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的华丽转身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m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越是豪华高档的场所,地址越简单,不会××路××苑×楼××座一长串,只需短短几个字,识途老马就心领神会。比如外滩三号,比如福1039、福1088……对一众精于美食又有老上海情结之众,不论是前朝名士还是当代精英乃至海外精于此道人士,都会定时呼朋唤友,在此相聚。
  现代人上餐馆,“吃”的目的只占一成左右,其他九成,则来自“吃”之外如氛围环境、服务及餐桌观感、餐馆建筑本身的历史沉淀,从而由仅需果腹而上升为餐饮文化。
  餐饮文化起源于法国。原先法国餐馆仅是饭铺,以让客人吃饱肚皮为宗旨。只有贵族家里进餐,才讲究氛围、精美的餐具和体贴精心的服务礼仪……后来,一些原先专为贵族服务的管家、厨师和仆人到社会上,自开餐厅,并将贵族餐饮文化如烛光、鲜花、音乐、精美餐具及餐厅氛围及佳肴等注入其中,一时,法国餐饮文化以豪华高雅贵气而闻名世界。
  福1039与此可谓异曲同工。1039经营者方氏家族家世显赫,自然对餐饮有独特之道,现经方家第三代嫡传并作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一所不挂会所之牌却具备一切私人会所具备的如私密性、高层次和服务个性化等优势的高级餐厅。事实上,出入福1039多为熟客,心目中已将1039视为自己的私人会所。
  餐馆里一应家具小摆饰乃至灯具,都是老板兼老上海收藏家方付亚芬女士精心搜集而来,许多物件的年月怕还是外婆的外婆那个年代,冉冉向你诉说摩登时代的上海流金岁月,并让你用舌尖去感受那个时代公馆人家的生活品位。因为这里员工队伍十分稳定,侍应生熟谙这里的每一个熟客,熟知他们的口味和喜欢的包间,心细如尘的服务如旧时公馆人家的老家人,令你一进门就有一种走进金粉世家的华贵感。
  正因为如此,1039可以讲晚晚座无虚席,几乎应接不暇。老板坚持高级餐厅不是大排档、快餐,排得密密集集的餐位挤满客人,看似火爆红旺,但决不是讲究典雅安静的高级餐厅所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策划装修,“福1088”作为金粉世家的又一个客厅开张了。
  “福1088”为两幢打通的、颇有西班牙风韵的三层住宅,位于与1039一箭之遥的镇宁路上。说起镇宁路,是后来新开的一条马路,原先是一片花园,仅有几条通向各宅的小径,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一带住宅大都起造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国际建筑界盛行西班牙风格,上海几乎与之同步,故有了这一列建筑外墙为水泥拉毛,圆拱形的门窗配有螺旋形柱装饰的典型西班牙伊斯兰元素的花园住宅。两幢住宅都为方老板的私人物业,难怪可以如此精心又自在地打出1088这又一幢原汁原味老上海公馆餐厅的金字招牌。
  两幢之一为老板方家的祖宅,老板祖父方旭东为当年北洋政府赫赫有名的“财神菩萨”,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幢房子。当时与之为邻的为李鸿章的小儿子,再过去为安徽寿州大户、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家的一房住宅。人说60年风水轮流转,而唯这对方家后人夫妇不仅守住了祖宅,还把这相邻洋房买了下来,开出“福1088”。方氏先祖在天之灵,当十分安慰欣喜——子孙争气呀!非但守业,而且创业。
  正如前文已叙,现今人们外出进餐,“吃”的比例只占进餐享受的二成,人们更多注重的是进餐的环境氛围、餐厅建筑的历史背景及服务水准。1088、1039,真正符合了现代人进餐的要求。
  然称为餐厅,“美味”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088、1039的主题,是海派风情的口味。何为“海派”?其实就是不断创新,以上海菜作本,充分大胆地融合各地饮食特色元素,而不是照抄照搬老上海菜单。
  1088不仅是1039的一个延伸,它更看重菜肴的创新,以适应喜尝新的客人不同口味。
  蟹粉配吐司、鹅肝配咸肉菜饭、苹果配仔鸡、松茸猪扒……这些看似相距甚远的原料经创意搭配和精心烹饪,不止令你齿颊留香,且从舌尖感性地体会了什么叫海派风情。
  一般中餐厅不大着重饭后甜品,但西餐中甜品却是整个进餐过程一个必不可缺的完美的句号。饭后甜品将是1088主打的一个重要项目。
  1088会加入午茶项目,但肯定不同广式饮茶也不是英式下午茶,就是1088海派风情特色的午茶。上海冰糕基础上加入乐口福味、可乐味、白兰地味等富有老上海特色却又是创新的口味:点心也会比传统的老上海点心丰富并要提高几个层次。1088已聘请了几位广东和上海点心师傅,还新配备了几台冰淇淋机器,决心在上海午茶上来个全新的亮相。
  至于鲍翅这种传统高价菜,在商务应酬上是唱主角的,因此顺理成章为1039和1088的招牌菜;同样的,上海人喜欢的红烧肉,由于是选料精致,肉猪是固定有信誉的来源,选料又是只限五花夹心肉,如此烧出来的红烧肉自然与众不同,岂可与一般的“外婆红烧肉”相比?那是货真价实的金粉世家世代口味打磨出来的,一如《红楼梦》一只茄子一样,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万物归宗,一桌好菜肴的根本,还是原材料的高质量,烹饪手法可以调教,原材料质量是选出来不是教出来的。坚持用高质量原生态材料,用自然法炮制,是1039、1088严格把守的一道防线。
  为照顾顾客的心理,1039一部分与顾客熟谙的侍应生,包括餐厅经理,都已调到1088,令老顾客仍有宾至如归之感,新顾客可以享受到资深侍客之道。
其他文献
人们为女儿置办嫁妆,通常是以物品的贵重和时兴为标准,而陕南巴山一带姑娘出嫁时,却以腌菜为最珍贵。有一首民谣说:“巴山姑娘怪,出嫁要腌菜;嫁妆没腌菜,往后头难抬。”因此,女儿长到十八九,母亲就要为女儿准备嫁妆腌菜。嫁妆腌菜的品种越多,姑娘就显得越光彩。腌菜有资格做嫁妆,必定味道独特。  腌菜是陕南巴山地区的特产,分长、短两种,切细的叫短腌菜,不切的叫长腌菜。嫁妆腌菜一般都是长腌菜,多为青菜、椿芽、蒜
期刊
诱人的美食,不仅仅在现实生活中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香气,在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当中也占据着令人不可小觑的地位。艺术作品,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每个人都喜欢品尝美食,美食是幸福生活的左膀右臂,带你飞向味觉体验的巅峰。电影,作为在人们休闲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一种艺术方式,自然也无法将美食忽略。如果说电影是一盘由导演和演员精心烹制的大餐,那么美食在这样的一盘精彩大杂烩里,就是那最有味道、最耐
期刊
小时候住在上海,不知道“移民”两个字。其实,上海就是个移民城市,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移民来自四面八方,江浙一带最多。真正的上海人住在浦东,说的是本地话,带“呃”音,听上去比上海话沉重。宁波人、无锡人、苏州人,到了上海都不说方言,除非在自家人的小圈子里。苏北人说上海话常常带有乡音,被人取笑。苏北地方穷,逃荒来上海谋生的人社会地位低下,比如三轮车夫、剃头师父等等。 总之,移民到一个新地方,三
期刊
鮟鱇鱼,日本俗称鬼头鱼,属鱼纲、鮟鱇科,日本海域产者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体长30~80厘米,最大者可达1.5米,重逾10公斤,体前部扁平,呈圆盘状,向后渐尖细呈柱状。口宽大,上位,口内白色无黑点。眼较小,位于头背面。下颌突出,两颌犁骨及舌上均有大小相同、能向内倒伏的犬齿。头顶有少量骨质硬棘,头周围及体侧有许多突起皮瓣。背鳍最前3棘分离,针刺状,第一鳍棘顶端有如“鱼饵”状的穗
期刊
在一次酒店里的晚餐之后,朋友买了一条爱吃的红烧鱼装盒带回去。走到半路上,突然被一个孩子挡道,孩子大约七八岁,穿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深色短裤,大声喊道:“叔叔,我找不到妈妈,还没有吃饭,肚子饿死了。”朋友即刻停了下来,路灯下,他也看不清孩子的脸,顺手就把食品盒递给他,一边说:“盒子里只有鱼,叔叔没有饭,你拿去吃吧。”  事后,他跟我谈起这件事,觉得有点奇怪。他说:“其实我可以给他几块钱,让他去买饭吃
期刊
思,就是思想、思维、思索、思考,大概这是“人”的专利。柏拉图曾说:“美是难得的”,可是,我却发现“思”本身有着无限的愉悦,所以,我相信罗丹的话,“美是到处都有的”。  给“思”以愉悦的动力源是来自对“知”的追求。知的追求往往让人痴迷,竟“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思的迷惘让人在知的执着中醒来,在醒来中微醉,在微醉中迷惘,在迷惘中执着。“思”的过程,恰似人在山水间怡然散步,在不知不觉中到达了目的地的感觉
期刊
安全信息  国际社会通过《北京宣言》 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13个国际组织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11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讨论并且一致通过了《北京食品安全宣言》。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就采取具体措施共同应对食品安全这一全球性问题首次达成共识。  “这次会议使我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在发展中
期刊
吃饱穿暖,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如今生活好了,吃穿都不愁了,但一种食物是否真正称得上是美食,那就因人而异了。所谓“饥了香,饱了臭”,在今天看来都算不上什么美食。但当年我们把这些在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食物都吃出了美味,吃出了好的心情,吃出了智慧。  在那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艰苦岁月里,对于我们这些乡下穷孩子来说,没有“美食”这个概念。对于一种食物,我们只知道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其实,对营养我们也知之
期刊
这几年,随着上海市杨浦区由工业密集区向知识杨浦城区转型,昔日长阳路早已旧貌换新颜,交行、建行、工行以及招行等商业银行纷纷进驻。在临近黄兴路的长阳路上,欧尚超市、华晶宾馆、国美电器以及数家各具特色的餐饮企业鳞次栉比,煞是热闹。  在这一商业城区内,开张四年的三星级华晶宾馆正如其名,外观豪华、晶莹璀璨,软件设施更是一流,服务堪称规范到家。设在宾馆底层的华晶沈家门海鲜城则以沈家门土家小海鲜为经营特色,早
期刊
星期六那天补完课已是六点多钟了,我出了校门坐6路公交车回家,下车后要穿过北浦菜市场,这时的菜场人少了许多但依然热闹。一阵微风吹来,我闻到了一股卤肉的香味,顺着香味望过去,卤肉摊上一块纸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上面写着:我心2.5元,我肝3.5元,我头2.5元,我腿10元……这些拳头大的字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人怎么会卖自己的心、卖自己的肝呢?我怀着好奇心走过去一瞧,差点让我笑岔了气,原来他卖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