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法指导,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现实意义;策略
孔子曰:教学相长。一语道破教与学的真正内涵:互相协调,共同促进。因此,教师除了注重自己的教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1、顺应学科教学改革的趋势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对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些作用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只注重“教”,不注重“学”。可见,任何企图以“教”代替“学”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行的,最终必将以教学的失败告终。因此,从“教”向“学”转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再者,数学固有的注重思维判断、逻辑推理、逻辑运算、空间想像、实际运用等特点也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习的目标与要求。即不仅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
2、满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换言之,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校正及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可见,新课标下的教师应对自己扮演的角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从观念和行动上把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二、学法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方法
良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也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进入初中,科目增多、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加之一些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法不当而成绩下降.因此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①课前要预习;②课堂要专心和主动参与活动;③课后要认真复习和完成作业;④遇到到疑难要及时求助;⑤阶段性学习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2、巩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指导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在许多方面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成败,课堂内的兴趣决定着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而课后能否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则决定着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数学的探求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课内外的形象,主动亲近学生,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接受你;其次是要在课内外抓住一切机会,利用情景问题和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渐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2)、记忆方法的指导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相信:当今科研成果证明,每个人的记忆潜能是很大的,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只要科学地进行记忆,主动记忆,养成记忆习惯,就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具体针对以下几点来指导记忆:①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协同记忆;②根据识记材料的不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在数学中理解记忆占的比重很大;③师生共同努力,编一些顺口溜或口诀来记一些较难记的知识。
3、应用数学知识的指导
(1)、解题方法的指导
第一是审题指导.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对材料型数学题很头疼,无法下手,说到底是因数学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差.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数学文字题注重读题,必要时做到“三读”:第一遍通读;第二遍复读,同时勾划出重点词和数量;第三遍重点读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动手解题.
第二是复习相关知识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回忆复习与解题相关的内容.由于学习或考试的过分紧张,会阻碍新旧知识在大脑中的联结,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法,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让学生通过联想回忆,使相关知识得到顺利提取.
第三是问题类化,建立数学模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问题归类,以便在解题时能从同类或类似问题的解题模型中得到启发,尽快找到正确简捷的解题途径.
(2)、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先从课堂内抓起,教师在指导学生探求数学公式、定理时,在应用数学知识解题中,都要时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表扬或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或结论;其次是在课外活动中要加以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解题或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现实意义;策略
孔子曰:教学相长。一语道破教与学的真正内涵:互相协调,共同促进。因此,教师除了注重自己的教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而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1、顺应学科教学改革的趋势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对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些作用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只注重“教”,不注重“学”。可见,任何企图以“教”代替“学”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行的,最终必将以教学的失败告终。因此,从“教”向“学”转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再者,数学固有的注重思维判断、逻辑推理、逻辑运算、空间想像、实际运用等特点也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习的目标与要求。即不仅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
2、满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换言之,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校正及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可见,新课标下的教师应对自己扮演的角色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从观念和行动上把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二、学法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方法
良好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也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进入初中,科目增多、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加之一些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法不当而成绩下降.因此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①课前要预习;②课堂要专心和主动参与活动;③课后要认真复习和完成作业;④遇到到疑难要及时求助;⑤阶段性学习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2、巩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指导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在许多方面决定着数学学习的成败,课堂内的兴趣决定着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而课后能否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则决定着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数学的探求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课内外的形象,主动亲近学生,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接受你;其次是要在课内外抓住一切机会,利用情景问题和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渐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2)、记忆方法的指导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相信:当今科研成果证明,每个人的记忆潜能是很大的,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只要科学地进行记忆,主动记忆,养成记忆习惯,就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具体针对以下几点来指导记忆:①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协同记忆;②根据识记材料的不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在数学中理解记忆占的比重很大;③师生共同努力,编一些顺口溜或口诀来记一些较难记的知识。
3、应用数学知识的指导
(1)、解题方法的指导
第一是审题指导.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对材料型数学题很头疼,无法下手,说到底是因数学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差.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数学文字题注重读题,必要时做到“三读”:第一遍通读;第二遍复读,同时勾划出重点词和数量;第三遍重点读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动手解题.
第二是复习相关知识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回忆复习与解题相关的内容.由于学习或考试的过分紧张,会阻碍新旧知识在大脑中的联结,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法,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让学生通过联想回忆,使相关知识得到顺利提取.
第三是问题类化,建立数学模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问题归类,以便在解题时能从同类或类似问题的解题模型中得到启发,尽快找到正确简捷的解题途径.
(2)、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先从课堂内抓起,教师在指导学生探求数学公式、定理时,在应用数学知识解题中,都要时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表扬或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或结论;其次是在课外活动中要加以积极引导,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解题或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