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89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tal cell angioma,LCA)是一种原发性脾脏血管性肿瘤,最早是由Falk~([1])在1991年报道并命名的,因其同时表达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镜证实,被认为是起源于脾脏红髓的窦岸细胞(littoal cell),故称之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其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对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115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围手术期管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85例(73.9%)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死亡7例(6.09%).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病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水平、手术后平均血糖水平及术中、术后中心静
肝胆管囊腺癌是一种肝脏胆管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术前常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囊腺瘤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自1990年3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6例,报道如下:
期刊
胰腺癌病人手术切除后的生存曲线在1年内呈直线下降,而后下降相对缓慢.此类病人短的生存期可能与导致肿瘤快速复发的某种临床病理学因素是相一致的.
期刊
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制由于多因素参与而复杂.上世纪对胆石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贡献是,阐明了胆汁成分改变、成核异常以及胆囊功能障碍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同时表明这些异常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当前胆石病研究处于低谷,但研究技术的提高以及相关领域取得的进展,已经对胆石病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显示出重要的推进作用。
期刊
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除了含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K细胞、NK细胞、LAK细胞等免疫细胞外,还能分泌促吞噬肽(tuftsin)、补体、免疫核糖核酸(iRNA)、TNF、IL等免疫因子参与机体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1].tuftsin作为脾脏特有的体液因子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期刊
肝外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手术以及创伤后相对不常见的损害。该报道中作者分析血管损害的表现、处理及预后。在相关外科过程中,报告发生率最高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者分析相关文献并报告他们的经验。尤其突出肝外动脉假性动脉瘤与肝内假性动脉瘤相区分。作者总结了1995年9月至2004年7月间的6例病例,男女各3例,共7处假性动脉瘤。平均年龄67岁(48~80岁),行内镜、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给予线圈
期刊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其调控机制复杂.肝切除术对肝脏既有机械性损伤,又有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再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肝切除术后迅速的肝再生,可以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促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措施,其作用机制也有待深入研究,该文就此作一综述。
期刊
对于Calot三角解剖困难的胆石症,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时常中转开腹或出现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笔者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
期刊
胆石病是人类最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它的发病机制还构未完全清晰,但已较清晰地建立了以胆汁分泌、成核和胆囊动力--三方面缺陷为基础的胆石形成机制的学说.近年来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遗传性是胆石病的重要特点之一,并已成功发现20个LITH基因,有45个胆石病侯选基因在小鼠模型和在人类的染色体定位,现将已经进行的人类胆固醇结石的易感基因作一综述。
期刊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肝脏疾病晚期以双下肢的渐进性痉挛性瘫痪为表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隐匿起病,病人多有肝硬化门体分流术后或自然分流后伴肝功能不全病史,也可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及婴儿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