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解读策略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文本解读主要是指解读诗歌文本的能力,如何有效地解读诗歌文本成为中学教材解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以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为例,探讨中学教材的解讀策略。
  【关键词】诗歌;文本解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最具有韵味的一种文学。在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诗歌文本的选择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价值地位。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文本
  新课标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必修一的第一单元选取了《沁园春·长沙》《雨巷》等四首现代新诗,将诗歌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起点,从这里也体现出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高中必修二选取七首古体诗,必修三同样选取七首古体诗,必修四选取的古体诗歌最多,总共八首。高中五册语文书一共选取课文七十九篇,其中近体诗四首,古体诗二十二首,总共选取诗歌二十六首,约占全部课文的百分之三十三。在诗歌主题方面,抒发情感的诗歌有十四首,占全部诗歌的一半以上,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有三首,怀古伤今的古诗有四首,寄情山水、睹物思人的古诗有五首。通过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诗歌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可以简要归纳出所选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文中所选诗歌注重现实生活,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其次,所选诗歌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最后,所选诗歌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怀。
  二、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的策略
  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受高考的影响,诗歌文本解读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带有很强的应试教育的功利 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解读诗歌文本时,过于重视教参上的知识点,而忽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时,必须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教师诗歌文本解读策略
  教师是诗歌文本解读中的重要角色,在诗歌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解读诗歌文本时,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知识结构等,从学情出发,运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一,重视诵读。古诗教学中朗读和背诵占有重要的位置,诗歌文本大都节奏感鲜明且音律和谐,教师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时需要指导学生做好朗读和背诵的训练。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将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得以再现,进而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例如诵读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就能体会到秋的萧瑟以及作者悲凉的心境,在语言中体验诗歌文本内在的意蕴。
  第二,引导探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师生合作中有效地解读诗歌文本。由于诗歌具有简短凝练的特点,所以学生在解读诗歌文本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诗歌文本的深层。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诗歌交流,多方面、多层次理解诗歌的内容。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诗歌文本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找到一个解读诗歌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发觉诗歌文本蕴含的主题思想。
  第三,由细微处分析诗歌文本,是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的关键。教师在解读诗歌文本时,往往重视那些学生很容易把握的地方,而忽略一些不起眼的细节,而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恰恰就是理解诗歌的关键,只有处理好细节,才能更好地将诗歌文本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结合起来。细节是文本思想解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有了它,才能更清晰地解读文本。因此,教师必须抓住细节描写,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解读诗歌文本过程中,往往可以从诗中的某一个字或词就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学生诗歌文本解读策略
  学生作为诗歌文本解读的主体,在诗歌解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等因素,并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诗歌的文本。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诵读诗文,感悟诗歌语言。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表现形式,尤其是诗歌语言讲究含蓄凝练,阅读时我们不能从文字中马上捕捉到诗歌的内涵,因而需要我们认真吟诵。在吟诵过程中,需要我们把握好语言的节奏,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品味到它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教师进行诗歌文本解读一样,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读出诗歌文本中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情感特点。其次,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来拓展自己的视野,进而更容易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我们知道,在进行诗歌文本解读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典故,这些典故是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的。要想理解这些典故,顺利地解读诗歌的文本,就需要学生广泛阅读经典篇目,积累知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不仅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层面,而要对诗歌的解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作为中学教材解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课标的指引下,立足于诗歌文本,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材解读策略,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宏梅.以《药》为例谈细节描写[J].语文教学之友,2011(3).
  [2]李双喜.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J].安徽文学,2011(5).
  作者简介:谷小云,女,1991年生,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将对学生的品读鉴赏诗歌的能力落到实处,在设计中结合词作特点,采用比较阅读法和联想、想象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婉约词作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婉约词;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词别是一家”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第二个板块,继板块一“诗从肺腑出”而来,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藉含蓄、典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走进我们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我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没有人指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散乱的,低效的。因此,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摘要】奥地利教育家布贝尔说得好:“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多年来,我在重视对学生智力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学习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信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质量;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对学生充满信心  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品
【摘要】《人面桃花》中诸多人物都在构筑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汲汲营营一生也没有得到实现。陆秀米以其带有浓厚情感的理想主义加入了寻找并构筑“桃花源”的队伍。但陆秀米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被时代裹挟在大潮流中。最后她在普济的实验,以被捕入狱告终。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陆秀米找到了自己。  【关键词】桃源梦;迷失;寻找;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江南三部曲》在2015年获得第
【摘要】针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产生一种新的理论,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论。在学校教育学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兴趣、情感、个性、意志、理想等。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西方,夸美纽斯强调:“对于儿童说来,对于使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愉快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生知识宝塔的基石和人文精神的源泉,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说数学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那么语文就是让阳光照入心灵的窗口。小学语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相一致,切不可揠苗助长,以成年人心智标准来进行。在此,我将谈谈自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积累;循序渐进;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在积累中提升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就是语言”,而语言就是指说话艺术。它既是“言传身教”的工具,又是表情达意的桥梁。为此,语文课堂的魅力就在于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语言艺术化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用艺术化的语言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启迪学生,让课堂充满魅力。  【关键词】辞约意丰;幽默风趣;启迪智慧;厚积薄发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苏联著名教育
【摘要】童话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富有夸张和想象成分的文学样式。童话中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备受广大儿童的青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指导低段学生进行童话主题阅读,提升阅读效益呢?笔者期待利用各种阅读工具,让低段的学生能够喜爱童话,并自然地沉浸于童话世界之中,尽情欣赏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故事所带来的真、善、美。  【关键词】阅读工具;童话主题;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
【摘要】在《蒹葭》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以此来烘托诗人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只有通过情境还原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诗歌所创设的朦胧凄清的情境中,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独特的艺术美感。本诗教学中使用的情境还原法和我们通常所用的诵读品味法非但不矛盾、不冲突,而且还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情境还原法;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作文教学过程中,用就地取材的方法解决学生无事可写的困难,培养积累素材的方法、习惯。用当面批改的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学生引领进写作大门  【关键词】就地取材;当面批改;写作入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解决 “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问题,但现实是一旦让学生写作文,很多学生常常觉得没什么可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