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年近九旬仍在追梦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国民科学家”袁隆平来说,1988年是特殊的。那一年。他在英国伦敦获得让克奖,奖金2万英镑,回国后不久,又当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那是科技的春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两系杂交稻风头正劲。但寒冬接踵而至。第二年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盛夏低温,两系杂交稻产量严重下滑,很多专家都觉得这种水稻育性不可控,认定两系杂交稻到了穷途末路。于是。争议四起。
  争议,他不是没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刚做杂交水稻时,他就被人揶揄理论不对;“文革”期间,他遭遇过秧苗全部被毁;寻找雄蕊败育野生稻10年里,他不断被泼冷水……但他能做的,就是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坚持实验,哪怕海南的烈日和云南的地震也不能熄灭他的杂交水稻梦。
  当时,外省的两系稻已经停种,只有湖南还悬而未决。在湖南,反对两系稻的,有学者,也有行政领导。专家、领导坐在一起开会,全场只有袁隆平坚持种植,他平静地说:“两系杂交稻是新事物,新事物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正常,不能一棍子打死。”就这样,花甲之年的袁隆平又回到了田里,整整研究两年。终于找出了“病因”:两系稻的育性变化不仅与光照有关,还和温度有关。既然两系杂交稻育性波动的关键在温度临界点,那就可以用降低温度临界点的方法解决减产问题。
  从1988年往后,有关杂交水稻的此类争议时不时会出现,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永远只有一条:下田实践。人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标题:《70岁袁隆平又下地》《87岁的袁隆平悄悄下田》《为了种田,袁隆平把抽了60多年的烟都戒了》……他心里始终信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30年生于北京,现居湖南长沙,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96年主持培育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2015年超级稻第四期实现亩产1000公斤,创造世界产量最高纪录。
  下田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老人来说。记者在长沙的中国杂交水稻博物馆采访袁隆平时,他眼睛刚做完手术,没和记者聊多久就心心念念要去观察水稻。他说,只要水稻在生长期,他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去年。他肺部感染,一天需要打3次针,后来身体稍有好转,又到田里去了。
  第一次见到袁隆平的人难以想象他会在下田这件事儿上如此执拗。平日里,他亲切得跟邻家大爷一般。他去开会,若遇上身体不适,会亲手写一张请假条给工作人员表达歉意。可有时去田里,身边人准备好各种小钢瓶、应急药品,他反而要抗议:“你们别把我当成病人看。”他不喜欢别人说他老,他自称“80后”或者“资深帅哥”。
  这种执拗出自何处?“好胜心。”袁隆平对记者说,但他说不清为什么自己对田地、对水稻如此上心,“我好胜,想争取新的东西,但也不懂这个动力从哪里来。他们说我是想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做贡献,当然也有,但绝不是全部。”
  他觉得,可能是从小饿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三年自然灾害,他没吃过一顿饱饭,常在梦里边吃扣肉边流口水。今天回忆起来,他总要叹息:“肚子饿起来真难受啊!”
  也可能是为了不断证明自己。袁隆平刚开始做研究时,不过是安江农校的普通教员,许多人对他不屑一顾。等他功成名就,依然有权威人士大肆斥责他做的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直到今天,他的“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实行20多年,超级稻第四期实现每亩1067公斤的产量,创造了世界水稻产量的纪录,仍然有人疑心他的能力和水稻的质量。
  当然也可能,仅仅只是出于科学家的“自我使命感”:不断追求更好的结果,不断寻找问题的原因,不断创造新的事物。
  总之,为了这种好胜心,袁隆平错过了许多田野外的瞬间:母亲的弥留之际、儿子的成长、与妻子的缠绵悱恻。上世纪70年代他唯一一次请假,还是妻子突发病毒性脑炎时,他一连10天在医院照顾妻子。那是他整个盛年时期与妻子最长的一次独处,在病床前为她念诗、唱歌、讲故事……等妻子醒来,他又踏上了前往田野的路。
  2018年,袁隆平有两件事情要挑战。一个是“海水稻”,他希望能通过“海水稻”为国家至少开发一亿亩盐碱地资源,增产至少300亿公斤粮食。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曾两次梦到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甚至可以坐在下面乘凉。如今,他正帶着科研团队攻克“巨型稻”,希望3年后实现亩产千斤。
  袁隆平说,曾有菲律宾的老中医帮他诊脉,说他身体很好,至少能活到98岁,所以“我至少还能干10年!”前些年,他还会和年轻人打打球,总能赢。“年轻人不是不敢赢我,他们都想扣我。但我一到那里呢,我就要赢。”
  这成了袁隆平一生的信条,赢了饥荒,赢了争议,赢了天赢了地,也赢了如梭的光阴。孔子说,君子有三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从1988年到今天,穿越30年漫长的时光,袁隆平印证的,恰是那一份勇者不惧。
  (陈东荐自《环球人物》)
  责编:我不是雨果
其他文献
人做了错事,做了不恰当的事,是难免的。但是,有的人做了错事之后,面不改色心不慌,无事一样,这就未必妥当。时间长了,会变成厚脸皮,说不定会“厚颜无耻”。这种人的表现,当然不能学习。另有一种人,做了错事,做了不恰当的事,心里总牵挂着,总是充满了歉意,并内疚,不断地反省、自责、惶恐不安。这类事引起了情绪的消沉,人就会如同寒蝉,好端端的一个人可能会变得多愁善感、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内敛而苦闷。这种过度的自
期刊
电影《我不是药神》剧照  在癌症患者的世界里,死亡和活着都是现实,在求生欲面前,没有煽情。  在一个近2000人的癌症QQ群中,是来自各地的癌症患者及家属,其中也包括少数几个药贩。群里的人每天都在不断变化:有人放弃治疗而退群,有人为寻找生机而入群。聊天页面中,多数内容都是探讨治疗方案,以及对生活的憧憬。线上求生群  河北人王攀是其中一个群的群主,半年前,他眼看著母亲因肺癌救治无效而离世。他没有将群
期刊
1  儿时,家里烧火做饭,用的是柴。据我观察,如果柴是湿的,烧起来,不仅火小烟大,而且还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一次,我问奶奶:“为什么湿柴烧起来,会有这么大的响声呢?”奶奶似乎很随意地答了一句,说:“火小的,都声大。”  火小的声大,不只是说柴,也是说人。  一日,与朋友沿江而行。起初,江面宽阔,只见滚滚江水,波涛汹涌。越往下行,江面越来越窄,可江水反而变得平缓和沉静起来,没有了那份喧哗和汹涌。按
期刊
這些鳄鱼插画由日本插画家Keigo创作。Keigo自2012年起,每日都会在网上分享画作。主题非常广泛,并不只是画鳄鱼,亦有画长颈鹿、兔子、熊猫、人等等,脑洞清新出奇,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期刊
破坏友情  甲:“如何破坏友情?”乙:“借钱。”甲:“再狠一点?”乙:“不还。”甲:“再狠一点?”乙:“再借。”甲:“再狠一点?”乙:“把钱还给他老婆。”不想设密码  两个朋友聊天。甲说:“我新办了一张银行卡,可我连密码都不想设置。”  乙问:“为什么呢?”  甲说:“一想到要用六位数的密码去保护两位数的余额,就觉得心好累。”化妆  老公:“老婆,简单点,你这样是为难我啊。”老婆:“同学聚会,我化
期刊
这个假期,家里除了因装修而杂乱堆放的家具看起来不顺心,还有老妈的念叨声,让人多了些烦躁感。  哥哥辞职回家打下手,爸爸刚做完手术行动不便,田地里没有农作物可以出售。简单点说,家里没有收入,除了装修材料费和人工费没有结清,我和妹妹还需要学费。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会比平时更容易凸显。妈妈悄无声息地成为矛盾的中心点,激起每个人内心的急躁不安。  比如,沙发和配套的家具买大了,妈妈想让爸爸退
期刊
宋朝真宗那會儿,有一宰相叫张齐贤。张齐贤办事儿麻利果断,而且无处不生巧。有一次皇族的姻亲一家子为了家产的分割彼此反目,闹出了一个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看热闹的官司纠纷,最后,就是让张齐贤断了个心服口服,不留缠绕。  那官司的原告说,被告已分得的财产比他多,不公平。被告也顶着说,原告已分得的财产比他多,欠合理。用现在的官司术语说,被告提出了反诉。瞧上去,两方真是针尖儿对麦芒儿。一句话,双方都嫌自己的少对方
期刊
不久前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听力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而听力损失已经成为前三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仅次于糖尿病和癌症。专家指出,哪怕是在音乐会上听一首震耳欲聋的歌曲,抑或是一阵建筑工地打桩机的巨响,你的听力可能都已经受到了永久损害。  人能听见声音离不开耳内的毛细胞,当声波进入耳朵时,毛细胞能感受到声波并向大脑发出信号,接着大脑对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分辨出到底是犬吠抑或是车声。人
期刊
血液病: 患有血液病的人群不适合拔牙,比如血友病、白血病患者等。因为,这些患者拔牙后容易出血不止,拔牙本是治疗牙齿疾病,造成这种严重的后果确实是因小失大。血液病患者应治疗好,再考虑拔牙事宜。  心脏病: 心力衰竭或患有心绞痛的病人,拔牙时要特别小心,最好配备好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防止拔牙诱发急性心绞痛。一般的心脏病患者拔牙时应选择没有肾上腺素的麻醉药,并且在拔牙后,应注意好傷口的防感染措施,防止诱
期刊
做人处世的修养,有百千万种,但是,心平气和,是修养中的修养。  一个人如果“心不平”,则别人和你一接触,就会知道你有偏见、有成见,就会让人感到你有亲疏的观念、公私的利害,对你的疏离之感,即刻产生。  如果你“气不和”,则会让人感觉到你气量不大、气势不够,也会让人不敢亲近于你。  心平气和的人,自然近悦远来!  家庭里,父母心平气和,不但儿女乐于亲近,就是一般的青少年,也乐于求教。团体中,心平气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