此没有绝对的政治立场;她的作品写人的生、老、病、死,这也是萧红最深切的人生感触。萧红作品不多,但精而典型,她的极端忠于内心感受、敏感又诚实,正是她作品的特点。笔者通过研读作品,对萧红小说中的亲子关系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萧红小说中涉及的家庭不少,形成了萧红小说中独特的家庭模式,笔者分析了萧红的个人经历,以
摘 要:科尔维尔的童年经历,他的秉性气质,是其沉默而又理性画风的根本源头。本文从瞬间与永恒、现实主义手法与超现实主义情境、写实形态与抽象意味、神秘感从哪里来、旁观者等五个方面展开对科尔维尔艺术风格的解析。从视觉到心理,层层剖析,多维度地展现出丰富而立体的科尔维尔艺术。  关键词:永恒 写实形态 超现实  亚历克斯·科尔维尔(Alex Colville)是20世纪著名的加拿大油画家, 1920年8月
摘 要:《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是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著作,在创作之初马洛斯想要对自己两位优秀导师与众不同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将导师优秀的品质进行概括,因此开始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马斯洛对其导师以及其他较为相似和优秀的人进行研究,最终将此类人称为“自我实现者”,同时从自我实现的方法途径、“我的选择”等角度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自我实现者具有优秀的属性特点,并且在追求、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  关键词
摘 要:叶灵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藏书大家。只不过,他的名声因年轻时和鲁迅的过节以及由此得来的“反动文人”帽子,而不那么为人所熟知。但提到藏书家,叶灵凤便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丰富的藏书与广泛的阅读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的创作。叶灵凤在小说、笔记、书话创作,以及方志研究等方面都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关键词: 叶灵凤 藏书家 情色文学 香港方志  叶灵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
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与《生死疲劳》交替完成写作的,通过两个文本的对读可以发现两部作品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探究作品《蛙》中“蛙”这一动物意象的使用。  关键词:《生死疲劳》 《蛙》 动物意象  有人说《蛙》是莫言作品中“口味较轻”的一部,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贬斥《蛙》的语言过于“不节制”,如果那些人看看莫言之前的作品,可能会改变这种观点。比如《檀香刑》里面对种种酷刑极度直接的描述,
摘 要: 种族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权势结构,长期以来,白人群体以强势身份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制造话语冲突以构建非和谐话语体系,而不礼貌话语往往是诱发冲突的导火索:积极不礼貌中负面称谓的使用削弱弱势群体成员的个体特质,直接不礼貌策略中直白命令句的使用强化弱势群体的等级意识,消极不礼貌的话语的使用进行话语内强势身份的构建。这在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最具典型性。本文基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