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依法治校框架内加强人文化学校管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能否办好,关键在于这所学校有没有一位好校长。怎样的校长才算好校长呢?我认为:好校长首先要懂管理、会管理,一方面能够充分运用既有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让教师们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另一方面,校长要充分调动各种关系,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办好一所学校靠什么?靠校长,靠校长的科学管理。过去的学校规模小,教师们思想相对单纯,靠铁的纪律,靠校长的家长制管理办法、校长的模范引领或感化,也可以把一所学校办好,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的教师,管理起来,光有铁的纪律不行,光靠人文关怀更不行。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学校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管理。学校必须有一整套涵盖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科学、合理、周密、细致的人文化管理制度。办好一所学校,一个校长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巧,更要懂法、守法,要了解《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懂得《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校长,一定要明白教师和学生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校长只有了解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国家课程标准,才能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切合自己校情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合理、不细致、不周密,一所学校就会乱成一团,工作就会乱了套。这样的学校很难正常发展。
  所以我认为,要治理好一所学校,校长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其次,校长必须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这是马虎不得的事。制度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过程。校长要关注、研究这个过程。学校制定的各种制度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校的制度要反映师生们的民意。校长首先应该用一整套科学周密的制度管住学校的钱,管住学校的人;其次,通过制度用好学校的钱,用好学校的人,办好学校的事。要达到上述目标,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依法治校的框架内加强人文化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必须有法可依。学校领导必须要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制定自己的各项管理制度。学校的制度应该是法律法规的补充和细化。这样,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用起来,校长才会有底气,教师们才会心服口服。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这就是:再好的制度都是死的,只有校长是活的,教师是活的。制度出台了,能否执行下去,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校长。校长必须身体力行,让学校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教师的考勤管理,高效课堂的推进,学校的安全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催生,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卫生工作……无论哪一方面,校长一松手,一含糊,都会出问题。学校工作要推进,靠制度;制度要生效,靠校长的工作魄力和工作力度!
  万事开头难。无论哪一项制度,开始执行时阻力都很大,校长难免会得罪不少人。但是,不得罪人,工作的阻力会更大,各种制度都将会成为一堆废纸,学校工作也会因此而瘫痪。制度是随着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可能会解决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制度是亡羊补牢,制度也是预防以前出现的老问题重复出现。所以制度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
  今天,我们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适应新的形势;今天,我们的学校制度不仅要约束人,更要激励人。所以,学校在制定、出台各项管理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制度本身的人文关怀。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在细微之处,一定要关心师生生活,关注群众疾苦,让师生们知道:校长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而是大家的领路人,是大家的主心骨,是大家的后勤部长,是大家可以倾吐心声的知音。
  校长应在自己的制度中倾注情感,用情感浸泡制度,让制度具有钢性,即具有钢的硬度和弹性。好的制度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是校长对师生情感、思想的概括和升华。所以,好的制度既是法制化的东西,又是人性化的东西,它能让师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激活,它能引领一所学校超常规发展。
  今天,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我正在艰难地引领着一所学校探寻自己的出路。在学校管理中,我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管理难题,我苦闷过、失眠过,但我没有退缩。当一个个问题阻挠学校的正常发展,我一时还看不透问题,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时,我陷入沉思……但我一次又一次在反思探究中寻找问题的症结——学校制度还不健全,因此也催生了一整套很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我校也正逐渐走上正轨……
  反观走过的路,我感到充实,我感到欣慰。我在艰难的跋涉中逐渐认准了一个道理,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必须要在依法治校的框架内加强人文化管理。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通过长期的思考,我在学校管理上也看清了、看透了不少问题。如今,我们的学校正朝这个目标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 黄晓)
其他文献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把有关的地理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去,是很有必要的。  一、讲清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如我国对外开放,课本上提到:“在深圳、珠海、汕頭、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是著名的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
<正> 化学振荡是体系在远寓平衡状态下,体系中某些状态量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一种自组织现象。化学振荡现象的发现最早可追溯到1828年,但由于这种现象不是能以一般、简单的反机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己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创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在这种客观的情境条件下,促使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多元思维.概括
为明确耿氏硬草抗性种群SD-23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靶标抗性分子机理,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SD-23种群对6种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同轴3.0mm切口与2.2mm切口联合MI60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施超声乳化年龄相关性白
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学内容,选好教法,以适合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立足教材,联
一、前言   本文从内、外因角度共同分析语言习得的基本条件、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以及相关理论,提出“可理解输入决定语言习得的效果”的论点。从宏观方面来看,即应将习得理论、输入及输出理论以及情感过滤假说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微观方面来看,主要从英语教师的作用以及学生的角色两个方面分析怎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创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二、理论依据   上个
通过对分子相互作用能的研究,提出了估算醇中氢键强度E_x的公式,该公式较一般估算氢键强度方法精确、可靠。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c neuropathy,PION)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一种,其发病较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少见,临床特征不明显,阳性体征较少,诊断困难,治疗方法仍
本刊讯2014年12月16日,"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