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书店成为图书营销的主要模式,网络书店间的竞争加剧,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以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为例,通过对网络书店图书价格数据的定期观测研究书店进行价格和非价格竞争的原因、形式和趋势。研究表明:网络书店在文学类图书方面存在跟踪定价行为,但是在其他类别图书方面没有跟踪定价行为;亚马逊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有策略性定价行为;京东与亚马逊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非价格竞争形式有捆绑销售定价、固定时段定价、积分策略、退换书政策、消费者体验、物流政策等。
[关键词] 网络书店 价格竞争 价格趋同 非价格竞争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4-0094-07
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 among Online Bookstores:Take LeBook, Amazon and Dangdang as Examples
Wang Zhibiao Guan Saisai
(Research Centr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Featured Resources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Research Centr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entral Plain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Abstract] With online bookstore becoming a dominant sales mode of books, competitions among online bookstores have been booming,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s. This paper takes LeBook, Amazon and Dangdang as examples to study causes, forms and treads of 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s among online bookstores by observation data of book prices of online bookstores on a regular basis. Major findings of the paper are that online bookstores have the conducts of tracking pricing in the aspect of literature books, but have no the conducts in the other aspects, that Amazon bookstore takes actions of strategic pricing on those kinds of books on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price competitions between LeBook and Amazon are extremely fierce, and that the forms of non-price competition have bundling pricing, pricing in terms of specific time, credits policy, policy on returning or changing books, consumers experiences, and logistics policy.
[Key words] Online bookstore Price competition Price convergence Non-price competition
1 引 言
当代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以享受足不出户的便利。实体书店已经不再是人们购买图书的唯一途径,网络书店成为消费者购书的主要选择。网络书店打破传统书店的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消費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搜索要购买的图书,并可以对比同一本书在不同网络书店中的价格,选出性价比高的图书。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书店竞争日益激烈,保持竞争优势成为其生存之道。本文以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为例,将图书区分为经管、人文社科、文学、科技四类,按图书类型各随机收集100个样本,通过归一化处理研究网络书店的价格与非价格竞争,以研判网络书店如何通过竞争形式的差异化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长远发展。
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网络书店进行研究。第一,关于网上定价行为的研究。格莱(Clay)、 克里希南(Krishnan)与沃尔夫(Wolff)利用从三类图书中收集的399本网上图书的价格数据,对32家网络书店的价格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互联网上的搜索成本将导致价格下降和价格分散[1]。曾航对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三家书店及背后出版商因利益展开的价格战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书店超级低的折扣战激发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碰撞[2]。第二,网络书店经营方面的研究。姚国章和吴萍根据对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成功经验和国内有关网络书店的失败教训提出网络书店发展的六个要点,并认为要谨慎处理网络书店存在的经营问题[3] 。武春福和刘美霜通过分析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网络书店的发展策略,但对于国内网络书店的经营方案还需详细的研究[4]。希瓦利埃(Chevalier)和梅兹林(Mayzlin)研究消费者的在线书评如何影响网络书店的销售。他们分析在亚马逊和巴诺网络书店消费者的评论对销售书籍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上消费者沟通的形式对消费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5]。 第三,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之间竞争关系的研究。楚(Chu)、郭(Guo)和赖(Lai)对网络书店和传统书店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福利分析的含义进行讨论[6]。王志标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提出最初网络书店的发展对实体书店的市场有挤出效应,但随着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进一步发展,两者趋向于不同的发展道路[7]。王琼对数字出版环境的发展对网络书店的影响和网络书店在新形势发展下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并对新形势下网络书店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期[8]。 伯特兰博弈的前提条件是:厂商进行价格竞争,产品同质,厂商之间没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串谋行为。如果图书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Q)=a-bq,市场中存在两家网络书店,书店的单位图书销售成本函数为TC1=Cq1和TC2=Cq2,边际成本为常数C,此时市场的总需求是Q=ql+q2。同时,网络书店 1和网络书店2都追求利润大于0。网上销售的图书属于同质产品,通过伯特兰模型分析可知,只有在各网络书店同类图书价格相等的情况下,各网上图书的销售量是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利润分配也是最合理的。在一个均质的产品市场,价格是厂商之间的竞争手段,这样会促使网络书店做出偏离价格相等的行为,在各网络书店之间形成非合作博弈。
就三家网络书店所收集的图书价格来讲,设P1代表京东的图书价格,P2代表亚马逊的图书价格,P3代表当当网图书的价格,设各网络书店单位图书销售成本为常数C,那么存在三种可能:第一,三家价格各不相同,假设P1>P2>P3>C,此时京东可以通过降价到P'1 ,使P2>P3>P'1>C,从而达到获取整个网络图书市场份额、提高京东图书销售利润的目的。第二,有两家价格相同,假设P1>P2=P3=C,则此时亚马逊、当当网可以稍微提高一点价格但仍保持P'2=P'3>C,从而亚马逊和当当网可以瓜分市场,提高它们的图书销售利润。第三,三家价格都相同,假设P1=P2=P3>C,则京东、亚马逊或者当当网有一家有激励降低一点价格,使得原价格和降价后的价格相差很小,则降低价格的网络书店有可能独占市场份额。
由于网上图书是同质产品,网络书店进行的价格竞争符合伯特兰竞争模型。如果市场上消费者需求一定,三家网络书店在制定各类图书的售价时,会以边际成本为价格下限,采取“打到底线”的竞争策略。若三家网络书店图书的边际成本相等,则各类图书的售价也应相同。由表1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四类图书平均价格是极其接近的。
3.3 网络书店价格趋同分析
表1反映了在4个月内三家网络书店抽样的四类图书的平均价格,通过将图书价格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使不同类别图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表1中的京东1、京东2、京东3、京东4分别代表的是四个时期,对于亚马逊和当当也如此;凡是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后面数字相同者表示它们是在同一时间搜集整理的三个网络书店的价格数据。
在表1中给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等网络书店在四个时期图书价格的平均值和图书价格归一化处理后的平均值。此处以京东经管类图书为例说明具体计算方法。首先,每次搜集100本京东网经管类图书价格信息,可以直接计算其图书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得到表1第2列的信息。其次,可以通过(观测图书价格-观测图书最低价格)/(观测图书最高价格-观测图书最低价格)计算每个观测图书价格的归一化价格。最后,再计算所有观测图书价格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虽然图书价格的平均值比较直观,但是不利于对不同类型图书的价格进行比较,而采用归一化的图书价格平均值则可克服该缺点。归一化处理后的图书价格均在(0,1)范围内。以下再区分不同类型图书对其价格变动趋势进行讨论。
图1—图4分别给出这三家网络书店经管类、人文社科类、文学类、科技类图书价格归一化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经管类图书定价规则及其波动规律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京东和亚马逊经管类图书价格较当当网稳定,亚马逊价格最低。从图2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人文社科类图书定价规则也存在较大差异。京东的图书价格一路走低,亚马逊呈现出起伏波动态势,当当网则总体走高。从图3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文学类图书价格定价规则存在相似性,京东的价格走势呈“V”字形,亚马逊和当当网的价格走势呈“U”字形,反映出这三家书店在文学类图书价格定价方面有更多联动性。从图4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科技类图书定价规则存在较大差异。京东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亚马逊价格呈略下降趋势,当当网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因此,从经管类、人文社科类、文学类和科技类的分类比较情况来看,很难说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的价格是趋同的,只有文学类图书价格存在趋同性变化特征。
再从具体的图书价格展开分析。经管类图书归一化价格区间是[0.144,0.205],人文社科类图书价格区间是[0.274,0.324],文学类图书价格区间是[0.360,0.525],科技类图书价格区间是[0.106,0.210]。由于归一化价格反映的是偏离最低价格的相对程度,由此可见,文学类图书偏离的相对程度更大,人文社科类次之,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偏离的相对程度差不多。从价格浮动范围看,文学类图书浮动范围最大,归一化价格浮动0.165;科技类图书浮动范围次之,浮动0.104;经管類和人文社科类图书浮动范围差不多,分别浮动0.061和0.050。这反映文学类图书价格具有最大调整余地,而经管类和人文社科类图书价格调整余地较小。以图书价格平均值指标来看,是难以观察到这些信息的,因为分类别图书价格平均值是较为接近的;从该指标能够观察到的是不同网络书店分类别图书的绝对价格差异。
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从图1—图4也可以分析同一网络书店对不同类别图书的定价策略。京东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的执行的是平稳价格策略,对人文社科类图书执行的是向下调整的价格策略,对文学类图书执行的是触底后反弹的价格策略。亚马逊对经管类图书执行的是平稳价格策略,但是总体上低于京东和当当网;对人文社科类图书执行的是微调的价格策略;对文学类图书执行的是触底后反弹的价格策略;对科技类图书执行的是平稳降价策略,并低于京东和当当网的价格。当当网对经管类图书执行的是周期性调价策略,对人文社科类和科技类图书执行的上行调价策略,对文学类图书执行的触底后反弹的价格策略。因此,从这四个月的观测数据来看,亚马逊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有策略性定价行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在文学类图书方面存在跟踪定价行为。 5 结 论
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定期搜集的图书价格和非价格信息为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对网络书店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第一,网络书店的竞争主要有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类型,价格竞争是外显的,非价格竞争既有外显的,也有隐性的,它们共同左右消费者购买图书的决策,但是价格博弈的结果是,网络书店进行边际定价,制定较为接近的图书价格。第二,通过对搜集的分类图书价格归一化平均值的时间趋势分析发现,网络书店总体上价格是分异的,而非趋同的。亚马逊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有策略性定价行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在文学类图书方面存在跟踪定价行为;总体而言,京东与亚马逊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其他网络书店的价格竞争则不明显。第三,非价格竞争是网络书店实现图书产品差异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避免价格战的结果,目前网络书店采取的非价格竞争方式包括捆绑销售定价、固定时段定价、积分策略、退换书政策、消费者体验、物流政策等。
本文创新体现在:第一,对网络书店之间的竞争是对图书市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过去对于书店竞争的研究集中于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的竞争关系方面,而事实上,实体书店逐渐式微,网络书店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书店业竞争的主要表现。但是,国内对此的分析还是明显不足的,本文对此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第二,图书商品并非是完全单一的商品,不同标题的图书实际上是差异化的,因此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能照搬对普通商品的处理方法。本文考虑对图书进行分类研究,每一类别的图书尽管题目不同,但是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在分类的前提下,对图书价格进行归一化处理,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
注 释
[1]Clay K, Krishnan R, Wolff E. Prices and Price Dispersion on the Web: Evidence from the Online Book Industry[J].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1, 49(4):521–539
[2]曾航.网络书城的价格战[J].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11(5):19-20
[3]姚国章,吴萍.网络书店的经营策略[J].经济管理,2000(5):45-46
[4]武春福,刘美霜.网络书店的经营策略:美国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1(1):76-77
[5]Chevalier J A, Mayzlin D. The Effect Word of Mouth on Sales: Online Book Review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4, 43(3) :345-354
[6]Chu C P, Guo W C, Lai F C.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an Online Bookstore and a Physical Bookstore[J]. Netnomics, 2012, 13(3): 141-154
[7]王志標.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未来竞争的猜想[J].中国出版,2012(8):40-43
[8]王琼.数字出版环境下网络书店的发展趋势[J].新闻世界,2014(5):264-265
(收稿日期:2017-04-19)
[关键词] 网络书店 价格竞争 价格趋同 非价格竞争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4-0094-07
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 among Online Bookstores:Take LeBook, Amazon and Dangdang as Examples
Wang Zhibiao Guan Saisai
(Research Centr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Featured Resources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Research Centr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entral Plain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Abstract] With online bookstore becoming a dominant sales mode of books, competitions among online bookstores have been booming,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s. This paper takes LeBook, Amazon and Dangdang as examples to study causes, forms and treads of 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s among online bookstores by observation data of book prices of online bookstores on a regular basis. Major findings of the paper are that online bookstores have the conducts of tracking pricing in the aspect of literature books, but have no the conducts in the other aspects, that Amazon bookstore takes actions of strategic pricing on those kinds of books on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price competitions between LeBook and Amazon are extremely fierce, and that the forms of non-price competition have bundling pricing, pricing in terms of specific time, credits policy, policy on returning or changing books, consumers experiences, and logistics policy.
[Key words] Online bookstore Price competition Price convergence Non-price competition
1 引 言
当代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以享受足不出户的便利。实体书店已经不再是人们购买图书的唯一途径,网络书店成为消费者购书的主要选择。网络书店打破传统书店的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消費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搜索要购买的图书,并可以对比同一本书在不同网络书店中的价格,选出性价比高的图书。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书店竞争日益激烈,保持竞争优势成为其生存之道。本文以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为例,将图书区分为经管、人文社科、文学、科技四类,按图书类型各随机收集100个样本,通过归一化处理研究网络书店的价格与非价格竞争,以研判网络书店如何通过竞争形式的差异化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长远发展。
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网络书店进行研究。第一,关于网上定价行为的研究。格莱(Clay)、 克里希南(Krishnan)与沃尔夫(Wolff)利用从三类图书中收集的399本网上图书的价格数据,对32家网络书店的价格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互联网上的搜索成本将导致价格下降和价格分散[1]。曾航对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三家书店及背后出版商因利益展开的价格战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书店超级低的折扣战激发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碰撞[2]。第二,网络书店经营方面的研究。姚国章和吴萍根据对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成功经验和国内有关网络书店的失败教训提出网络书店发展的六个要点,并认为要谨慎处理网络书店存在的经营问题[3] 。武春福和刘美霜通过分析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网络书店的发展策略,但对于国内网络书店的经营方案还需详细的研究[4]。希瓦利埃(Chevalier)和梅兹林(Mayzlin)研究消费者的在线书评如何影响网络书店的销售。他们分析在亚马逊和巴诺网络书店消费者的评论对销售书籍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上消费者沟通的形式对消费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5]。 第三,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之间竞争关系的研究。楚(Chu)、郭(Guo)和赖(Lai)对网络书店和传统书店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福利分析的含义进行讨论[6]。王志标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提出最初网络书店的发展对实体书店的市场有挤出效应,但随着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进一步发展,两者趋向于不同的发展道路[7]。王琼对数字出版环境的发展对网络书店的影响和网络书店在新形势发展下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并对新形势下网络书店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期[8]。 伯特兰博弈的前提条件是:厂商进行价格竞争,产品同质,厂商之间没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串谋行为。如果图书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Q)=a-bq,市场中存在两家网络书店,书店的单位图书销售成本函数为TC1=Cq1和TC2=Cq2,边际成本为常数C,此时市场的总需求是Q=ql+q2。同时,网络书店 1和网络书店2都追求利润大于0。网上销售的图书属于同质产品,通过伯特兰模型分析可知,只有在各网络书店同类图书价格相等的情况下,各网上图书的销售量是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利润分配也是最合理的。在一个均质的产品市场,价格是厂商之间的竞争手段,这样会促使网络书店做出偏离价格相等的行为,在各网络书店之间形成非合作博弈。
就三家网络书店所收集的图书价格来讲,设P1代表京东的图书价格,P2代表亚马逊的图书价格,P3代表当当网图书的价格,设各网络书店单位图书销售成本为常数C,那么存在三种可能:第一,三家价格各不相同,假设P1>P2>P3>C,此时京东可以通过降价到P'1 ,使P2>P3>P'1>C,从而达到获取整个网络图书市场份额、提高京东图书销售利润的目的。第二,有两家价格相同,假设P1>P2=P3=C,则此时亚马逊、当当网可以稍微提高一点价格但仍保持P'2=P'3>C,从而亚马逊和当当网可以瓜分市场,提高它们的图书销售利润。第三,三家价格都相同,假设P1=P2=P3>C,则京东、亚马逊或者当当网有一家有激励降低一点价格,使得原价格和降价后的价格相差很小,则降低价格的网络书店有可能独占市场份额。
由于网上图书是同质产品,网络书店进行的价格竞争符合伯特兰竞争模型。如果市场上消费者需求一定,三家网络书店在制定各类图书的售价时,会以边际成本为价格下限,采取“打到底线”的竞争策略。若三家网络书店图书的边际成本相等,则各类图书的售价也应相同。由表1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四类图书平均价格是极其接近的。
3.3 网络书店价格趋同分析
表1反映了在4个月内三家网络书店抽样的四类图书的平均价格,通过将图书价格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使不同类别图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表1中的京东1、京东2、京东3、京东4分别代表的是四个时期,对于亚马逊和当当也如此;凡是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后面数字相同者表示它们是在同一时间搜集整理的三个网络书店的价格数据。
在表1中给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等网络书店在四个时期图书价格的平均值和图书价格归一化处理后的平均值。此处以京东经管类图书为例说明具体计算方法。首先,每次搜集100本京东网经管类图书价格信息,可以直接计算其图书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得到表1第2列的信息。其次,可以通过(观测图书价格-观测图书最低价格)/(观测图书最高价格-观测图书最低价格)计算每个观测图书价格的归一化价格。最后,再计算所有观测图书价格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虽然图书价格的平均值比较直观,但是不利于对不同类型图书的价格进行比较,而采用归一化的图书价格平均值则可克服该缺点。归一化处理后的图书价格均在(0,1)范围内。以下再区分不同类型图书对其价格变动趋势进行讨论。
图1—图4分别给出这三家网络书店经管类、人文社科类、文学类、科技类图书价格归一化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经管类图书定价规则及其波动规律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京东和亚马逊经管类图书价格较当当网稳定,亚马逊价格最低。从图2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人文社科类图书定价规则也存在较大差异。京东的图书价格一路走低,亚马逊呈现出起伏波动态势,当当网则总体走高。从图3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文学类图书价格定价规则存在相似性,京东的价格走势呈“V”字形,亚马逊和当当网的价格走势呈“U”字形,反映出这三家书店在文学类图书价格定价方面有更多联动性。从图4可以看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科技类图书定价规则存在较大差异。京东价格走势较为平稳,亚马逊价格呈略下降趋势,当当网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因此,从经管类、人文社科类、文学类和科技类的分类比较情况来看,很难说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的价格是趋同的,只有文学类图书价格存在趋同性变化特征。
再从具体的图书价格展开分析。经管类图书归一化价格区间是[0.144,0.205],人文社科类图书价格区间是[0.274,0.324],文学类图书价格区间是[0.360,0.525],科技类图书价格区间是[0.106,0.210]。由于归一化价格反映的是偏离最低价格的相对程度,由此可见,文学类图书偏离的相对程度更大,人文社科类次之,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偏离的相对程度差不多。从价格浮动范围看,文学类图书浮动范围最大,归一化价格浮动0.165;科技类图书浮动范围次之,浮动0.104;经管類和人文社科类图书浮动范围差不多,分别浮动0.061和0.050。这反映文学类图书价格具有最大调整余地,而经管类和人文社科类图书价格调整余地较小。以图书价格平均值指标来看,是难以观察到这些信息的,因为分类别图书价格平均值是较为接近的;从该指标能够观察到的是不同网络书店分类别图书的绝对价格差异。
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从图1—图4也可以分析同一网络书店对不同类别图书的定价策略。京东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的执行的是平稳价格策略,对人文社科类图书执行的是向下调整的价格策略,对文学类图书执行的是触底后反弹的价格策略。亚马逊对经管类图书执行的是平稳价格策略,但是总体上低于京东和当当网;对人文社科类图书执行的是微调的价格策略;对文学类图书执行的是触底后反弹的价格策略;对科技类图书执行的是平稳降价策略,并低于京东和当当网的价格。当当网对经管类图书执行的是周期性调价策略,对人文社科类和科技类图书执行的上行调价策略,对文学类图书执行的触底后反弹的价格策略。因此,从这四个月的观测数据来看,亚马逊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有策略性定价行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在文学类图书方面存在跟踪定价行为。 5 结 论
本文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定期搜集的图书价格和非价格信息为基础,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对网络书店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第一,网络书店的竞争主要有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类型,价格竞争是外显的,非价格竞争既有外显的,也有隐性的,它们共同左右消费者购买图书的决策,但是价格博弈的结果是,网络书店进行边际定价,制定较为接近的图书价格。第二,通过对搜集的分类图书价格归一化平均值的时间趋势分析发现,网络书店总体上价格是分异的,而非趋同的。亚马逊对经管类和科技类图书有策略性定价行为,京东、亚马逊和当当网在文学类图书方面存在跟踪定价行为;总体而言,京东与亚马逊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其他网络书店的价格竞争则不明显。第三,非价格竞争是网络书店实现图书产品差异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避免价格战的结果,目前网络书店采取的非价格竞争方式包括捆绑销售定价、固定时段定价、积分策略、退换书政策、消费者体验、物流政策等。
本文创新体现在:第一,对网络书店之间的竞争是对图书市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过去对于书店竞争的研究集中于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的竞争关系方面,而事实上,实体书店逐渐式微,网络书店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书店业竞争的主要表现。但是,国内对此的分析还是明显不足的,本文对此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第二,图书商品并非是完全单一的商品,不同标题的图书实际上是差异化的,因此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能照搬对普通商品的处理方法。本文考虑对图书进行分类研究,每一类别的图书尽管题目不同,但是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在分类的前提下,对图书价格进行归一化处理,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
注 释
[1]Clay K, Krishnan R, Wolff E. Prices and Price Dispersion on the Web: Evidence from the Online Book Industry[J].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1, 49(4):521–539
[2]曾航.网络书城的价格战[J].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11(5):19-20
[3]姚国章,吴萍.网络书店的经营策略[J].经济管理,2000(5):45-46
[4]武春福,刘美霜.网络书店的经营策略:美国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1(1):76-77
[5]Chevalier J A, Mayzlin D. The Effect Word of Mouth on Sales: Online Book Review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4, 43(3) :345-354
[6]Chu C P, Guo W C, Lai F C.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an Online Bookstore and a Physical Bookstore[J]. Netnomics, 2012, 13(3): 141-154
[7]王志標.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未来竞争的猜想[J].中国出版,2012(8):40-43
[8]王琼.数字出版环境下网络书店的发展趋势[J].新闻世界,2014(5):264-265
(收稿日期: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