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农村教育发展的质量。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基础教育。但现阶段,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城镇,具体表现在生源明显减少、师资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突出问题,更是关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农村小规模校园的教学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更是关乎农村小规模校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网络教研对基础教育的推动作用,深入探究网络教研促进农村小规模校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进而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网络教研;农村小规模校园;教师;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95-02
  引 言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减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教育观念落后或者师资力量欠缺导致的环境因素,在城镇化影响下,农村学生选择进城上学的社会因素,以及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的家庭因素等。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刚毕业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农村小规模校园的中流砥柱,他们既有参与工作的责任心,又有大胆的教育创新意识。但教育工作需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青年教师仍然需要在实践中接受磨砺,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1]。网络教研的方式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了平台,比较符合农村青年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专业能力的特点,能够发展青年教师善于探索创新的科研精神。所以,网络教研的模式能够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现状
  现阶段,“小规模”成为农村普通学校的代名词,大部分村镇因为本地学校生源较少而将小规模学校进行合并,以充分满足招生和师资安排。但小规模学校在农村地区仍然较为普遍,规模较小、生源较少、师资力量薄弱成为主要现象。有的小规模学校学生总人数不超过六十人,班级人数一般在十人左右。小规模学校看似与城镇学校的“小班化”相似,但师资力量安排及教育观念完全不同。小规模学校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意识较薄弱
  农村家长对孩子缺乏系统的管理,且家长自身教育观念落后。因此,农村小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从教几年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但这些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很多是到小规模农村小学进行实习。因此,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整体专业意识较为薄弱。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环境下,一位教师常需任教两门课程,加上课余时间要参加培训,很多农村教师并没有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研。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研修缺乏专业监督,使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缓慢。
  (二)教师专业能力较弱
  现阶段,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师范生或者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能力普遍较弱,需要接受教学实践的锻炼,才能够扎实掌握教学技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不断涌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所拥有的教育经验难以满足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虽然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强,但在实践教育中仍缺乏对专业能力的把握,如不能有效结合农村地区学生的特点营造家校共育环境,不能结合农村生活条件创新学习方式,不能有效协调农村小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时间等。单纯将城镇学校的教育模式生搬硬套是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发展需求的,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积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教师教学习惯现状
  教学习惯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研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虽然有较为完善的章程指向对农村教师教研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但在农村相对封闭且网络条件较差的环境下,教研活动多流于形式,教师不能在教研活动中真正获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教学习惯也不能满足农村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网络教研环境打破传统封闭状态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研环境比较封闭,大部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有甚者会加重农村地区教师的课业任务和压力。隨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逐步推广,网络教研活动逐步普及。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对教研信息的交互和分享,能够解决以往教研活动中占用时间较长、教研信息共享不及时等问题,网络教研平台时间和空间更加个性化、自主化,从而更利于教师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完成教研活动。所以,网络教研能够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研状态,更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参与积极性。
  (二)网络教研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意识
  在传统教研活动中,教研氛围相对沉闷,教师承受着一定压力。但在网络教研环境中,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之间互帮互助。这样开放式的教研环境更易激发教师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师的专业意识能够在互联网教研活动中转化为教学反思。这种平等、自由的教研精神也会转变为互利互助的学习动力。
  (三)网络教研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既需要有效引导,又需要教师的自主和自觉。所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校领导来为其创造有利条件。网络教研活动就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营造了积极的教研氛围,能够帮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抓住学习契机。通过参与网络教研,教师能够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从而把握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三、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一)强化网络教研目标
  为了优化网络教研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施力度,首先,教育部门应为网络教研活动设置合理的目标,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需求设置目标,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其次,小规模学校应与城镇区域学校建立帮扶关系,建立制度化联系,结合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制订网络教研计划,并实施监督。
  (二)完善网络教研制度
  网络教研活动不仅需要形式新颖且有别于传统教研活动的方式,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教研活动的制度,为参与的教师营造开放式、个性化的教研环境。制订教研活动制度可以满足教师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需求,所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层应制订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在固定时间与城区帮扶学校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城区教师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网上答疑互动,利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互动,实现对教研信息的共享。网络教研活动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以考核标准为约束,不断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明确教师的主体性
  不论传统的教研活动,还是网络教研活动,都需要突出教师的主体性,明确教研活动的价值取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层应突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价值,努力打破传统教研模式的束缚。比如,在制度约束下为青年教师布置教研活动协调的任务,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更拥有创新思想,能够在教活动中设计新颖的教研议题。同时,农村小规模学校应组织和推动网络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最后,由青年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记录和总结,将总结报告交给学校的管理层,为下次网络教研活动提供正确的导向。这样的任务驱动模式能够激励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拓展网络教研应用
  网络教研活动在网络平台上的开展转变了传统的教研形式。网络平台为农村教师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网络平台中有无限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思维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网络教研活动的引领下,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时,教师能够依托网络教研拓展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习惯。所以,网络教研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平等、民主、公平的发展平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可以在网络教研活动中找到自身价值,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和教研能力。
  (五)整合传统教研模式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组织引领和监督,又需要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所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环境、机遇、自身紧密相关。网络教研活动虽然比较新颖,且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但也需要与传统教研活动相结合,既要融入新颖的教研活动形式,又要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经历。老教师用教研精神充分感染着青年教师,拓宽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除构建适宜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体系外,学校应突出教师专业能力的构建目标,围绕加强教师胜任力指标进行校本转化,在网络教研活动中渗透对教师社会能力的训练、对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对教师教学习惯的转化等细节。
  结 语
  总之,农村小规模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着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小规模学校开始关注师资力量建设,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网络教研的形式不但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开放式、自主化的成长空间,更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习惯改变发挥着导向作用。农村小规模学校应注重对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的整合,加强农村与城镇学校的共享和监督力度,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网络教研环境下提升专业能力,进而更好地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魏兴存.农村小规模学校网络教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J].学周刊,2020(15):177-178.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网络教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2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宝峰(1968.11—),男,甘肃平凉人,专科學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学管理。
其他文献
当前语文教科书呈现文选型、主题化特点。文选特质明显,没有明确呈现选文的教学价值,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主题化明显,容易误导教师重"道"轻"文",语文教学内容无序。语文教
"见微知著"是微写作的特点,从"微"着手,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切入点,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以实用性、创新性、多元化为教学原则,进而满足中职院校学生的写作需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已有一定的时间,近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审议通过,再次吹响了国企改革的新号角,做好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进一步分化重组,世界进入动荡、变革与深度调整期。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需要精准把握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总体特征与基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需全面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审计风险防范等工作,有效维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摘 要:近年来,农村地区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学校应合理利用各种活动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的机会,让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利用教研来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为此,本文以农村小学教研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了以教研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以期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
摘 要:开发体艺特色校本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开设体艺特色校本课程能够帮助农村学校在体艺教育上获得更大的进步,也能够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农村学校的育人水平及育人效果得到提升与发展。本文将探讨体艺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提升农村学校育人水平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体艺特色;校本课程;农村学校;育人  中图分类号:G40-014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逐渐已经形成了国家财政集中预算支付的管控模式,因此只有加强预算管理和控制,才能高效使用财政预算拨款,提高资金使用综合效益。而科学有效的政府预算管理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两极化的严重问题,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造了较大的困难,因此,招商引资这一方式应运而生,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
当前,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属性,将绿色专利数量作为绿色技术创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