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大臣曾国藩對“等距离外交”的运用就十分之娴熟。他不仅学问渊博,能文能武,在处理上下关系中也可谓“内圣外滑”,能圆能方,善于协调对上关系。
1860年,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时任两江总督何桂清,临阵逃脱。咸丰皇帝打算在东南几个省选拔一个可靠的人来代替何桂清。皇帝看上当时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想调胡担任两江总督,让曾国藩去顶胡的缺。但是咸丰皇帝的重臣肃顺,极力举荐曾国藩,他跟皇帝说,6年前(1854年)您就曾任命曾国藩任鄂抚,但是没几天又收回任命,曾国藩肯定心有不悦,这次又让他任鄂抚,显得恩德不够重,还不如让他做两江总督,胡曾两人相交甚好,胡林翼应该会全力配合的。皇上接受了肃顺的建议。肃顺这边,诏书还没发,先写密信安抚胡林翼了,同时又嘱咐胡让曾也看看他的信,意思很明显,我提拔你了。
曾国藩当然很想做两江总督,但是满人不太愿意让汉人做这么大的官,看过肃顺的信,曾国藩满怀感激。他准备写信给肃顺,表达一下谢意,但细细一想,心中突然产生疑问:为什么肃顺要将这么绝密的事告诉我呢?按理,他不应该泄露出来的。“肃顺要拉拢我!”曾国藩想明白了。
虽然肃顺精明干练,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汉人,但是他为人骄横跋扈,独断专行,瞧不起满蒙亲贵中的昏聩者,连恭王也不放在眼里了。恭王和他身后的满蒙亲贵,在朝廷中势力很大,与他们相比,肃顺势孤力单,虽说有皇帝做靠山,但据说皇帝有痨病,万一有不幸,肃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这么一想,曾国藩心中有些恐惧。谨慎起见,这信还是不写为好。等到任命下来,给皇上谢恩就是了,不能和肃顺有私下联系。
后来,咸丰驾崩,同治做了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肃顺被满门抄斩。慈禧还下令查了肃顺家里的书信,满朝文武和肃顺有往来的不少,内容当然都是说好话,逢迎巴结之类,但唯独没有曾国藩的信。慈禧太后大发感叹:曾国藩真是个好人!
慈禧在咸丰晚期已经开始干预政事,任命两江总督的来龙去脉,她肯定知道。肃顺推荐了曾国藩,按照官场一般规矩,曾国藩就是肃顺的人。肃顺被满门抄斩,曾国藩至少也会落个退休回家的下场。但是慈禧没有那样做,反而更加重用曾国藩。
当然,没有找到曾国藩和肃顺有书信往来只是其一,慈禧对曾国藩印象好,还有更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曾国藩与帮助慈禧发动政变的恭亲王奕忻,关系也很铁。尽管肃顺跟奕忻是死对头,恭亲王抓肃顺的时候,肃顺还大骂他,叔嫂狼狈为奸,不得好死,到阴间我也饶不了你们!但是肃顺也好,恭亲王也好,两人都对曾国藩非常信任。所以曾国藩在肃顺死后,照样得到重用,这就是曾国藩的本领。
举曾国藩“等距离外交”的例子,绝不是说讽刺他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而是说明对上协调要端正态度,既不能忽略或轻视与领导的协调,也不能把它理解为庸俗的关系学,而是要坚信这是现实生活中作为领导所必备的素质。与领导协调,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也不是一种肮脏的手段,更不是玩弄权术。与领导协调,要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研究。这门学问不比任何专业工作容易。这门学问首先是心态上的学问,不是投机取巧,不是搞阴谋诡计。作为下属,心中要有一杆称,一条准绳,在与领导协调过程中保持好平衡,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曾国藩教给我们的。(文/董明)
1860年,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时任两江总督何桂清,临阵逃脱。咸丰皇帝打算在东南几个省选拔一个可靠的人来代替何桂清。皇帝看上当时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想调胡担任两江总督,让曾国藩去顶胡的缺。但是咸丰皇帝的重臣肃顺,极力举荐曾国藩,他跟皇帝说,6年前(1854年)您就曾任命曾国藩任鄂抚,但是没几天又收回任命,曾国藩肯定心有不悦,这次又让他任鄂抚,显得恩德不够重,还不如让他做两江总督,胡曾两人相交甚好,胡林翼应该会全力配合的。皇上接受了肃顺的建议。肃顺这边,诏书还没发,先写密信安抚胡林翼了,同时又嘱咐胡让曾也看看他的信,意思很明显,我提拔你了。
曾国藩当然很想做两江总督,但是满人不太愿意让汉人做这么大的官,看过肃顺的信,曾国藩满怀感激。他准备写信给肃顺,表达一下谢意,但细细一想,心中突然产生疑问:为什么肃顺要将这么绝密的事告诉我呢?按理,他不应该泄露出来的。“肃顺要拉拢我!”曾国藩想明白了。
虽然肃顺精明干练,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汉人,但是他为人骄横跋扈,独断专行,瞧不起满蒙亲贵中的昏聩者,连恭王也不放在眼里了。恭王和他身后的满蒙亲贵,在朝廷中势力很大,与他们相比,肃顺势孤力单,虽说有皇帝做靠山,但据说皇帝有痨病,万一有不幸,肃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这么一想,曾国藩心中有些恐惧。谨慎起见,这信还是不写为好。等到任命下来,给皇上谢恩就是了,不能和肃顺有私下联系。
后来,咸丰驾崩,同治做了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肃顺被满门抄斩。慈禧还下令查了肃顺家里的书信,满朝文武和肃顺有往来的不少,内容当然都是说好话,逢迎巴结之类,但唯独没有曾国藩的信。慈禧太后大发感叹:曾国藩真是个好人!
慈禧在咸丰晚期已经开始干预政事,任命两江总督的来龙去脉,她肯定知道。肃顺推荐了曾国藩,按照官场一般规矩,曾国藩就是肃顺的人。肃顺被满门抄斩,曾国藩至少也会落个退休回家的下场。但是慈禧没有那样做,反而更加重用曾国藩。
当然,没有找到曾国藩和肃顺有书信往来只是其一,慈禧对曾国藩印象好,还有更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曾国藩与帮助慈禧发动政变的恭亲王奕忻,关系也很铁。尽管肃顺跟奕忻是死对头,恭亲王抓肃顺的时候,肃顺还大骂他,叔嫂狼狈为奸,不得好死,到阴间我也饶不了你们!但是肃顺也好,恭亲王也好,两人都对曾国藩非常信任。所以曾国藩在肃顺死后,照样得到重用,这就是曾国藩的本领。
举曾国藩“等距离外交”的例子,绝不是说讽刺他投机取巧、见风使舵。而是说明对上协调要端正态度,既不能忽略或轻视与领导的协调,也不能把它理解为庸俗的关系学,而是要坚信这是现实生活中作为领导所必备的素质。与领导协调,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也不是一种肮脏的手段,更不是玩弄权术。与领导协调,要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研究。这门学问不比任何专业工作容易。这门学问首先是心态上的学问,不是投机取巧,不是搞阴谋诡计。作为下属,心中要有一杆称,一条准绳,在与领导协调过程中保持好平衡,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曾国藩教给我们的。(文/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