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的90例妇产科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心理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出院时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产期孕妇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2-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的90例妇产科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产妇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同时还无头盆不对称、无骨产道异常、无软产道异常、无妊娠并发症等。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0-34岁,平均为26.5岁,孕周37-41周,平均为39.5周;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1-35岁,平均为26.3岁,孕周38-41周,平均为38.8周。两组产妇在性别、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临产前心理护理:
产前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发放宣传小册子、讲座、播放VCD等,医护人员可以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以及自然分娩的好处。同时还要鼓励产妇进行产前呼吸锻炼、肌肉功能锻炼等,告知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这样可以让产妇了解和掌握分娩过程,从而提高阴道分娩信心,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前孕妇对家属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医护人员要鼓励家属多陪在产妇身边,尽量为产妇提供所需帮助。
1.2.2产时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后,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宫缩间隔时间、产房精神状况、胎心、大小便情况以及抬头下降情况等,如果发现特殊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向产妇说明相关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宫缩疼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房的机能,造成宫缩乏力,从而延长了产程。此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音乐疗法和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以达到稳定产妇情绪的目的。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指导产妇在宫缩疼痛期间如何进行休息,并指导正确的腹压方法,从而使产程顺利进行。第二产程心理护理:在此期间产妇可能会因为宫缩乏力、体力不支、运气不合理等影响,而出现腹压不足,此时医护人员除了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外,还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从而消除产妇的顾虑,增加其分娩信心。对疼痛比较敏感的产妇,除了进行相关心理疏导外,还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从而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产妇在分娩之后,极易出现兴奋激动、沮丧等情绪,并通过大脑皮层,对产妇子宫收缩调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大出血、宫缩乏力、胎盘残留、产后出血等。因此,产妇分娩后,如果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要待子宫收缩良好、胎盘娩出后才能告知产妇,这样可以避免产妇情绪激动。
1.2.3产后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由于受到妊娠期、内分泌失调等影响,极易诱发精神方面症状,尤其是畸形或新生儿性别不如意,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失望、食欲不振、自卑、睡眠质量不佳等情况,如果未对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大出血,甚至出现产后抑郁症。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了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护理之后,出院时产妇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入院时,同时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妊娠和分娩都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产妇心理的冲击,导致产妇心理压力急剧增加。临床上围产期孕妇经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妊娠高血压、新生儿窒息、习惯性流产、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给予产妇系统性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还能帮助产妇树立信心,降低大出血、难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出院时产妇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入院时,同时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明显好于对照组(91.11%),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围产期孕妇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母婴的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晗,谷明.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16(4):167-168.
[2] 招莉.心理护理对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6(7):95-96.
[3] 余筱慧.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56-57.
【关键词】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2-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的90例妇产科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产妇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同时还无头盆不对称、无骨产道异常、无软产道异常、无妊娠并发症等。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0-34岁,平均为26.5岁,孕周37-41周,平均为39.5周;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1-35岁,平均为26.3岁,孕周38-41周,平均为38.8周。两组产妇在性别、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临产前心理护理:
产前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发放宣传小册子、讲座、播放VCD等,医护人员可以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以及自然分娩的好处。同时还要鼓励产妇进行产前呼吸锻炼、肌肉功能锻炼等,告知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这样可以让产妇了解和掌握分娩过程,从而提高阴道分娩信心,缓解过度紧张的情绪,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前孕妇对家属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医护人员要鼓励家属多陪在产妇身边,尽量为产妇提供所需帮助。
1.2.2产时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后,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宫缩间隔时间、产房精神状况、胎心、大小便情况以及抬头下降情况等,如果发现特殊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向产妇说明相关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宫缩疼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房的机能,造成宫缩乏力,从而延长了产程。此时,医护人员可以采用音乐疗法和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以达到稳定产妇情绪的目的。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指导产妇在宫缩疼痛期间如何进行休息,并指导正确的腹压方法,从而使产程顺利进行。第二产程心理护理:在此期间产妇可能会因为宫缩乏力、体力不支、运气不合理等影响,而出现腹压不足,此时医护人员除了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外,还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从而消除产妇的顾虑,增加其分娩信心。对疼痛比较敏感的产妇,除了进行相关心理疏导外,还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从而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产妇在分娩之后,极易出现兴奋激动、沮丧等情绪,并通过大脑皮层,对产妇子宫收缩调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大出血、宫缩乏力、胎盘残留、产后出血等。因此,产妇分娩后,如果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要待子宫收缩良好、胎盘娩出后才能告知产妇,这样可以避免产妇情绪激动。
1.2.3产后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由于受到妊娠期、内分泌失调等影响,极易诱发精神方面症状,尤其是畸形或新生儿性别不如意,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失望、食欲不振、自卑、睡眠质量不佳等情况,如果未对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大出血,甚至出现产后抑郁症。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了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护理之后,出院时产妇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入院时,同时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妊娠和分娩都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产妇心理的冲击,导致产妇心理压力急剧增加。临床上围产期孕妇经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妊娠高血压、新生儿窒息、习惯性流产、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给予产妇系统性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还能帮助产妇树立信心,降低大出血、难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出院时产妇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入院时,同时实验组产妇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明显好于对照组(91.11%),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围产期孕妇实施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母婴的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晗,谷明.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16(4):167-168.
[2] 招莉.心理护理对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6(7):95-96.
[3] 余筱慧.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