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路径探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帮助学生找准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路径,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打造出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咬文嚼字,比较感悟,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度
  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从咬文嚼字入手,把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由浅层次的平面理解上升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立体感悟上来,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表达的精度。
  如《燕子》一文结尾处有这样的描写:“几对燕子飞倦了……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提到电线,人们通常是用哪个数量单位的?”“根,几根电线。”“是啊,可是文中在这儿怎么说是几痕电线呢?是弄错了吗?请大家再读课文,把‘几痕细线’换成‘几根细线’并结合文本读一读,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换成‘根’,理由是什么。”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结合上下文比较感悟,认为“几痕细线”中细线说明电线杆离这儿很远,上面的线隐隐约约,看得不是很清楚,因此用“痕”最为合适。“几根细线”的话就表明离得很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与文本中的具体情形是不一致的。如此教学,学生们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更深一层。
  教师引领学生就文本中语言运用精准的地方反复揣摩,比较感悟,咬文嚼字,可以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感受文本语言的精度,从而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走向深度。
  二、联想体验,感同深受,提升学生共鸣的热度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内容单靠反复阅读,学生并不会有多么深刻的感受,而借助想象与联想却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以使学生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感同深受,真正走向阅读的深处。
  如《放飞蜻蜓》一文中第2自然段是这样对陶行知描写的:“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在教学这部分的时候,教师这样问学生:“在你的眼里,当陶行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时脸上会是怎样的神情?”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说“陶行知面带笑容,脸上的表情是慈祥的,是喜欢的”;有的学生说“陶行知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脸都是爱的目光”……在学生表达自己看法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捉蜻蜓孩子中的一员,看到陶行知这样对待同伴,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此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让他们产生一种与文本中人物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刻。
  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恰当地放飞想象,想象文本中所描述的画面,学生们不仅可以把握这些句子的真正含义,而且在想象与联想体验中,有效促进了语言的建构以及与课文作者的共鸣。
  三、质疑问难,多元比较,彰显思维发展的力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由疑到进,则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入文本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带着疑问来叩击文本,为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奠定基础,彰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力度。
  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进行学习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数学生这样觉得:“爸爸太严厉了,汤姆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鱼,又没有人看到,把鱼放掉太可惜了。”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并没有马上做答,而是鼓励学生再读课文,仔细阅读爸爸的话隐含的含义。就这样,学生们再次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密切对话。在对话中,学生们明白了遵守公共道德最重要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内心真正的坚守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而这一切对一个人来说,是可以受益终身的事情。就这样,在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生们与文本的对话也真正有了深度。
  有效的质疑既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起点,又是引领学生思维真正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向文本、向权威提出挑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进而使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提升。
  四、拓展延伸,举一反三,触摸文本生命的温度
  阅读教学中,在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对话的深度,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为学生补充材料。这样教学,既是对文本的一种拓展,又可以使学生在举一反三中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是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去感悟品味。当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从描写林冲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林冲是一个“谦虚有礼、机智、沉着、武艺高强”的人以后,教师可以借机把《水浒传》中关于林冲有名的“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等故事讲给学生听,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文中学过的方法阅读这些文章,思考在这些文章中主要表现了林冲的哪些特点。有了课文阅读作为基础铺垫,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学习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从容。
  为了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能够真正走向深度,教师就要抓住教材这个例子,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这样拓展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彰显的是文本生命的温度。
  五、自由辩论,哲学思考,感受言语智慧的高度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等等,在这样的学习空间里,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都可以自由表达,并且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不迷信权威,真正敢想、敢说、敢做,只有有了这种自由安全的環境,才能为学生深度对话提供可能,进而深入理解课文。
  《牛郎织女》这篇民间故事主要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向往与愿望。对于这样的课文来说,故事情节生动神奇,学生很喜欢阅读,也能够读懂。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在话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就牛郎与织女之间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赞成他们在一起吗?理由是什么?对于王母娘娘的做法你认为对不对?理由是什么?”以这些话题让学生自由辩论,可以使生本对话更深入。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入辩论环节是一种学生十分喜欢与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整合一些知识,又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把教师解放出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经历了一个有层次、有质量的对话,进而使他们的个人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是一门艺术,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也同样如此。只有帮助学生找准与文本对话的路径,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感受更深刻,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性强,大都以童话为主,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把故事完整地讲下来,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课标也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如能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复述进行指导,那学生讲起故事来就会更加轻松。  一、抓关键词语复述  语文教材中低年级的内容浅显易懂,在学生复述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心阅读课文,并找出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然后借助这些关键词语把
四季轮回,周而復始。看似不变的季节,在教材中却呈现着不一样的人文,这种人文的呈现与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过程遥相呼应。把握了这种呼应,也就打通了教材纵向联系的通道,教师便可以全面把握教材呈现的梯度,也能精准实施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层面,让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语文学习的循环往复中持续提升,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最终结果。  秋天,一个美丽且令人多思的季节,在教材中多次重复出现。但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彰显教材的范例价值,依循着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动态发展的视角遴选教材文本中的写作模仿点,真正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高效发展。笔者就以“写人类习作”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选取典型事例,凸显人物品质  俗话说:写事离不开人,写人离不开事。人物和事件在小学习作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物的精神和状态都需要借助于典型的事例来呈现,对于凸显人物品质
在一些日常公开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仍喜欢上《大江保卫战》 《爱如茉莉》这类记叙性文本。可能因为这样的课堂容易使教师、学生,甚至听课者找到和文本、作者、编者情感的共鸣点,“工具性”“人文性”也易得到彰显。而对于说理文,很多教师都认为其不好上。不好读,因为不易读出感情;不好写,因为不易找到语用训练点。如此种种,最终让说理文的教学甚至沦为了“鸡肋”。  故此,笔者尝试聚焦说理文教学,在区
自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便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的共识。课标是以学科研究的方式展开,而“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建立在科学发展学生身心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下面笔者以《雾凇》第一课时教学实践的探究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一、文本解读:为语
寓言是较难理解的文体,究其“难”的原因,在于学生不知如何才能真正提取其中蕴含的道理。但是,寓言又是一种十分生动、有意思的文本,而其中的“有意思”就藏在小故事里。  寓言故事教什么?该怎么教?如何把深刻的道理说给学生听呢?很多时候,教师也理不出头绪来。其实并不是教师不会教,更不是教师不知道教什么,而是因为没有明白课堂到底是“为谁而教”。  为谁教?当然是为学生而教,教师应“有意思地教”,把“有意思”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经20多年,总觉得浮躁的东西太多,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学得并不扎实。成功的语文课堂,总能从动情阅读、咬文嚼字中去品味出语文味。那么,究竟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 课堂教学应该“重实忌虚”  很多语文课,一整堂课看着都挺热闹的,但仔细一想又感觉学生几乎没有真正学懂什么内容。  这里就先说一说课堂上那些虚假的读。例如读词,一说
整体感知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它可以是概括性的说与写,也可以是学生对文本内容一种模糊的把握。从能力的角度来看,整体感知是学生的一种基本学习技能;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整体感知可以使学生了解文本全貌,是阅读的出发点。在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环节,教师通常采用让学生在阅读后简单说一说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整体感知形式千篇一律,时间长了,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那么,在阅读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惑”,应是学生心中的疑问之“惑”,而不能仅仅只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之“惑”。有些时候,教师设计的某些问题不能不说是教者和教参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因此,我们不必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自己设计的一个个问题之框内,而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质疑,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前三个板块为:
“报告老师,爸爸给我新买的熊猫铅笔不见了……”  唉!开学还不到一个月,班里就发生了十多起丢东西的事件,每次一调查,源头总在闵晓威那儿。前天才又跟他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今天又故态萌发。看着他一副“装傻充愣”的欠揍表情,我真是热血沸腾,血直往脑门上涌。但“冲动是魔鬼”,为了让自己不变成“魔鬼”,不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我端起水杯,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  一杯凉水下肚,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我提醒自己