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勿令饱人增寿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记述饮食养生中写道:“饮食有节……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内容就是“食勿过饱”的节食养生。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门论述这种观点时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养生避忌》中亦说:“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无令饱……”宋代诗人陆游也明确提出:“多寿只缘餐饭少。”也是一位“食勿过饱”的主张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向有“美食家”之称,著有一篇《养生说》,在开头就提出:“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消遣,勿令腹空”的饮食观。又在《东坡志林》里《记三养》的文章中说:“自今日以往,不过一嚼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日安分以养福,二日宽胃以养气,三日省费以养财。”“三养”道出了苏东坡不主张大吃大喝和食勿令饱的养生观。
  上海《新民晚报》9891号刊载了清《竹叶亭杂记》中一个“食勿令饱”的故事:清人姚元之的老师戴可亭年已90岁,而走路及面貌像60岁左右的人,戴老先生平日每天早晨只吃稀粥半茶盏,晚餐只喝一浅碗奶。当姚元之问他只吃这点能否饱的时候,戴可亭拍案大声说:“人须吃饱耶!”这位老人一直活到96岁,加上闰年的闰月,可谓一个实实在在的百岁寿星了。他的长寿秘诀,也是“食勿令饱”四个字。
  清代学生李威,论证了“食勿令饱”的理论根据。他说:“人之所以生者,气耳。而先天之气,日朗衰薄,必借后天饮食之气补之。补之太甚则反伤。”并引用别人的话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食取补气,不饥则已,饱生众疾,至用药物消化,尤伤和也。”这个学者,活了九十多岁方卒。
  古人们提出的这些“饮食有节”的观点,正是今天人类延长寿命最有效的方法。我国民间谚语有“饮食日带三分饥,全身轻松不觉疲”。“坚持只吃七分饱,安眠好睡梦境香”,也是讲节食养生的。这是因为,低热量进食,能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减少许多老年病的发生。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群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任其饮食,一组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减少饮食。结果发现,限食的小白鼠寿命增长了一倍。公布的一个统计数字是:凡因过食而超重的人,比正常体重的人要短寿3.6~15.1岁。
  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潜心研究表明,长期饱食容易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应激能力减弱,在一项调查中,大约有30%~40%的老年人,多是在年轻时与食量偏大有关,而且是在中年后开始发福的。而那些从青年时期就注意饮食有节的老年人,则很少有发胖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饱食容易便秘,便秘又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40%的老年痴呆症,与便秘饱食有关。尤其是晚餐吃的过饱,摄入的总热量远超身体的需要量,致体内营养过剩,血脂增高,导致动脉血管硬化,大脑供氧供应(营养物)减少,从而出现智力迟钝的症状。研究还发现,大肠中的细菌能把肠道中未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硫化氢、组织胺等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一多,一旦血液将其送入脑部,就会损伤智力。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递减,对营养物的需求减少,饱食不仅加重胃肠负担,更易诱发心血管、泌尿系等多种疾病。“食勿令饱”,多食伤身、节食增寿的养生理念,要求人们吃饭时间要规律,按时进餐,不过饥过饱,不过寒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搭配合理,不偏食,不废食。饮食失节指的是多食,不及时进食或食量不足。另外,还强调,饮食有节并非吃的越少越好。必须保证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的供给,每餐以六七成饱为好。年轻人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在六七成饱的基础上适量增加。这才是“食勿令饱”的养生真谛。
  编辑:迟昊
其他文献
龟息养生功隶属于仿生气功,是以行气导引为主的吐纳功法。它的特点是在三调(调身、调息、调心)的基础上,侧重于调息,使气行周身并分别从手指、足趾气行出入(即体呼吸)。  本功法可整套进行练习,也可分节进行锻炼,可按次数练习,可不限次数反复锻炼,方便灵活,练习者可以自行掌握,练功应掌握一定的度,应以自身能承受为宜。  一、操作技术  龟息养生功有四节正功,其中每一节动作操作一次,完整练习一遍的时间应不少
本期主持 程国斌  程国斌,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盐城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南高新区兼职教研员,现任教于盐南高新区伍佑初级中學。  主持人语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抓住特征刻画人物个性,感受到不同领域人物的大家风范。现在,初初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第二单元,感悟家国情怀。  爱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人志士的拳拳爱国之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中。《黄河颂》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
忧心自把健康损。特别是进入老年阶段,身体素质已远不如年轻人,常忧心或过度忧心,不利健康更不利长寿。老李身心健康,精神饱满,退休十余年来能吃好玩好没病没痛。这得益于他心态乐观不忧愁。跟他聊起养生保健的话题,他谈起了他的三乐三不忧。  一乐社会兴旺发达,不忧不良社会事。生活中,许多老人,特别是那些有文化有知识且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看到社会不良风气后,总觉得世风日下,为此心有不平满腹牢骚,与
位于上海北部的崇明岛地区将率先被打造成世界级生态岛。    以生态立岛的上海崇明正变得越来越“绿”。  在轮渡码头,一盏盏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展示着上海这块最后的处女地的生态一面。这些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将风力和太阳光的自然能量通过风力电机、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成电能来为蓄电池充电。当风力达到3级以上时,依靠风力发电照明;风力不足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蓄电充电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构成了崇明岛的新动力。 
《藏谜》讲述的是一段藏人朝圣的故事,也是创作者自身的朝圣路    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藏民族文化的歌舞乐,《藏谜》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引得赞声一片它以不同地区藏族风格的歌舞器乐藏族生活民间民俗及宗教仪式为表现内容,再现了藏族地区的文化精髓,不仅囊括了六弦琴长袖舞打青稞舞牦牛舞打阿嘎等藏族代表性的民间歌舞文化,同时重现了沐浴节赛装节等藏族传统节日的仪式性,因而《藏谜》被称为杨丽萍继《云南映象》后执导
水仙花极具观赏性。不管是土栽在盆儿里,还是水养在盘儿中,只要水分充足,便极易繁茂,摆在窗台,就是风景;搁在茶几,就是盆景。既跳得上作家的眉头,又跃得上画家的笔头。不管是寥寥数笔的写意,还是精描细绘的工笔;也不管是打油诗,还是律诗绝句,只要所写所画所咏是水仙,就是美的。  仙人掌呢,要形儿没形儿,要条儿没条儿,要味儿没味儿。脸盘挺大,还长满“粉刺”,“贴面”不行,“接吻”更不能,只能是望脸兴叹。但仙
有不少女子“血虚”,她们尤其怕过冬,在严寒的冬季里似乎无法自己产热的身体冷的总是整夜地失眠着;她们也很怕女性特有的“那几天”,遭遇到的不是太久就是太快的周期,让她们总是心惊胆战地担心自己是否患上绝症;她们平常还不太敢素颜,因为苍白无华的面孔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个重病久病的“药罐子”女人……  的确,一旦女子血虚,许多烦恼就会蜂拥而至,而时下正是女子调血养血的大好时机。医学专家认为,女性若能把握住每个月
导读:  现代输血作为一项临床实用技术,成功的挽救了无数伤病员的生命,是医学史上重大事件之一。然而,人们从对血液的早期认识,历经无数艰难探索,令人不可思议,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如今司空见惯的输血疗法源于狗-——人输血、牛——人输血……从鲁莽到文明,从经验到科学,直到现代输血新观念不断变革,经历了漫长阶段。  输血作为重要的临床挽救伤病员的治疗方法,无疑是近代医学的巨大成就之一。人类为此付出的400年
作家胡平解读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曾是几代中国人必读的人生教科书。如今回想起来,毛泽东的那段著名文字讲述的,是站在人生终点的白求恩: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囿于许多的原因,在银幕或者舞台,我们多次再现的白求恩大夫形象,都是战斗在抗战特定历史阶段和政治形态里面的“一个外国人”。至于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来到中国以前,40多年的个人生
如果雄辩可以得天下的话,倾听能够守天下。  雄辩所能展示的风光,无论有多强的感染力,仍免不了语言的局限。倾听则能够在滔滔的话语瀑布中发现一个隐密的心语。  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了解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需要一种定力。  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如同悭吝的人没有朋友。浮躁的人不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