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

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眼科中心验配高透氧性RGP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值>-12.00 D)35例(64只眼),观察验配RGP后的矫正视力、配适情况,并与框架镜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64只眼配戴RGP后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4.82±0.18,均等于或超过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71,P<0.01)。其中40只眼(62.5%)最佳矫正视力增加2行以上,11只眼(17.18%)视力增加5行及以上,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及眼部不适等并发症病例。

结论

超高度近视配戴高透氧性RGP可改善光学系统的像质,其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配戴框架镜,并有较好舒适度,视野较大,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为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干眼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4~8月就诊于开封眼病医院的46例(46只眼)可疑干眼患者,应用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irt 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T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目的对唐山市眼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总结,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的91例患者的角膜病灶刮出物,送检实验室,分别进行致菌(细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阿米巴培养,总结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91例感染性角膜炎均为
目的通过术中对泪小管断裂患者泪小点与到鼻侧断端长度的测量,为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40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术中测量其泪小点到鼻侧断端长度,根据测量长度在不同部位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结果如泪小点到鼻侧断端长度>6 mm,其鼻侧断端靠近泪囊,应沿着深处靠近泪囊筋膜找断端。如泪小点到鼻侧断端长度<4 mm,其鼻侧断端靠近泪小点,应
随着临床的研究深入及检测技术的提高,对高眼压症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文中综述了中央角膜厚度对眼压测量值的影响、高眼压症患者角膜厚度的变化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U"形泪道引流管植入方法改进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在青海省交通医院眼科就诊的泪小管断裂38例(38只眼)的临床资料。术中全部采用弧形探针寻找泪小管鼻侧断裂开口,用"U"形泪道引流管植入方法改进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8例(38只眼)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25~35 min,术中、术后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观察3个月至1年,泪道冲洗通畅,
目的比较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单泪小管置管法和双泪小管小环形置管法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在2009年1月至2016年2月66例(66只眼)下泪小管断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应用单泪小管置管,B组应用双泪小管小环形置管。分别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的方法对两组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阻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吻合口出现阻塞,运用泪道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2例治愈,3例未愈,再次治疗后治愈。结论应用泪道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对于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吻合口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目的探讨应用经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DCR)治疗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三种类型儿童复杂性泪囊炎在何时年龄阶段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解放军474医院眼科就诊儿童复杂性泪囊炎患者27例(28只眼),总结划分出三种类型:其中先天性复杂泪道阻塞伴骨性泪道发育异常16例(17只眼);外伤导致的泪囊炎8例(8只眼);曾行EXT-DCR术失败或再次复发者3例(3只眼)
目的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结膜皮样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间南昌大学上饶医院及张家港市中医院眼科6例(6只眼)角结膜皮样瘤进行皮样瘤切除+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角膜病灶愈合、植片透明度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6例(6只眼)皮样瘤无复发,1只眼术后3周出现植片轻度混浊,经抗排斥治疗后植片透明,其余病灶愈合良好,植片透明,全部病例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板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参数与屈光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有194名近视青少年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散瞳验光、测量眼轴及黄斑厚度,探讨眼球生物学参数与黄斑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为平邑县中医院门诊以视力不良为首要检查的青少年儿童。结果对黄斑区9个区域厚度比较分析显示中心凹最薄,外环次之,内环最厚(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