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维修工程考核改革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0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既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检测,更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促使教学改革的根据;针对目前我校汽车维修工程“一考定终身”的机械式考核办法的弊端,有意识的进行考核内容、行式和方法改革,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工科”环境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新工科 汽车维修工程 考核改革
  【Abstract】Examination is not only the detec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but also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basis for teaching reform. In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one test for a lifetime” that the mechanical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in our school, the content, mode and method of examination are reformed consciously.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are promoted, in order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applied and technical talents in the new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 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examination reform
  【中圖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214-02
  1.前言
  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进行,“新工科”的理念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新工科”理念下的使命。汽车维修工程是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有效的考核办法,引导激励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是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重要环节。
  2.课程考试现状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是以可靠性理论和零件失效理论为基础,对汽车各组成结构进行故障诊断和修理的一门实践性较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目前以闭卷考试为主的“一考定终身”的机械式考核办法。因此,造成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学风。使得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没能有效的培养。综合“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如下:
  (1)考核方式呆板,不能有效培养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是由“人”与“才”两个汉字组成的。人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讲人的素质。“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是讲人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全面综合发展,而单一的“一考定终身”考核制度,仅仅是单一方面依靠记忆的专业知识的考评;在其指挥下学生只会考前挑灯夜战,考后不知所学课程名称,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无法反应和记录;从而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应用型大学的培养人才目标不匹配。其既不能有效的培养和评价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又不能激励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失去了“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作用以及其评价机制的客观公正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为培养学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汽车维修工程课程,单一的卷面考试完全不适用。
  (2)考核知识面狭窄。
  目前的闭卷考试是在学期末,由学校统一安排2个小时完成。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课程的内容而言,一次考试一张试卷难以涵盖全部的教学内容,考核知识不全面;就学生能力而言,包括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等多方面难以考查,失去了考试评价学生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考核时效性落后。
  课程考试的主体不单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它不仅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考试成绩的分析,促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的难、重点,并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由于目前考试主要安排在学期末,所有的结果只能新的学期开始应用,过去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即时反映,造成教学改革的延迟性。同时由于单一卷面考试的知识面狭窄,并且考核方式呆板,不能有效培养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使得成绩分析的不全面性。造成教师在教学知识点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关键在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非专业技术方面,没有了解。对于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估失去客观性、科学性,对于改进教与学的促进性大打折扣。
  结合以上目前汽车维修工程课程考试的不利影响,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的考核方式,更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培养需求。
  3.课程考核改革方案设计
  (1)设计思路。
  结合汽车维修工程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建立以生为本,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自觉改进知识的吸收方式,缩短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能力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2)设计方案。
  针对目前汽车维修工程课程考核的弊端,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考核内容突出学生分析、理解以及灵活应用等能力的知识为主;考核方式多样化,结合课程不同知识点的特性,采用卷面结合实操等不同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为实时性考核。
  4.实施过程
  汽车维修工程是一门面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开设的3周的一体化专业课。针对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杂碎、实践性强等特点以及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需求,对其进行以下内容的考核改革。课程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20%+实操40%+期末考试40%共同构成。
  (1)为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意识以及职业素养,在平时成绩中主要有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组成。
  传统的平时成绩主要考勤+作业,然而其不足以反映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职业素养,例如课堂睡觉、交头接耳以及小组完成项目时不动手,怕苦怕脏等不良行为。利用课堂表现分数可以制约学生的不端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2)为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设了实践操作考试。
  根据汽车维修工程课程内容及特点,开设了10个单元的实操项目如表1示例。表中的项目是工程实践类型,在每一单元开讲前,提前发给分好小组的学生,学生根据任务表中的要求进行相关知识的检索查询,促使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堂中结合“一体化”教学优势,学生边学边做,同时老师边讲边指导。任务表中有老师点评成绩,在学生实操过程中,老师结合学生实操表现包括工具准备、熟练程度、知识点的回答、操作流程规范性、小组的答辩等综合情况进行现场点评打分;课后学生把任务表进行规整完善上交,并结合小组人员贡献情况给出小组每个人的互评成绩。最后按照点评成绩60%+互评成绩40%综合成本单元的实操成绩。
  对于可靠性理论、汽车零部件失效理论等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试卷考试。在考试内容以及题目类型上进行改革,以分析、理解、实际应用为主题的题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加深知识的吸收。同时在实操过程中的“知识点的回答”环节中,把相关的理论结合实操进行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掌握。例如结合表1中发动机汽缸盖、汽缸体的检修任务单,针对打开的发动机汽缸盖、汽缸体,进行汽车零部件失效理论、可靠性理论等相关知识点的提问等。
  5.小结
  经过一系列的课程考试改革,扩宽了考试知识点覆盖率,增加了学生实践时间,提升了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表明,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且有利于老师及时的掌握信息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并体现了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高教司.“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http://www.moe.edu.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 html. [2]河南省教育廳. 教高〔2016〕843号[Z]. 郑州: 河南省教育厅,2016.
  [3]程琴,等.高校考试改革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07):382-683.
  [4]薛素铎,等. 工科专业课考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研究,2010(06):80-81.
  [5]张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D].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国慧,南阳理工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其他文献
【摘要】培训质量调查评估工作是气象部门教育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随着校园网络环境的改善与信息网络的发展,湖南分院逐步尝试培训质量调查自动化。本文旨在介绍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优化调查流程,借助第三方数据收集平台金数据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质量调查,通过VBA编程来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索培训质量调查统计自动化,已通过半年的试运行,现对其优劣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培训质量调查 自动化 VBA
期刊
【摘要】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实验教学比重越来越大,开放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重点。本文从高校开放实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基于信息化的开放实验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开放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查询系统。通过信息化模式,实验室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大大提高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工程训练中心是高校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顺应当代对工程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工程意识和工程综合能力。本文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例,探讨该工程训练中心如何适应现代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寻求教学实践改革,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创新人才 教学实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作为培养相关建筑设计人才的关键场所,就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其需要学生在具备渊博知识以及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外,还要具有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脚步的创新精神。本文对建筑课程改革创新的必要性进行简述,进而对当前的建筑设计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创新理念融入课程改革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创新理念 建筑设计 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的一个课题。而“参与+分层”教学模式就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 参与+分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235
期刊
【摘要】电子实习是工科学生通识教育型的一门实践课程。为建设应用型本科示范校,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特提出此研究课题,深化改革实习内容,突出大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特色,整合实习资源,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能力培养 电子实习 教学研究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安排来阐述如何上好一堂药理课。课前备课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方法;课堂教学包括走上讲台的艺术、课的导入艺术、课的组织以及课的结束艺术;课后安排包括布置课外作业和复习思考题,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教学讨论和互动。教师要大量地阅读专业书籍和教育相关书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药理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一名新进教师利用暑假时间深入生产安装一线为范例,阐述了新型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对应用性学科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的影响及作用。通过项目实施,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促进教学科研及学生的培养水平,缩短了学生与生产实践的差距。  【关键词】食品科學 产学研 实践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245-02  洁翼流体技术(上海
期刊
【摘要】针对社会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在深化高校实验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引导下,根据大学实验课程的教育特点,结合结构设计大赛的考核模式及开放实验室特色,从课堂讲授、结构教学实验、开放设计性实验和观摩演示性实践四个教学方面,阐述了在大学实验课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提高,以期为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实验 竞赛模式 卓越工程师计划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1【
期刊
【摘要】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关注和融入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和发展,在现有四大平台优势的支撑下,探讨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丰富“引进来”和“走出去”层次和内容,打造多个规模适合极具航天特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品牌项目,创建具有国际化一流水平、国际化程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品牌航天国际教育学院。  【关键词】国际合作 建设 航天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